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饮用水降氮净化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835776发布日期:2024-01-26 16:53阅读:15来源:国知局
一种饮用水降氮净化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饮用水净化的,更具体的说,它涉及一种饮用水降氮净化设备。


背景技术:

1、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大量的工业废水、生活污水以及农田排水进入到天然水体当中,这使得天然水体当中氮素的含量大量超标,大大降低了天然水体的质量。

2、在对饮用水当中的氮素进行处理的时候,经常会使用到生物脱氮的的方式,生物脱氮主要包括两个过程,第一个过程是将氨氮氧化为硝酸盐氮和亚硝酸盐氮的硝化反应,第二个过程是将硝酸盐氮或亚硝酸盐氮还原成氮气的反硝化反应,硝化反应是由自养菌在好氧条件下完成,而反硝化反应是由异养菌在缺氧条件下完成;在传统的生物滤池当中,为了保证氨氮的去除效果,生物滤池长采用的是底部过量曝气的方式,在实际运行的过程当中,氧气并不能够被完全利用,硝化反应主要是发生在滤料层的前段,到后端滤料层内,由于氨氮被大量消耗,氧气的利用率大大降低,有机物取代氨氮作为电子供体被一些反硝化细菌利用,而实际上,在后端滤料层内需要在缺氧环境或厌氧环境中以硝酸盐为电子受体进行生物脱氮,在这种情况下,氧气的存在反而起到了抑制作用,影响了生物脱氮的进程,因此需要提出一种饮用水净化设备,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饮用水降氮净化设备,其通过设置水含氧量传感器,在水通过硝化通道进入到反硝化滤料处之前,能够对水中的含氧量进行检测,判断此时水中含氧量是否会对反硝化反应产生影响,从而控制曝气管向硝化通道内通入的氧气量。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饮用水降氮净化设备,包括沉降池,所述沉降池的一端为进水端,另一端为出水端,所述沉降池用于对饮用水当中的颗粒状杂质进行沉降;

3、生物反应管,所述生物反应管设置在沉降池的出水端,生物反应管的顶部一端伸入到沉降池内,底部一端从沉降池底部伸出,生物反应管的顶部和底部密封设置;

4、分隔管,所述分隔管的底部一端插入到生物反应管内且分隔管的底部一端与生物反应管底部之间留有间隙,所述分隔管的顶部一端向上伸出生物反应管和沉降池;

5、硝化通道,所述分隔管外设置有若干硝化通道,所述硝化通道与生物反应管连通;

6、曝气管,每一个硝化通道内都设置有一个曝气管,曝气管外设置若干曝气孔;

7、硝化滤料,每一个硝化通道内都填充有硝化滤料,所述硝化滤料上附着有硝化细菌;

8、反硝化滤料,所述反硝化滤料填充在生物反应管与分隔管之间,反硝化滤料的高度比位于最下方的硝化通道的高度低,所述反硝化滤料上附着有反硝化细菌;

9、以及水含氧量传感器,所述水含氧量传感器设置在生物反应管与分隔管之间并且位于反硝化滤料上方。

10、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生物反应管外固定连接有多个环绕生物反应管设置的引导部,所述硝化通道设置在引导部内,每一个引导部内设置多个硝化通道,引导部内的多个硝化通道在引导部内沿竖直方向排布。

11、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硝化通道呈s型水平设置。

12、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引导部上设置有送气管,所述送气管竖直穿过引导部上的多个硝化通道并且与多个硝化通道内的多个曝气管连接以为多个曝气管供气。

13、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还包括连接管,连接管呈环形设置,送气管的顶部固定连接在连接管上;

14、以及进气管,所述进气管的一端固定连接在连接管上,另一端向上伸出沉降池并且与供气设备连接。

15、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还包括出水管,所述出水管从上向下伸入至分隔管内,所述出水管用于将进入到分隔管内的水送出。

16、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分隔管和生物反应管之间设置有呈环形设置的引导板,引导板都设置为环形板,引导板分为第一引导板和第二引导板,第一引导板的固定连接在生物反应管内壁上并且第一引导板内侧与分隔管之间留有间隙,第二引导板固定连接在分隔管外壁上,第二引导板外侧与生物反应管内壁之间留有间隙;

17、第一引导板和第二引导板沿竖直方向交错排布。

18、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相邻的第一引导板和第二引导板之间都填充有发硝化滤料。

19、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沉降池内腔的底部设置有若干沉降槽,多个沉降槽沿沉降池的长度方向排布,沉降池的长度方向沿沉降池进水端到出水端的方向设置,沉降槽的长度方向沿沉降池的宽度方向设置;

20、沉降槽的一端设置有固定连接在沉降池外的出料管,所述出料管和沉降槽内设置有将沉降槽内的颗粒状杂质送出的出料机构。

21、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出料管底部固定连接有下料管,所述沉降槽底部设置为半圆型,所述出料管设置为圆管,出料管与沉降槽的底部同轴设置,出料管的内径等于沉降槽的直径,出料机构包括转动连接在出料管和沉降池上的转轴、以及固定连接在转轴外的螺旋叶片,转轴与出料管同轴设置,螺旋叶片环绕转轴的轴线螺旋设置,螺旋叶片的外侧与沉降槽底部以及出料管内壁贴合。

22、综上所述,本发明相比于现有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发明通过设置水含氧量传感器,在水通过硝化通道进入到反硝化滤料处之前,能够对水中的含氧量进行检测,判断此时水中含氧量是否会对反硝化反应产生影响,从而控制曝气管向硝化通道内通入的氧气量。



技术特征:

1.一种饮用水降氮净化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沉降池(1),所述沉降池(1)的一端为进水端,另一端为出水端,所述沉降池(1)用于对饮用水当中的颗粒状杂质进行沉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饮用水降氮净化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生物反应管(2)外固定连接有多个环绕生物反应管(2)设置的引导部(5),所述硝化通道(51)设置在引导部(5)内,每一个引导部(5)内设置多个硝化通道(51),引导部(5)内的多个硝化通道(51)在引导部(5)内沿竖直方向排布。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饮用水降氮净化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硝化通道(51)呈s型水平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饮用水降氮净化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引导部(5)上设置有送气管(54),所述送气管(54)竖直穿过引导部(5)上的多个硝化通道(51)并且与多个硝化通道(51)内的多个曝气管(53)连接以为多个曝气管(53)供气。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饮用水降氮净化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连接管(55),连接管(55)呈环形设置,送气管(54)的顶部固定连接在连接管(55)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饮用水降氮净化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出水管(4),所述出水管(4)从上向下伸入至分隔管(3)内,所述出水管(4)用于将进入到分隔管(3)内的水送出。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饮用水降氮净化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分隔管(3)和生物反应管(2)之间设置有呈环形设置的引导板,引导板都设置为环形板,引导板分为第一引导板(71)和第二引导板(72),第一引导板(71)的固定连接在生物反应管(2)内壁上并且第一引导板(71)内侧与分隔管(3)之间留有间隙,第二引导板(72)固定连接在分隔管(3)外壁上,第二引导板(72)外侧与生物反应管(2)内壁之间留有间隙;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饮用水降氮净化设备,其特征在于:相邻的第一引导板(71)和第二引导板(72)之间都填充有发硝化滤料(52)。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饮用水降氮净化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沉降池(1)内腔的底部设置有若干沉降槽(11),多个沉降槽(11)沿沉降池(1)的长度方向排布,沉降池(1)的长度方向沿沉降池(1)进水端到出水端的方向设置,沉降槽(11)的长度方向沿沉降池(1)的宽度方向设置;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饮用水降氮净化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料管(8)底部固定连接有下料管(81),所述沉降槽(11)底部设置为半圆型,所述出料管(8)设置为圆管,出料管(8)与沉降槽(11)的底部同轴设置,出料管(8)的内径等于沉降槽(11)的直径,出料机构(9)包括转动连接在出料管(8)和沉降池(1)上的转轴(91)、以及固定连接在转轴(91)外的螺旋叶片(92),转轴(91)与出料管(8)同轴设置,螺旋叶片(92)环绕转轴(91)的轴线螺旋设置,螺旋叶片(92)的外侧与沉降槽(11)底部以及出料管(8)内壁贴合。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饮用水降氮净化设备,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沉降池;生物反应管,生物反应管的顶部一端伸入到沉降池内,底部一端从沉降池底部伸出;分隔管;硝化通道,所述分隔管外设置有若干硝化通道,所述硝化通道与生物反应管连通;曝气管,每一个硝化通道内都设置有一个曝气管;硝化滤料,每一个硝化通道内都填充有硝化滤料,所述硝化滤料上附着有硝化细菌;反硝化滤料,所述反硝化滤料填充在生物反应管与分隔管之间;以及水含氧量传感器;通过设置水含氧量传感器,在水通过硝化通道进入到反硝化滤料处之前,能够对水中的含氧量进行检测,判断此时水中含氧量是否会对反硝化反应产生影响,从而控制曝气管向硝化通道内通入的氧气量。

技术研发人员:孙振坤,高印军,刘健,卜庆伟,孙欣然,刘强强,于成忠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青岛鑫源环保集团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2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