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吸灰机构及干渣机排渣控制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480900发布日期:2023-09-16 20:19阅读:35来源:国知局
一种吸灰机构及干渣机排渣控制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锅炉干渣机排渣,特别是一种吸灰机构及干渣机排渣控制系统。


背景技术:

1、干式排渣机前配有炉底排渣装置,炉底排渣装置可对大渣进行预破碎,其可拦截200mm以上大焦块,有预冷却、预破碎的功能,同时现有的干渣机在排渣过程会产生大量的灰尘粉尘,难以对其进行吸粉降尘处理,排放至外界可能会对环境造成影响等,同时现有的干式除渣系统人力手动调节参与过多,运行调节操作任务较多时,容易出现排渣不及时而导致渣井板结或钢带机超载压死等重大事故,影响机组安全,冷却风门需要就地手动打开,操作耗费人力,开关不及时还会造成对炉膛燃烧效率的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1、本部分的目的在于概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一些方面以及简要介绍一些较佳实施例。在本部分以及本申请的说明书摘要和实用新型名称中可能会做些简化或省略以避免使本部分、说明书摘要和实用新型名称的目的模糊,而这种简化或省略不能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2、鉴于上述或现有技术中存在难以对粉尘等进行吸粉降尘处理的问题,提出了本实用新型。

3、因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构造组件,包括主体件和安装件,所述安装件安装于主体件的下方;

4、吸灰组件,包括吸灰件和连通件,所述吸灰件设置于安装件一侧,所述连通件设置于吸灰件的一侧。

5、处理组件,包括推动件和敲击件,所述推动件设置于吸灰件内侧,所述敲击件设置于推动件的一侧。

6、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所述主体件包括锅炉本体,所述安装件包括锅炉渣井和排渣管,所述锅炉渣井安装于锅炉本体下侧,所述排渣管设置于锅炉渣井下侧;

7、所述吸灰件包括吸灰箱和过滤网板,所述连通件包括吸灰管,所述吸灰管安装于吸灰箱一侧,过滤网板设置于吸灰箱内;

8、所述连通件还包括排水管和出气管,所述排水管安装于吸灰箱下侧,所述出气管设置于吸灰箱一侧。

9、作为本实用新型吸灰机构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推动件包括挡风板和局部齿轮,所述挡风板设置于吸灰箱的一侧,所述局部齿轮设置于挡风板输出端的一侧;

10、所述推动件还包括可以横向移动的齿板,所述齿板设置于吸灰箱内壁,齿板与吸灰箱滑动连接,所述局部齿轮与齿板啮合连接,所述推动件还包括转杆和联动齿轮,转杆设置于吸灰箱的内侧壁,转杆与吸灰箱转动连接,所述联动齿轮设置于转杆的外表面,联动齿轮与齿板啮合连接。

11、作为本实用新型吸灰机构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敲击件包括安装块、敲击块和可以进行左右摆动的安装杆,安装块设置于转杆外表面,安装杆设置于安装块一侧,所述敲击块设置于安装杆一侧。

12、作为本实用新型吸灰机构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敲击件还包括固定板、滑柱和复位弹簧,所述固定板设置于吸灰箱内侧,滑柱设置于固定板一侧,滑柱贯穿过滤网板并与其滑动连接,滑柱的外侧设置有复位弹簧。

13、作为本实用新型吸灰机构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敲击件还包括限位板,限位板设置于滑柱的一侧。

14、作为本实用新型吸灰机构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推动件还包括喷水板和可以进行伸缩的输水软管,所述喷水板设置于安装杆的外侧,所述输水软管设置于喷水板一侧并与其连通。

15、本实用新型吸灰机构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通过的设置的吸灰组件和构造组件相互配合使用可便于在排渣时对粉尘等进行吸粉降尘处理,在吸粉时通过产生的风力带动处理组件工作,同时通过设置的处理组件可在过滤网板过滤粉尘等是对其进行敲击震动和喷水清洁处理,降低除尘过滤时粉尘等出现堆积堵塞从而影响装置过滤效果的不便。

16、鉴于在实际使用过程中,还存在现有的干式除渣系统人力手动调节参与过多,运行调节操作任务较多时,容易出现排渣不及时而导致渣井板结或钢带机超载压死等重大事故,影响机组安全,冷却风门需要就地手动打开,操作耗费人力,开关不及时还会造成对炉膛燃烧效率影响的问题。

17、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还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干渣机排渣控制系统。控制组件,包括控制件、排渣件和风冷件,所述控制组件设置于安装件一侧,所述控制件包括控制面板,控制面板设置于锅炉渣井一侧;

18、所述控制件通过导线与排渣件和风冷件控制连接。

19、作为本实用新型干渣机排渣控制系统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排渣件包括液压排渣门,所述排渣管内设置有液压排渣门。

20、作为本实用新型干渣机排渣控制系统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风冷件包括冷却风扇,所述冷却风扇设置有多个,冷却风扇设置于锅炉渣井两侧。

21、本实用新型的干渣机排渣控制系统的有益效果:通过设置的控制组件对控制件、排渣件和风冷件等进行控制,通过机组负荷和渣井渣量对液压排渣门开启的频率和冷却风扇的开启数量进行控制,根据炉膛负荷实现自动调节排渣量、冷却风量,精准控制排渣时的炉底漏风提高锅炉燃烧效率。



技术特征:

1.一种吸灰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灰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件(101)包括锅炉本体(101a),所述安装件(102)包括锅炉渣井(102a)和排渣管,所述锅炉渣井(102a)安装于锅炉本体(101a)下侧,所述排渣管设置于锅炉渣井(102a)下侧;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吸灰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推动件(301)包括挡风板(301a)和局部齿轮(301b),所述挡风板(301a)设置于吸灰箱(201a)的内侧,所述局部齿轮(301b)设置于挡风板(301a)的一侧;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吸灰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敲击件(302)包括安装块(302a)、敲击块(302b)和可以进行左右摆动的安装杆(302c),安装块(302a)设置于转杆(301d)外表面,安装杆(302c)设置于安装块(302a)一侧,所述敲击块(302b)设置于安装杆(302c)一侧。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吸灰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敲击件(302)还包括固定板(302d)、滑柱(302e)和复位弹簧(302f),所述固定板(302d)设置于吸灰箱(201a)内侧,滑柱(302e)设置于固定板(302d)一侧,滑柱(302e)贯穿过滤网板(201b)并与其滑动连接,滑柱(302e)的外侧设置有复位弹簧(302f)。

6.如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吸灰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敲击件(302)还包括限位板(302g),限位板(302g)设置于滑柱(302e)的一侧。

7.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吸灰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推动件(301)还包括喷水板(301f)和可以进行伸缩的输水软管,所述喷水板(301f)设置于安装杆(302c)的外侧,所述输水软管设置于喷水板(301f)一侧并与其连通。

8.一种干渣机排渣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7任一所述的吸灰机构,以及,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干渣机排渣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渣件(402)包括液压排渣门(402a),所述排渣管内设置有液压排渣门(402a)。

10.如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干渣机排渣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风冷件(403)包括冷却风扇(403a),所述冷却风扇(403a)设置有多个,冷却风扇(403a)设置于锅炉渣井(102a)两侧。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锅炉干渣机排渣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吸灰机构及干渣机排渣控制系统,所述安装件安装于主体件的下方,吸灰组件,包括吸灰件和连通件,所述吸灰件设置于安装件一侧,所述连通件设置于吸灰件的一侧,处理组件,包括推动件和敲击件,推动件设置于吸灰件内侧,敲击件设置于推动件的一侧,主体件包括锅炉本体,安装件包括锅炉渣井和排渣管,通过的设置的吸灰组件和构造组件相互配合使用可便于在排渣时对粉尘等进行吸粉降尘处理,同时通过设置的处理组件可在过滤网板过滤粉尘等是对其进行敲击震动和喷水清洁处理,降低除尘过滤时粉尘等出现堆积堵塞从而影响装置过滤效果的不便。

技术研发人员:郭思宇,伊吉勒,布和,柳宝生,杜景龙,白力嘎,王卫民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锡林郭勒热电有限责任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328
技术公布日:2024/1/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