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集配水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523794发布日期:2023-09-21 02:24阅读:28来源:国知局
一种集配水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污水处理,尤其涉及一种集配水装置。


背景技术:

1、目前,污水处理主要是通过微生物将污水中有机物降解成小分子,进而需要将污水与池体内的微生物充分混合均匀,以保证有充分的时间分解,而污水与微生物的混合是通过集水/配水系统来实现的;而常见的液下配水或集水多采用穿孔管结构,液面以上配水或集水采用堰结构,针对穿孔管位于污水处理池内,现有的穿孔管内容易从孔处进入大量悬浮物和污泥,使得在流速较慢的穿孔管末端会造成污泥沉积和穿孔堵塞,且随着长期运行,穿孔管内进入的污泥堵塞会越来越严重,最终导致集/配水系统无法运转,进而出现污水短流问题,并影响污水与池体内的微生物的混合情况,最终影响污水处理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出一种集配水装置,旨在解决现有技术的集/配水系统容易出现堵塞和短流,进而影响污水处理效率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集配水装置,所述装置包括穿孔管、转输管道和回流管;

3、所述转输管道和回流管的一端分别与所述穿孔管两端的其中一端连接,所述转输管道和回流管的另一端还分别与多通结构的两个端口连接,所述多通结构的剩余端口还与配水池和/或集水池连接,所述转输管道上还设置有调节泵,所述穿孔管设置在相应的目标池体内。

4、可选地,所述回流管上还连接有反洗排污阀。

5、可选地,所述配水池的出水管中还设置有第一控制阀。

6、可选地,所述集水池的进水管中还设置有第二控制阀。

7、可选地,所述转输管道中还连接有第一流量计。

8、可选地,所述回流管中还连接有第二流量计。

9、可选地,所述调节泵的进水方向与出水方向可切换。

10、可选地,所述穿孔管的侧壁贯通设置有多个均匀分布的贯通孔。

11、可选地,所述多通结构为三通阀,所述转输管道和回流管的另一端还分别与三通阀的两个端口连接,所述三通阀的剩余端口还与配水池或集水池连接。

12、可选地,所述多通结构为四通阀,所述转输管道和回流管的另一端还分别与四通阀的两个端口连接,所述四通阀的剩余端口还分别与配水池和集水池连接。

13、有益效果:

14、本实用新型提出的集配水装置,所述装置包括穿孔管、转输管道和回流管;所述转输管道和回流管的一端分别与所述穿孔管两端的其中一端连接,所述转输管道和回流管的另一端还分别与多通结构的两个端口连接,所述多通结构的剩余端口还与配水池和/或集水池连接,所述转输管道上还设置有调节泵,所述穿孔管设置在相应的目标池体内。进而通过在穿孔管的两端连接相应的转输管道和回流管,以及将述转输管道和回流管的另一端还分别与多通结构的两个端口连接,并将多通结构的剩余端口还与配水池和/或集水池连接,并在调节泵的作用下可实现集配水运行切换,可有效避免穿孔管传输堵塞,进而确保了集配水有效运行,以提高污水处理效率,同时也可避免清空池体检修。

15、此外,还可通过调整多通结构的类型,实现集水与配水装置集成于一体或进行部分组件的替换,进而减少额外的产品投入,有效减低成本;并且反洗排污阀的设置,可实现对池体内部进行排污处理,以及还可对回流管内进行反洗处理。



技术特征:

1.一种集配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穿孔管(4)、转输管道(41)和回流管(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集配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回流管(7)上还连接有反洗排污阀(8)。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集配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配水池(2)的出水管中还设置有第一控制阀(21)。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集配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水池(3)的进水管中还设置有第二控制阀(31)。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集配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输管道(41)中还连接有第一流量计(6)。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集配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回流管(7)中还连接有第二流量计(9)。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集配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泵(5)的进水方向与出水方向可切换。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集配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穿孔管(4)的侧壁贯通设置有多个均匀分布的贯通孔。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集配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多通结构为三通阀(10),所述转输管道(41)和回流管(7)的另一端还分别与三通阀(10)的两个端口连接,所述三通阀(10)的剩余端口还与配水池(2)或集水池(3)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集配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多通结构为四通阀,所述转输管道(41)和回流管(7)的另一端还分别与四通阀的两个端口连接,所述四通阀的剩余端口还分别与配水池(2)和集水池(3)连接。


技术总结
本技术提出一种集配水装置,其中,所述装置包括穿孔管、转输管道和回流管;所述转输管道和回流管的一端分别与所述穿孔管两端的其中一端连接,所述转输管道和回流管的另一端还分别与多通结构的两个端口连接,所述多通结构的剩余端口还与配水池和/或集水池连接,所述转输管道上还设置有调节泵,所述穿孔管设置在相应的目标池体内。本技术旨在有效避免穿孔管传输堵塞,进而确保了集配水有效运行,以便提高污水处理效率。

技术研发人员:于容朴,梁林海,石万里,刘天胜,郭坤然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北京华夏大禹环保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410
技术公布日:2024/1/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