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工业废水处理的人工湿地、建设方法及水处理工艺与流程

文档序号:34975007发布日期:2023-08-01 21:05阅读:63来源:国知局
用于工业废水处理的人工湿地、建设方法及水处理工艺与流程

本发明属于市政工程领域,尤其涉及污水处理设施。


背景技术:

1、人工湿地是由人工建造和控制运行的与沼泽地类似的地面,将污水、污泥有控制的投配到经人工建造的湿地上,污水与污泥在沿一定方向流动的过程中,主要利用土壤、人工介质、植物、微生物的物理、化学、生物三重协同作用,对污水、污泥进行处理的一种技术。其作用机理包括吸附、滞留、过滤、氧化还原、沉淀、微生物分解、转化、植物遮蔽、残留物积累、蒸腾水分和养分吸收及各类动物的作用。

2、湿地公园在处理污水厂尾水尤其是工业废水方面能力较弱,而传统的人工湿地用于污水处理,其功能单一,仅仅是作为一种污水处理辅助设施存在。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周边环境的要求越来越高。传统的湿地表面覆盖不够,污水易裸露,造成人工湿地观感不佳,更不太可能用作景观。作为人工湿地在建设时,也需要考虑到景观的要求。

3、对于工业废水而言,传统的湿地处理能力有所欠缺

4、中国专利文件cn201510313505.8公开了《能处理高含盐量工业废水的人工湿地的建设方法》,着重解决了高含盐量的工业废水的处理问题。

5、中国专利文件cn201910758510.8公开了《用于处理工业废水的人工湿地》,在共存离子下联合去除工业废水中fe2+,ni2+,pb2+,ag+,zn2+,cd2+,hg2+,ti+以及cr3+等重金属离子。

6、中国专利文件cn201621210413.3公开了《一种处理纺织工业废水的复合人工湿地结构》,对染料色素、ss、bod5、cod、有机质、tn、tp、toc等进行处理。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工业废水处理的人工湿地,以解决兼顾景观和工业废水处理的技术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3、用于工业废水处理的人工湿地,其特征在于,包括调节池、复合潜流湿地区、垂直流湿地区和表流湿地区,所述调节池的底部与复合潜流湿地区的底部连通,复合潜流湿地区的底部通过第一管道与垂直流湿地区的底部连通,垂直流湿地区上部通过第二管道与表流湿地区底部连通;

4、所述第一管道上设有外加碳源投放管道;

5、所述复合潜流湿地区内设有若干复合潜流湿地池,所述复合潜流湿地池相互之间通过u形槽隔开;

6、所述垂直流湿地区设有若干垂直流湿地池,相互之间通过u形槽隔开;

7、所述复合潜流湿地池和若干垂直流湿地池分别分为两组,调节池中的污水分两条线路分别流经不同组的复合潜流湿地池和垂直流湿地池,最后在表流湿地区汇合。

8、进一步的,所述复合潜流湿地池和若干垂直流湿地池中均设有花墙。

9、进一步的,所述复合潜流湿地区和表流湿地区四周均设有1:1.5的放坡。

10、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管道和第二管道上均设有阀门。

11、进一步的,所述同组相邻的复合潜流湿地池通过表面溢流和底部渗透连通。

12、一种用于工业废水处理的人工湿地的建设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3、步骤1:检查使用区域高程,选择有坡度落差的区域为施工区;

14、步骤2:将调节池设置在接近污水流向的上游最高处;

15、步骤3:紧邻调节池施工复合潜流湿地池;

16、步骤4:在坡道处,利用坡度阶梯状的施工若干个复合潜流湿地池;

17、步骤5:在最末端复合潜流湿地池后建设垂直流湿地池,在复合潜流湿地池(20)底部与垂直流湿地池底部预埋第一管道和外加碳源投放管道;

18、步骤6:在垂直流湿地池后建设表流湿地区,在垂直流湿地池顶部预埋第二管道与表流湿地区底部连通。

19、一种工业废水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20、步骤a:调节水量、水质;

21、步骤b:利用复合潜流湿地间的连续跌水,增加水中的含氧量,通过复合潜流湿地去除氨氮、cod、bod;

22、步骤c:利用垂直上行流,连续经过厌氧、缺氧、好氧环境,推动反硝化反应的进行,脱氮降低总氮;

23、步骤d:利用表面流,再次去除氨氮,同时消耗剩余碳源。

24、复合潜流湿地池中栽培:美人蕉、旱伞草、香蒲、菖蒲中的一种或多种。

25、垂直流湿地池中栽培:水葱或芦苇中的一种或多种。

26、表流湿地区中栽培:睡莲、金鱼藻、菖蒲。

27、美人蕉:去除n、p;

28、旱伞草:有较强的耐污能力,对含有n、p、c等元素的富营养化水质有良好的净化作用;

29、香蒲:有效去除水体中的cod和p,并通过其空心茎为微生物提供额外的氧;

30、菖蒲:能很好的去除水体中的n、p、c等;

31、水葱:净化水体中的酚类;

32、芦苇:吸收n、p;

33、睡莲:分解水中有机质和无机污染物,去除n、p,降低水体浊度和ph值;

34、金鱼藻:对水体富营养化而引起藻类等水生植物异常生长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35、在栽培时耐污能力、抗冲击能力强的植物在上游,高矮组合搭配,保持植物层次搭配。

36、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具有以下优点:

37、1.施工形式简单;

38、2.能够根据地形灵活设置复合潜流湿地池的分组数量;

39、3. 兼顾了污水处理设施的外部景观,

40、4.只有u型槽一侧有水,大大减少污水裸露。

41、对工业废水处理的尾水有较好的深度处理效果,弥补了目前针对工业废水深度处理的生态化、低能耗、低成本方面的不足。



技术特征:

1.用于工业废水处理的人工湿地,其特征在于,包括调节池(1)、复合潜流湿地区(2)、垂直流湿地区(3)和表流湿地区(4),所述调节池(1)的底部与复合潜流湿地区(2)的底部连通,复合潜流湿地区(2)的底部通过第一管道(9)与垂直流湿地区(3)的底部连通,垂直流湿地区(3)上部通过第二管道(10)与表流湿地区(4)底部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工业废水处理的人工湿地,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潜流湿地池(20)和若干垂直流湿地池(30)中均设有花墙(6)。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工业废水处理的人工湿地,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潜流湿地区(2)和表流湿地区(4)四周均设有1:1.5的放坡(7)。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工业废水处理的人工湿地,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管道(9)和第二管道(10)上均设有阀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工业废水处理的人工湿地,其特征在于,所述同组相邻的复合潜流湿地池(20)通过表面溢流和底部渗透连通。

6.一种用于工业废水处理的人工湿地的建设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7.一种工业废水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技术总结
一种用于工业废水处理的人工湿地、建设方法及水处理工艺,包括调节池、复合潜流湿地区、垂直流湿地区和表流湿地,所述调节池的底部与复合潜流湿地区的底部连通,复合潜流湿地区的底部通过第一管道与垂直流湿地区的底部连通,垂直流湿地区上部通过第二管道与表流湿地底部连通。本发明施工形式简单,阶梯式复合潜流湿地池充分利用坡地,实现无动力运行。

技术研发人员:李志刚,聂楠,张子申,赵忠富,李晓敏,罗越月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国市政工程西南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