一种工厂化循环水养殖尾水处理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968294发布日期:2023-04-26 19:05阅读:31来源:国知局
一种工厂化循环水养殖尾水处理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水生态修复,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工厂化循环水养殖尾水处理系统。


背景技术:

1、水产养殖的过程中,池塘内会积累大量的残饵、排泄物等有毒有害的有机物以及氨氮、硫化氢、亚硝酸等有毒有害的无机物。因此,养殖水位会造成养殖区周边水域富营养化,是农业污染的主要治理对象之一。池塘在养殖过程中需要定期排放掉养殖尾水,以保证水产的正常生长。但直接将养殖尾水排放到外河中,会对自然水域的环境带来负面的影响。

2、因此,目前的养殖尾水都会先通过水产养殖尾水处理系统进行处理,然后再将处理后的符合养殖标准的尾水进行排放,在现有的水产养殖尾水处理系统主要是其将鱼类圈养在一条水槽中,且其后端安装有固形物收集装置。固形物收集装置大多采用的是在养殖系统后端连接一沉积区,沉积在此区域的固形物通过吸污装置将其转移至地面沉淀池实现截污。但是,在此区域沉积的固形物并不能将全部的废气物转移,其余的废弃物仍随水流进入外塘,造成外塘水体氮磷等营养元素超标,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治水效果。同时,现有的地面沉淀池对废弃物的处理效果有限,致使大量固体悬浮物仍随沉淀池外溢水进入外塘造成水体富营养化。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工厂化循环水养殖尾水处理系统,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对养殖尾水治理有限,处理效果较差的技术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工厂化循环水养殖尾水处理系统,包括:

3、容纳池,包括分别独立设置的第一处理空间以及第二处理空间;所述第一处理空间用于尾水上层水的流入;所述第二处理空间用于尾水底层水的流入;

4、生物刷滤坝,设置于所述容纳池内,用于对进入所述第一处理空间的尾水上层水产生固液分离;

5、生物浮床,设置于所述容纳池内,用于净化经所述生物刷滤坝固液分离的尾水上层水;

6、生物球滤坝,设置于所述容纳池内,用于微生物净化经所述生物浮床净化的尾水上层水;

7、净化结构,部分结构与所述第一处理空间连通;部分结构与所述第二处理空间连通,所述净化结构上种植有沉水植物,所述净化结构用于接收所述尾水上层水以及尾水底层水;

8、集水结构,与所述净水结构连通;

9、增氧结构,与所述集水结构连通,用于向所述集水结构补水增氧。

10、优选地,所述容纳池包括:

11、容纳池主体;

12、分隔结构,设置于所述容纳池主体内,用于将所述容纳池主体的内部空间分隔成若干独立空间,若干所述独立空间包括所述第一处理空间以及所述第二处理空间。

13、优选地,所述分隔结构为壳体结构,所述第二处理空间为所述壳体结构的内部空间;所述生物浮床、所述生物球滤坝与所述分隔结构连接。

14、优选地,所述分隔结构上转动连接有用于保护所述生物浮床中的植物的保护组件。

15、优选地,还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二处理空间内的清污组件,所述清污组件用于清理所述第二处理空间内的沉积物。

16、优选地,所述生物刷滤坝包括:

17、架体;

18、生物刷结构,设有若干组,各组所述生物刷结构分别与所述架体连接,所述生物刷结构浸入所述第一处理空间内;

19、清理组件,与所述架体连接,所述清理组件与所述生物刷结构连接,用于对所述生物刷结构进行清理。

20、优选地,所述清理组件包括:

21、壳体,与所述架体连接;

22、转动机构,与所述壳体连接,所述转动机构上设有用于带动任一所述生物刷结构移动至所述壳体内的移动结构;

23、超声波产生机构,与所述移动结构连接,用于对进入所述壳体内的所述生物刷结构进行清理。

24、优选地,所述增氧结构包括:

25、供氧机,与所述集水结构连通;

26、抽水机,与所述集水结构连通;

27、供电件,分别与所述供氧机、所述抽水机电连接;

28、太阳能板组件,与所述集水结构活动连接,具有第一使用状态以及第二使用状态,所述第一使用状态下所述太阳能板组件与所述净水结构的开口端分离,所述第二使用状态下所述太阳能板组件盖住所述净水结构的开口端,所述太阳能板组件与所述供电件电连接。

29、优选地,还包括容纳池保护组件,所述容纳池保护组件与所述容纳池连接,用于罩住所述容纳池的表面。

30、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工厂化循环水养殖尾水处理系统的有益效果在于: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一种工厂化循环水养殖尾水处理系统,根据养殖尾水在不同高度含有的杂质不同的特点,将养殖尾水分为上层水以及底层水,通过容纳池单独设置第一处理空间、第二处理空间实现分别对养殖尾水的上层水和底层水的处理,充分利用了该种养殖尾水处理系统的尾水处理能力,提高了对养殖尾水的净化处理效率及效果。



技术特征:

1.一种工厂化循环水养殖尾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工厂化循环水养殖尾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纳池(1)包括: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工厂化循环水养殖尾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分隔结构(14)为壳体结构,所述第二处理空间为所述壳体结构的内部空间;所述生物浮床(3)、所述生物球滤坝(4)与所述分隔结构(14)连接。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工厂化循环水养殖尾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分隔结构(14)上转动连接有用于保护所述生物浮床(3)中的植物的保护组件(15)。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工厂化循环水养殖尾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二处理空间内的清污组件(16),所述清污组件(16)用于清理所述第二处理空间内的沉积物。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工厂化循环水养殖尾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生物刷滤坝(2)包括: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工厂化循环水养殖尾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清理组件(23)包括: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工厂化循环水养殖尾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增氧结构(7)包括: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工厂化循环水养殖尾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容纳池保护组件(8),所述容纳池保护组件(8)与所述容纳池(1)连接,用于罩住所述容纳池(1)的表面。


技术总结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工厂化循环水养殖尾水处理系统,属于水生态修复技术领域,包括容纳池、生物刷滤坝、生物浮床、生物球滤坝、净化结构、集水结构以及增氧结构,容纳池包括分别独立设置的第一处理空间以及第二处理空间;生物刷滤坝设置于容纳池内;生物浮床设置于容纳池内;生物球滤坝设置于容纳池内;净化结构部分结构与第一处理空间连通;部分结构与所述第二处理空间连通,净化结构上种植有沉水植物;集水结构与净水结构连通;增氧结构与集水结构连通,用于向集水结构补水增氧。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工厂化循环水养殖尾水处理系统,养殖尾水分为上层水、底层水,实现分别对上层水和底层水的处理,利用该种养殖尾水处理系统的尾水处理能力,提高净化处理效率。

技术研发人员:陈力,葛京,崔西庆,吴浩,高倩,张清靖,马国庆,赵海涛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河北省海洋与水产科学研究院(河北省海洋渔业生态环境监测站)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