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湖水生态修复MABC处理系统及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35775499发布日期:2023-10-21 05:28阅读:29来源:国知局
河湖水生态修复MABC处理系统及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水处理,特别是涉及一种河湖水生态修复mabc处理系统及方法。


背景技术:

1、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现代化建设脚步不断加快下,社会生产生活中排放了大量的废水和污水,这些废水和污水以及初期雨水如果未经充分处理直接排入到河湖中,将会导致河湖水环境污染,增加好氧有机物含量,甚至出现严重的黑臭问题。目前,河湖水体治理方法众多,物理化学法速度快,生物法安全可靠但治理周期长,多采用多种方法相结合对水体进行净化处理。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实施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河湖水生态修复mabc处理系统及方法,解决现有河湖水体治理方案效果不佳的问题。

2、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河湖水生态修复mabc处理系统,包括污水调节池、mabc反应箱、二沉池、气浮机、上行潜流湿地净化区和下行表流湿地净化区,其中所述污水调节池接收截污污水,并在处理之后输送给所述mabc反应箱,所述mabc反应箱处理后的水输送给二沉池,经过所述二沉池处理的水输送给气浮机,并由所述气浮机对水进行处理后输送给上行潜流湿地净化区,在所述上行潜流湿地净化区对水进行处理后,输送给下行表流湿地净化区。

3、本发明提供的河湖水生态修复mabc处理系统,还包括冷凝水箱,所述冷凝水箱与所述mabc反应箱的进水端连接,以对mabc反应箱内的水进行降温冷却处理,之后输送回mabc反应箱内。

4、本发明提供的河湖水生态修复mabc处理系统,还包括剩余污泥池,所述剩余污泥池与所述二沉池和所述气浮机连接,分别接收所述二沉池和所述气浮机排出的污泥。

5、本发明提供的河湖水生态修复mabc处理系统,还包括叠螺机,所述叠螺机与所述剩余污泥池的污泥出口连接。

6、所述mabc反应箱,包括:封闭式箱体,在封闭式箱体内部设有进水过滤腔和反应腔,进水过滤腔内设有进水过滤格栅,进水过滤腔与反应腔连通,在反应腔内顺次布置多个卷绕式生物反应模组,其中每个所述卷绕式生物反应模组包括第一卷绕式生物反应膜、第二卷绕式生物反应膜、第一进气管、第二进气管、第一下压叶轮、第二下压叶轮,所述第一卷绕式生物反应膜与所述第二卷绕式生物反应膜中心分别具有中空的通孔,并且所述第一卷绕式生物反应膜与所述第二卷绕式生物反应膜在竖直方向同轴布置使两个通孔上下贯通,其中第一卷绕式生物反应膜位于上部,第二卷绕式生物反应膜位于下部,第一卷绕式生物反应膜与第二卷绕式生物反应膜之间保留间隙;所述第一卷绕式生物反应膜、第二卷绕式生物反应膜的顶部分别与第一进气管连接,底部分别与冷凝水收集管连接,并且冷凝水收集管连接到进水过滤腔内;并且,在所述第二卷绕式生物反应膜的下方设有并排布置的若干个曝气管,所述第二卷绕式生物反应膜的底部接近所述曝气管;

7、其中,所述第一下压叶轮设置在所述第一卷绕式生物反应膜的上方液面下且与所述第一卷绕式生物反应膜同轴布置,所述第一下压叶轮的旋转方向与所述第一卷绕式生物反应膜的卷绕方向相同,并且所述第一下压叶轮的半径与所述第一卷绕式生物反应膜的半径相同;

8、所述第二下压叶轮设置在所述第二卷绕式生物反应膜与所述第一卷绕式生物反应膜之间,且与所述第二卷绕式生物反应膜同轴布置,所述第二下压叶轮的半径等于所述第二卷绕式生物反应膜的通孔的半径,所述第二下压叶轮的电机布置在所述第一卷绕式生物反应膜的通孔内;

9、相应地,第一卷绕式生物反应膜的上方、第一卷绕式生物反应膜和第二卷绕式生物反应膜之间分别布置有水平支架,第一下压叶轮、第二下压叶轮固定在相应的水平支架上。

10、所述第一卷绕式生物反应膜采用螺旋式卷绕,并且所述第一卷绕式生物反应膜的膜腔内充填有多孔膨胀材料,使所述第一卷绕式生物反应膜的两侧面之间形成距离均等的膜腔;所述第一卷绕式生物反应膜的两侧面均为反应膜体;所述进气管、冷凝水收集管分别连接到所述膜腔内。所述第二卷绕式生物反应膜采用螺旋式卷绕,并且卷绕的方向和半径均与所述第一卷绕式生物反应膜相同,所述第二卷绕式生物反应膜的竖向长度大于所述第一卷绕式生物反应膜。

11、所述第一下压叶轮的旋向与所述第一卷绕式生物反应膜的卷绕方向相反,以使污水的一部分从第一卷绕式生物反应膜的上方向下进入到第一卷绕式生物反应膜的层间间隙中,并沿着第一卷绕式生物反应膜的逆向旋转流向中心的通孔汇聚,另外一部分能够通过第一卷绕式生物反应膜的层间间隙向下流动,并流到第一卷绕式生物反应膜和第二卷绕式生物反应膜之间的间隙,以对第二卷绕式生物反应膜形成向下的压力;并在第二下压叶轮的作用下进入到第二卷绕式生物反应膜的通孔中,所述第二下压叶轮的旋向与第二卷绕式生物反应膜的卷绕方向相同,以使污水的一部分能够沿着第二卷绕式生物反应膜的层间间隙呈卷绕式流向外部,另外一部分能够通过第二卷绕式生物反应膜的层间间隙向下流动,并流向底部的曝气管,从而与曝气管逸出的气体充分混合,提高了曝气混合的效率。

12、所述反应膜体的外表面由内向外附着有好氧微生物层、缺氧微生物层和厌氧微生物层。

13、河湖水生态修复mabc处理方法,包括:

14、污水调节池接受截污污水,并对污水进行处理,然后输送给mabc反应箱中;

15、由mabc反应箱对污水进行处理,然后输送给二沉池;

16、由所述二沉池对污水进行沉降,然后将处理后的污水输送给气浮机;

17、由所述气浮机对污水进行处理后将清水输送给上行潜流湿地净化区;

18、由所述上行潜流湿地净化区对清水进一步净化后输送给下行地表湿地净化区;

19、由下行地表湿地净化区对清水进行净化后输送给河湖。

20、本发明提供的河湖水生态修复mabc处理方法,还包括:

21、冷凝水箱对mabc反应箱内的污水进行降温后回送给mabc反应箱。

22、本发明提供的河湖水生态修复mabc处理方法,还包括:

23、由二沉池得到的沉降污泥和由气浮机得到的气浮污泥,输送给剩余污泥池。

24、本发明提供的河湖水生态处理方法,还包括:

25、由剩余污泥池将污泥输送给叠螺机。

26、本发明提供的河湖水生态处理系统及方法,经过多级净化和处理后,可以使出水水质达到环保水质要求,解决现有河湖水体治理方案效果不佳的问题。



技术特征:

1.河湖水生态修复mabc处理系统,包括污水调节池、mabc反应箱、二沉池、气浮机、上行潜流湿地净化区和下行表流湿地净化区,其中所述污水调节池接收截污污水,并在处理之后输送给所述mabc反应箱,所述mabc反应箱处理后的水输送给二沉池,经过所述二沉池处理的水输送给气浮机,并由所述气浮机对水进行处理后输送给上行潜流湿地净化区,在所述上行潜流湿地净化区对水进行处理后,输送给下行表流湿地净化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河湖水生态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冷凝水箱,所述冷凝水箱与所述mabc反应箱的进水端连接,以对mabc反应箱内的水进行降温冷却处理,之后输送回mabc反应箱内。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河湖水生态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剩余污泥池,所述剩余污泥池与所述二沉池和所述气浮机连接,分别接收所述二沉池和所述气浮机排出的污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河湖水生态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叠螺机,所述叠螺机与所述剩余污泥池的污泥出口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河湖水生态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河湖水生态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

7.一种河湖水生态处理方法,包括: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河湖水生态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河湖水生态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河湖水生态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技术总结
本发明提供一种河湖水生态修复MABC处理系统及方法,包括污水调节池、MABC反应箱、二沉池、气浮机、上行潜流湿地净化区和下行表流湿地净化区,其中所述污水调节池接收截污污水,并在处理之后输送给所述MABC反应箱,所述MABC反应箱处理后的水输送给二沉池,经过所述二沉池处理的水输送给气浮机,并由所述气浮机对水进行处理后输送给上行潜流湿地净化区,在所述上行潜流湿地净化区对水进行处理后,输送给下行表流湿地净化区。本发明提供的河湖水生态处理系统及方法,经过多级净化和处理后,可以使出水水质达到环保水质要求,解决现有河湖水体治理方案效果不佳的问题。

技术研发人员:袁锦洋,叶正吉,聂黎光,王金南,祁卫东,陈鸿元,王志远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源晟朝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