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水量高浓度废水处理装置及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37152593发布日期:2024-02-26 17:09阅读:20来源:国知局
小水量高浓度废水处理装置及方法与流程

本申请涉及废水处理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小水量高浓度废水处理装置及方法。


背景技术:

1、在我国农村和乡镇有分布着很多农家乐、农产品加工作坊,这些场所的日常经营或生产会产生小水量的污染物浓度高的废水,尽管其水量小,但因污染物浓度高,如不经过有效处理而直接排入水体,对水体产生的危害不容忽视,其高浓度有机污染物会消耗大量水体中的溶解氧,导致水体严重缺氧,大部分水生物会因缺氧而死亡,并致使水体发黑发臭;另外,高浓度的氮磷会使水体产生富营养化,导致大型藻类大量繁殖、悬浮颗粒增加,形成大规模藻华,破坏底栖生物的生态环境。

2、这些场所产生的废水水量小,容易被忽视,且呈间歇性排放、水量小、污染物浓度高的废水处理难度大,目前,关于此类废水,未报道其有效的处理装置及其方法。该类废水有机物污染物浓度高,毒性小,因此在一些现有技术中,采用了厌氧和好氧相结合的生物处理工艺,污染物去除效率高、运行成本低。

3、然而好氧反应的硝化细菌为自养型菌,硝化细菌生长慢、世代周期长,导致硝化反应启动慢,因此好氧反应更合适采用连续运行的模式。为实现好氧反应的连续运行,首先是要将间歇性排放的小水量废水连续排入好氧处理单元。对于较大的水量,一般采用水泵和调节水泵出水管上的阀门可以较好地实现水流连续流。但是目前的水泵流量小到几吨/小时,大到几百吨/小时,然而农村或乡镇的农家乐、农产品加工作坊产生的废水一般不过0.5吨/小时,采用水泵和调节水泵出水管上的阀门来实现如此小水量的水连续流,不仅导致泵堵塞,且泵的出水流量受液位变化的影响极大,甚至会导致泵无法出水。因此,亟需一种小水量高浓度废水的处理装置及方法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申请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小水量高浓度废水处理装置及方法,以解决受限于泵的流量使得好氧生物处理系统的进水量不稳定造成的污水处理效果不佳的问题。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申请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小水量高浓度废水处理装置。

3、根据本申请的小水量高浓度废水处理装置包括:通过过水管一依次连通的废水倾倒池、隔油沉淀池、abr反应池和中间水池;所述废水倾倒池的下部设有穿孔曝气管;所述abr反应池的上部连通第一加药箱,顶部连通废气净化器;所述中间水池的顶部设有流量控制池,底部设有第一提升泵,所述第一提升泵与所述流量控制池连通,所述流量控制池通过污水回流支管连通污水回流主管,通过流量控制管连通第一提升泵,通过第一出水管连通好氧生物处理系统,所述污水回流主管与所述abr反应池的过水管一的出水端连通;所述污水回流支管和第一出水管上均设有第一阀门;还包括:与第一提升泵、第一阀门电连接的处理器;污水经由废水倾倒池进入隔油沉淀池中进行固液分离,分离后的污水进入abr反应池进行厌氧微生物降解,降解后的污水流入中间水池,先通过处理器控制第一提升泵将污水提升至流量控制池中;再开启污水回流支管上的第一阀门以控制每次恒定的污水量流入好氧生物处理系统;最后控制第一出水管上的第一阀门的开启次数以控制每天恒定的污水量进入好氧生物处理系统。

4、进一步的,所述隔油沉淀池的下部设有第一泥斗,所述第一泥斗的底部设有排泥泵,所述排泥泵的一端通过第一排泥管连通到储泥池的底部,所述倒u型泥管上连通有吸泥主管,所述吸泥主管上连通有至少三个吸泥支管,每个吸泥支管分别伸入所述abr反应池的每个隔仓中,且其不与吸泥主管连通的一端设有管堵;所述储泥池的中部通过滗水管与abr反应池的底部连通。

5、进一步的,所述abr反应池的上部通过第一加药管连通第一加药箱,内部还设有ph计,所述第一加药箱分为酸液仓和碱液仓,所述酸液仓内设有加酸泵,所述碱液仓内设有加碱泵,所述加酸泵、加碱泵、ph计与所述处理器电连接,通过所述处理器判断所述ph计测得的ph值是否在预设ph范围内,如果在控制加酸泵和加碱泵停止投放;如果不在,则控制加酸泵或加碱泵投放酸液或碱液。

6、进一步的,所述abr反应池的的每个隔仓顶部各连通一废气收集支管,每个所述废气收集支管均连通废气收集主管,所述废气收集主管连通废气净化器。

7、进一步的,所述好氧生物处理系统包括:通过过水管二依次连通的一级缺氧池、一级好氧池、二级缺氧池、二级好氧池和二沉池,所述一级缺氧池与所述第一出水管的主管相连通,所述第一出水管上还连通小支管,所述小支管通入二级缺氧池,且其上设有第二阀门;所述一级好氧池和二级好氧池的底部设有曝气器;所述二级好氧池的上部通过第二加药管连通第二加药桶。

8、进一步的,所述一级缺氧池和一级好氧池的池体末端设有硝化液回流管,所述硝化液回流管的进水端伸入一级好氧池底部,且其出水端伸入一级缺氧池底部。

9、进一步的,所述二沉池上部设有出水堰,下部设有第二泥斗,靠近中部的位置处设有反射板,所述泥斗的底部通过第二排泥管的第一支管与所述储泥池连通,通过第二排泥管的第二支管与所述一级缺氧池连通。

10、进一步的,所述二沉池还通过过水管三与回用水管、第二出水管相连通,所述回用水管、第二出水管分别连通回用水池和排放井,且其上均设有第三阀门;所述回用水池内设有第二提升泵,所述第二提升泵连通有水龙头,所述水龙头位于所述回用水池的池顶。

11、进一步的,还包括:进气主管,所述进气主管上连通多个进气支管,且其端部与风机相连,多个进气支管分别连通所述废水倾倒池、储泥池、、一级缺氧池、一级好氧池、二级缺氧池、二级好氧池、二沉池排泥管、回用水池、、和硝化液回流管。

1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申请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小水量高浓度废水处理方法。

13、根据本申请的小水量高浓度废水处理方法,采用所述的小水量高浓度废水处理装置进行废水处理,包括以下步骤:s1、污水经由废水倾倒池进入隔油沉淀池中进行固液分离;s2、分离后的污水进入abr反应池进行厌氧微生物降解;s3、降解后的污水流入中间水池,先通过处理器控制第一提升泵将污水提升至流量控制池中;再开启污水回流支管上的第一阀门以控制每次恒定的污水量流入好氧生物处理系统;最后控制第一出水管上的第一阀门的开启次数以控制每天恒定的污水量进入好氧生物处理系统;s4、通过回流的污水对abr反应池内的污水进行稀释和ph调节,通过好氧生物处理系统对进入的污水进行好氧处理后排放或循坏利用。

14、在本申请实施例中,采用控制进入好氧生物处理系统进水量的方式,通过将abr反应池降解后的污水流入中间水池,先通过处理器控制第一提升泵将污水提升至流量控制池中;再开启污水回流支管上的第一阀门以控制每次恒定的污水量流入好氧生物处理系统;最后控制第一出水管上的第一阀门的开启次数以控制每天恒定的污水量进入好氧生物处理系统;达到了无论泵的流量如何都可以有效稳定控制好氧生物处理系统的进水量的目的,从而实现了有效保障污水处理效果的技术效果,进而解决了由于受限于泵的流量使得好氧生物处理系统的进水量不稳定造成的污水处理效果不佳的技术问题。



技术特征:

1.一种小水量高浓度废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小水量高浓度废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油沉淀池的下部设有第一泥斗,所述第一泥斗的底部设有排泥泵,所述排泥泵的一端通过第一排泥管连通到储泥池的底部,,所述倒u型泥管上连通有吸泥主管,所述吸泥主管上连通有至少三个吸泥支管,每个吸泥支管分别伸入所述abr反应池的每个隔仓中,且其不与吸泥主管连通的一端设有管堵;所述储泥池的中部通过滗水管与abr反应池的底部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小水量高浓度废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abr反应池的上部通过第一加药管连通第一加药箱,内部还设有ph计,所述第一加药箱分为酸液仓和碱液仓,所述酸液仓内设有加酸泵,所述碱液仓内设有加碱泵,所述加酸泵、加碱泵、ph计与所述处理器电连接,通过所述处理器判断所述ph计测得的ph值是否在预设ph范围内,如果在控制加酸泵和加碱泵停止投放;如果不在,则控制加酸泵或加碱泵投放酸液或碱液。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小水量高浓度废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abr反应池的的每个隔仓顶部各连通一废气收集支管,每个所述废气收集支管均连通废气收集主管,所述废气收集主管连通废气净化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小水量高浓度废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好氧生物处理系统包括:通过过水管二依次连通的一级缺氧池、一级好氧池、二级缺氧池、二级好氧池和二沉池,所述一级缺氧池与所述第一出水管的主管相连通,所述第一出水管上还连通小支管,所述小支管通入二级缺氧池,且其上设有第二阀门;所述一级好氧池和二级好氧池的底部设有曝气器;所述二级好氧池的上部通过第二加药管连通第二加药桶。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小水量高浓度废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一级缺氧池和一级好氧池的池体末端设有硝化液回流管,所述硝化液回流管的进水端伸入一级好氧池底部,且其出水端伸入一级缺氧池底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小水量高浓度废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二沉池上部设有出水堰,下部设有第二泥斗,靠近中部的位置处设有反射板,所述泥斗的底部通过第二排泥管的第一支管与所述储泥池连通,通过第二排泥管的第二支管与所述一级缺氧池连通。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小水量高浓度废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二沉池还通过过水管三与回用水管、第二出水管相连通,所述回用水管、第二出水管分别连通回用水池和排放井,且其上均设有第三阀门;所述回用水池内设有第二提升泵,所述第二提升泵连通有水龙头,所述水龙头位于所述回用水池的池顶。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小水量高浓度废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进气主管,所述进气主管上连通多个进气支管,且其端部与风机相连,多个进气支管分别连通所述废水倾倒池、储泥池、一级缺氧池、一级好氧池、二级缺氧池、二级好氧池、二沉池排泥管、回用水池和硝化液回流管。

10.一种小水量高浓度废水处理方法,采用根据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小水量高浓度废水处理装置进行废水处理,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技术总结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小水量高浓度废水处理装置及方法。该处理装置通过将ABR反应池降解后的污水流入中间水池,先通过处理器控制第一提升泵将污水提升至流量控制池中;再开启污水回流支管上的第一阀门以控制每次恒定的污水量流入好氧生物处理系统;最后控制第一出水管上的第一阀门的开启次数以控制每天恒定的污水量进入好氧生物处理系统;如此无论泵的流量如何都可以有效稳定控制好氧生物处理系统的进水量,从而有效保障污水处理效果。本申请解决了由于受限于泵的流量使得好氧生物处理系统的进水量不稳定造成的污水处理效果不佳的技术问题。

技术研发人员:李玉蓉,邓海华,邓冶,徐天楠,俞明邑,李俊,陈振,凌正字,王思晨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浙江浙达水业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2/2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