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软水净水一体净化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031635发布日期:2023-05-05 11:50阅读:31来源:国知局
一种软水净水一体净化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水净化设备,具体是一种软水净水一体净化设备。


背景技术:

1、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提升,对于饮用水水质要求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人在家中安装净化装置,对使用的水进行过滤,净水净化装置通过反渗透膜可以将水中多余的矿物阳离子等过滤,有效的提升水质,现有的净化装置一般采用单向供水的方式,即原水从一端进入净化装置,经过反渗透膜过滤实现净水。

2、净水净化装置的反渗透膜在使用一段时间后过滤净化效果会严重下降,这时为了保证净水净化效果,需要对反渗透膜进行更换,但是现有的净水净化装置无法做到高效更换反渗透膜,并无法将换下的反渗透膜有序推出。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提供了一种软水净水一体净化设备,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软水净水一体净化设备,能够做到高效更换反渗透膜,并能将换下的反渗透膜有序推出,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3、一种软水净水一体净化设备,包括下机体与上机体,所述上机体固定在下机体的顶端,且上机体的一侧面顶端开设有进水口,所述上机体的内部两侧对称设有可切换预过滤组件,且上机体的内部下方设有杀菌组件;所述下机体的内部上方开设有观察腔,且下机体的内部下方开设有换筒腔,所述换筒腔的内壁顶端与底端均固定连接有两个并列的光轴,两个所述光轴之间设有至少三个ro膜滤筒,且ro膜滤筒的顶端与底端均开设有对接口,所述ro膜滤筒的外侧面顶端与底端均固定连接有环形板,且环形板搭在相应的光轴上,同一水平面的两个所述光轴一侧设有推筒组件,所述换筒腔的内部中心位置设有定位顶升组件。

4、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可切换预过滤组件,具体包括:开设在上机体内部的圆形过滤腔,所述圆形过滤腔的内部设有与其相匹配的环形滑板,且环形滑板的内侧面固定连接有金属过滤网,两个所述圆形过滤腔之间设有驱动腔,且驱动腔内设有自清洁驱动机构用以对两个金属过滤网进行清洁,所述驱动腔的上方设有第一三向电磁阀,且第一三向电磁阀的输入端通过第一管道与进水口连通,所述第一三向电磁阀的两个输出端分别与两个圆形过滤腔之间通过第二管道连通,所述驱动腔的下方设有第二三向电磁阀,且第二三向电磁阀的两个输入端分别与两个圆形过滤腔之间通过第三管道连通,所述第二三向电磁阀的输出端与杀菌组件之间通过第四管道连通。

5、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自清洁驱动机构,具体包括:固定在驱动腔内部中间位置的隔板,所述隔板的两侧面中心位置对称固定连接有第一气缸,且第一气缸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有l型电机座,所述驱动腔的底端面固定连接有滑轨,所述l型电机座滑动连接在滑轨上,且l型电机座的顶端面固定连接有旋转电机,所述旋转电机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有连杆,且连杆一端贯穿驱动腔并延伸至相应的圆形过滤腔中,所述金属过滤网的侧面中心嵌设有轴承,且轴承内圈与连杆一端固定连接,所述连杆的外侧面固定连接有条形板,且条形板靠近金属过滤网的一侧面固定连接有刷毛,所述圆形过滤腔远离条形板的一侧内壁固定连接有若干个针尖,且针尖与金属过滤网上的滤孔一一对应,所述环形滑板外侧面与圆形过滤腔内壁之间设有限位滑动机构,且圆形过滤腔的底端面靠近驱动腔的一侧开设有抽真空孔洞,所述抽真空孔洞与外界抽真空设备连接。

6、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限位滑动机构,具体包括:开设在环形滑板外侧面的轨槽,所述轨槽的数量至少为三个,所述圆形过滤腔内壁上对应轨槽的位置固定连接有限位轨道,且限位轨道活动连接在轨槽中并与其相匹配。

7、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杀菌组件,具体包括:开设在上机体内部下方的杀菌腔,所述杀菌腔顶部与第二三向电磁阀的输出端连通,且杀菌腔的内部固定连接有平底玻璃罩,所述平底玻璃罩的外侧面底端开设有多个均匀分布的槽孔,且平底玻璃罩的内部固定连接有玻璃直通管,所述上机体的底端面固定连接有上对接管,且上对接管的底端贯穿至观察腔中,所述玻璃直通管内部固定连接有uv杀菌灯,且玻璃直通管与uv杀菌灯之间的间隙通过y型管与上对接管顶端连通,一个所述ro膜滤筒顶端从换筒腔顶端面开设的通槽伸出进入观察腔内部,且通槽直径小于环形板外径,所述上对接管底端插入观察腔内部ro膜滤筒顶端的对接口,所述杀菌腔的内壁上固定连接有反射膜。

8、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推筒组件,具体包括:两个并列的贯穿式丝杠,两个所述贯穿式丝杠分别位于两个光轴的两侧,且贯穿式丝杠的外侧面活动连接有贯通式步进电机,两个所述贯通式步进电机的相对面开设有旋转槽,一个所述旋转槽内部转动连接有推杆,且推杆转动至水平状态时卡在另一个旋转槽内部。

9、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定位顶升组件,具体包括:嵌设在换筒腔底端面的第二气缸,所述第二气缸的顶部输出轴固定连接有对接座,且对接座的顶端面固定连接有下对接管,所述下对接管顶端插入一个所述ro膜滤筒底端的对接口,所述下机体的一侧面顶端设有出水口,且出水口与对接座之间通过第五管道连通,所述对接座与下对接管连通,且对接座上方两侧的换筒腔内壁上对称固定连接有第三气缸,所述第三气缸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有与ro膜滤筒相匹配的弧形板,且弧形板位于对应上下两个贯穿式丝杠之间,所述换筒腔的内部一侧设有防尘机构,且换筒腔的底端面另一侧开设有集水槽,所述下机体的一侧面底端开设有与集水槽连通的放水口,且放水口的内部设有可拆卸的塞子。

10、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防尘机构,具体包括:嵌设在换筒腔内壁顶端的第四气缸,所述第四气缸的底部输出轴固定连接有第一防尘板,且第一防尘板位于至少两个所述ro膜滤筒的正上方,所述换筒腔内壁底端固定连接有第五气缸,且第五气缸的顶部输出轴固定连接有第二防尘板,所述第二防尘板位于至少两个所述ro膜滤筒的正下方。

11、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下机体的两侧面活动连接有开关门,且下机体的另一侧面活动连接有维修门。

12、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所述观察腔的一侧内壁上嵌设有透明玻璃,所述上机体的另一侧面嵌设有控制面板。

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4、1、本技术通过设置的光轴能够一次放入多个ro膜滤筒,再配合着推筒组件与定位顶升组件,能够做到高效更换ro膜滤筒,并能将换下的ro膜滤筒有序推出。

15、2、本技术通过设置的可切换预过滤组件,能够在需要时通过两个三向电磁阀切换另一个圆形过滤腔进行过滤工作,而原本那个工作的圆形过滤腔停下过滤工作进行自清洁,待该圆形过滤腔清洁好之后,而另一个圆形过滤腔需要清洁时再切换回来,从而实现不间断工作的同时保证各个圆形过滤腔的清洁,确保圆形过滤腔内的过滤效果不会因长时间使用而明显下降。

16、3、由于未净化的水中容易含有砂石颗粒,这些颗粒在经过ro膜滤筒时会对其造成损伤,从而影响净化效果,为此,本技术采用金属过滤网进行预过滤,但是,长时间使用下,砂石颗粒会堵住金属过滤网的滤孔,若是不进行清理,不仅会影响后续的预过滤效果,还会使水流堵塞,本技术通过设置的自清洁驱动机构,能够通过针尖将堵在金属过滤网滤孔中的杂质颗粒顶出来,再通过转动的刷毛将杂质颗粒刷下,最后由抽真空孔洞吸出杂质颗粒,整个清洁过程简单高效,能够有效清理滤孔中附着的顽固杂质。

17、4、本技术通过设置的杀菌组件,能够延长水流在杀菌腔内的流动时间,进而延长了水流受uv杀菌灯照耀的时间,配合反射膜对紫外光的反射,有效提高了对水流的杀菌效果。

18、5、本技术的定位顶升组件,在ro膜滤筒到达合适位置,通过伸出的弧形板实现准确定位,而在后续将该ro膜滤筒进行升降的过程,弧形板也能够从两侧对ro膜滤筒进行限位与支撑,提高升降的稳定性。此外,换下的ro膜滤筒被推到集水槽的上方,集水槽能够收集上方ro膜滤筒滴下的水,从而使得ro膜滤筒内部积水流出方便后续回收。

19、6、本技术通过设置的防尘机构能够通过气缸伸出防尘板抵在未使用ro膜滤筒的对接口上,进而防止灰尘从对接口进入ro膜滤筒,保证ro膜滤筒在使用前的洁净,提高ro膜滤筒的净化效果。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