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垃圾渗滤液全量化非膜法处理工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056832发布日期:2023-05-05 17:44阅读:74来源:国知局
一种垃圾渗滤液全量化非膜法处理工艺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污水处理,具体涉及一种垃圾渗滤液全量化非膜法处理工艺。


背景技术:

1、生活垃圾渗滤液是垃圾在收运和处理处置过程中产生的一种高浓度有机废水,具有污染物种类多、成分复杂、水质水量波动大等特点,普遍呈现“三高”特征,即高cod、高氨氮和高盐分。此外,多数垃圾渗滤液含有多种重金属离子,c、n、p等营养比例失调,可生化性不稳定,这些特点使得垃圾渗滤液的处理成为世界性的难题。

2、目前,我国垃圾渗滤液处理工程采用的主流处理工艺为:预处理+生物处理+膜深度处理(纳滤+反渗透)的组合工艺,该工艺解决了垃圾渗滤液中所含大量难降解物质和毒性物质的降解问题,出水水质相对较好,能够达到gb16889-2008《生活垃圾填埋场污染控制标准》的排放标准。但该工艺在技术上存在一个致命的缺点,由于采用的膜深度处理工艺,就不可避免地会产生30%左右的膜浓缩液,膜浓缩液将渗滤液中的污染物浓缩,处理难度更大。针对膜深度处理产生的浓缩液,有些做法是将浓缩液回灌到垃圾填埋场,使污染物重新回到垃圾渗滤液中,但随着污染物的不断积累,系统运行压力越来越大,最终导致系统瘫痪崩溃;有些做法是将浓缩液蒸发结晶,但由于浓缩液中钙镁离子含量高,蒸发过程中宜结垢,系统清洗困难,难以长期稳定运行,且蒸发工艺投资及运行费用极高,也极大限制了该技术的应用。

3、因此,研发出一种高效、低耗、无二次污染的垃圾渗滤液全量化处理工艺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至少一种技术问题,提供一种垃圾渗滤液全量化非膜法处理工艺,采用隔油除渣预处理配合高效强化生化处理和非膜深度处理的组合工艺,能够高效处理垃圾渗滤液,且成本低,处理效果极佳。

2、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垃圾渗滤液全量化非膜法处理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3、s1、将垃圾渗滤液收集后,输送至隔油除渣处理装置中处理,去除杂质和油类物质,所述隔油除渣处理装置包括杂质分离组件和油水分离组件,所述杂质分离组件用于过滤、清理杂质,并使碎渣和污泥在装置底部沉积,所述油水分离组件用于分离出油类物质并收集;

4、s2、所述步骤s1处理的垃圾渗滤液送至生化处理装置中处理,所述生化处理装置包括反硝化单元、硝化单元和超滤单元,所述步骤s1处理的垃圾渗滤液经过反硝化和硝化反应处理后,再经过超滤处理;

5、s3、所述步骤s2处理的垃圾渗滤液送至深度处理装置中深度处理,所述深度处理包括在仿酶型催化剂条件下,使用氧化剂对所述步骤s2处理的垃圾渗滤液进行氧化处理,而后排放;

6、所述步骤s1中,所述杂质分离组件底部沉积的碎渣经排泥管路送至污泥处理装置中处理。

7、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发明还可以做如下改进。

8、进一步,所述步骤s1中,所述油水分离组件采用具有非对称性锥形结构的油水分离箱,用于使含油污水中的油类物质上浮。

9、进一步,所述步骤s1中,所述油水分离组件中设置有恒温加热组件。

10、进一步,所述步骤s2中,所述反硝化反应处理,需保证出水的ph控制在7.5~8.5,溶解氧控制在0.2~0.5mg/l。

11、更进一步,所述步骤s2中,所述硝化反应处理,需保证出水的ph控制在8.0~8.3,溶解氧控制在2.0~5.0mg/l。

12、进一步,所述步骤s2中,所述超滤单元采用mbr超滤组件,包括外置式管式超滤膜和内置式中空纤维膜,所述管式超滤膜的膜通量为60~70l/(m2·h),所述中空纤维膜的膜通量为8~15l/(m2·h)。

13、进一步,所述步骤s3中,所述深度处理具体包括ph调节和催化氧化处理。

14、更进一步,所述步骤s3中,所述仿酶型催化剂采用纳米磁性四氧化三铁和掺杂的金属化合物构成,所述氧化剂包括双氧水和过硫酸钠。

15、更进一步,所述深度处理装置包括ph调节单元、磁催化反应单元和磁分离单元;所述步骤s2处理的垃圾渗滤液经ph调节后,送至磁催化反应单元进行氧化反应,再送至磁分离单元中分离、回收仿酶型催化剂,回收的仿酶型催化剂送至磁催化反应单元中循环再利用。

16、进一步,所述污泥处理装置包括污泥池和污泥脱水组件,所述沉积的碎渣和污泥经排泥管路送至污泥池中,再送至污泥脱水组件中脱水处理后外运处置。

17、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通过针对垃圾渗滤液成分复杂,水质水量波动大、油类物质含量高的特点及环卫设施提档升级的要求,研发出一种高效、低耗、无二次污染的垃圾渗滤液全量化处理工艺及成套装备,针对不同进水水质及出水要求,采用“隔油除渣预处理+高效强化生化处理+非膜法深度处理”的模块化组合工艺,工艺可靠性较高,无膜浓缩液产生,处理过程全封闭,且能够将处理过程中产生的臭气、污泥等潜在次生污染物妥善处置,无二次污染风险,有效解决了垃圾渗滤液及臭气对周边居民环境的影响,缓解“邻避效应”产生的社会矛盾;本发明的工艺,所需全套设备占地面积小、施工周期短、运行稳定、维护方便、自动化程度高、可实现远程智能化监控管理等特点,并采用多种节能措施,运行成本低,实现了垃圾渗滤液的全量化处理,达标排放。



技术特征:

1.一种垃圾渗滤液全量化非膜法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垃圾渗滤液全量化非膜法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中,所述油水分离组件采用具有非对称性锥形结构的油水分离箱,用于使含油污水中的油类物质上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垃圾渗滤液全量化非膜法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中,所述油水分离组件中设置有恒温加热组件。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垃圾渗滤液全量化非膜法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中,所述反硝化反应处理,需保证出水的ph控制在7.5~8.5,溶解氧控制在0.2~0.5mg/l。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垃圾渗滤液全量化非膜法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中,所述硝化反应处理,需保证出水的ph控制在8.0~8.3,溶解氧控制在2.0~5.0mg/l。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垃圾渗滤液全量化非膜法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中,所述超滤单元采用mbr超滤组件,包括外置式管式超滤膜和内置式中空纤维膜,所述管式超滤膜的膜通量为60~70l/(m2·h),所述中空纤维膜的膜通量为8~15l/(m2·h)。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垃圾渗滤液全量化非膜法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3中,所述深度处理具体包括ph调节和催化氧化处理。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垃圾渗滤液全量化非膜法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3中,所述仿酶型催化剂采用纳米磁性四氧化三铁和掺杂的金属化合物构成,所述氧化剂包括双氧水和过硫酸钠。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垃圾渗滤液全量化非膜法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3中,所述深度处理装置包括ph调节单元、磁催化反应单元和磁分离单元;所述步骤s2处理的垃圾渗滤液经ph调节后,送至磁催化反应单元进行氧化反应,再送至磁分离单元中分离、回收仿酶型催化剂,回收的仿酶型催化剂送至磁催化反应单元中循环再利用。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垃圾渗滤液全量化非膜法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污泥处理装置包括污泥池和污泥脱水组件,所述沉积的碎渣和污泥经排泥管路送至污泥池中,再送至污泥脱水组件中脱水处理后外运处置。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一种垃圾渗滤液全量化非膜法处理工艺,包括以下步骤:S1、将垃圾渗滤液收集后,输送至隔油除渣处理装置中处理,去除杂质和油类物质;S2、所述步骤S1处理的垃圾渗滤液送至生化处理装置中处理,所述生化处理装置包括反硝化单元、硝化单元和超滤单元,所述步骤S1处理的垃圾渗滤液经过反硝化和硝化反应处理后,再经过超滤处理;S3、所述步骤S2处理的垃圾渗滤液送至深度处理装置中深度处理,所述深度处理包括在仿酶型催化剂条件下,使用氧化剂对所述步骤S2处理的垃圾渗滤液进行氧化处理,而后排放。本发明采用隔油除渣预处理配合高效强化生化处理和非膜深度处理的组合工艺,能够高效处理垃圾渗滤液,且成本低,处理效果极佳。

技术研发人员:陈坤,黄春霞,王康,马雄风,覃言娇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武汉九邦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