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化学水处理杀菌灭藻用反应室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068901发布日期:2024-02-20 21:21阅读:17来源:国知局
一种电化学水处理杀菌灭藻用反应室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电化学水处理,具体为一种电化学水处理杀菌灭藻用反应室。


背景技术:

1、循环水,主要有工业和家用两种,主要目的都是为了节约用水。工业循环水主要用在冷却水系统中,所以也叫循环冷却水;家庭循环水主要用在热水器上,环冷却水分为封闭式(密闭式)和敞开式两种。封闭式冷却水系统中,冷却水不暴露于空气中,水量损失很少,水中各种矿物质和离子含量一般不发生变化。敞开式循环水系统中,水的再冷却是通过冷却塔进行的,因此冷却水再循环过程中要与空气接触,部分水在通过冷却塔时还会不断被蒸发损失掉,因而水中各种矿物质和离子含量也不断被浓缩增加,需要通过电化学法来解决循环水处理过程中产生的结垢和菌藻滋生的问题。

2、常见的电化学水处理杀菌灭藻用反应室,将循环水通过管道导入设备内部开设的反应室后,而循环水在反应室内通过电化学水处理(立即电解、间接性电解、电凝聚力气浮机法、微电解法、电渗析、和电吸附等方式)对循环水进行杀菌灭藻处理,此为常见的电化学水处理方式。当循环水通过管道进入设备内部并与反应室的底部接触时,会产生一定的冲击力,在长时间的冲击下,容易导致设备造成损坏,部分设备是在底部的支撑结构上安装缓冲弹簧以降低循环水对设备的冲击力,但仅仅是降低对设备的冲击力,无法有效的降低水流对反应室底部直接的作用力,为此提出一种电化学水处理杀菌灭藻用反应室。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电化学水处理杀菌灭藻用反应室,以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

2、为实现上述的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电化学水处理杀菌灭藻用反应室,包括装置本体,所述装置本体的内腔开设有反应室,所述装置本体的顶部进水端纵向相通连接有进液管,所述进液管的顶端纵向加设有导流罐体,所述导流罐体的顶部横向安装有密封顶板,所述导流罐体的内腔中心位置横向安装有第一缓冲圆板,所述第一缓冲圆板的底部加设有第二缓冲圆板,所述第一缓冲圆板与第二缓冲圆板的顶部中心位置四周均纵向开设有孔洞,所述第一缓冲圆板的顶部中心位置纵向安装有转动杆,所述转动杆的顶端均贯穿密封顶板的底部向延伸,所述密封顶板的顶部一侧开设有进液口。

3、优选的,所述装置本体的顶部两侧中心位置纵向安装有电动伸缩杆,所述电动伸缩杆的伸缩端均贯穿装置本体向下延伸,并连接有方形刮板,所述方形刮板位于装置本体的内腔上部,且方形刮板的四周均与装置本体的内壁相贴合。

4、优选的,所述装置本体的正面纵向安装有密封门板,所述装置本体的正面四周均开设有方形插槽,所述密封门板的内侧面四周均横向安装有方形密封插板。

5、优选的,所述装置本体的正面两侧中心位置上部与下部与密封门板的两侧对应位置均安装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的中心位置开设有内螺纹孔,所述内螺纹孔的内部均横向螺纹连接有螺纹插杆。

6、优选的,所述装置本体的内腔中心位置及四周纵向分别安装有电极正极与电极负极,所述装置本体的内腔底部中心位置开设有出水孔,且出水孔的底部相通连接有排水管。

7、优选的,所述装置本体的底部正下方横向安装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顶部向下开设有空槽,所述支撑板的内部中心位置两侧均横向安装有滑杆,所述滑杆的外表面中心位置两侧均套设有滑动块,所述滑动块的顶部均铰接有第一连接杆,且第一连接杆的顶端均铰接有第二连接杆,所述第二连接杆的顶端与装置本体的对应位置相连接,且相邻的滑动块上的第一连接杆之间交叉连接,所述滑杆的两端均套设有缓冲弹簧,且缓冲弹簧的一端均与对应的滑动块一侧相贴合。

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电化学水处理杀菌灭藻用反应室,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9、1、该电化学水处理杀菌灭藻用反应室,通过导流罐体顶部密封顶板的进液口循环水进入,转动杆带动第一缓冲圆板旋转,待第一缓冲圆板上的孔洞与第二缓冲圆板上的孔洞对齐后,循环水下降沿着进液管进入装置本体的反应室内部,通过电极正极与电极负极进行处理,采用此种方式,便于将导入的循环水由单股有一定冲击力的水流,转换成多股水流,从而降低对装置本体与反应室的冲击力;

10、2、该电化学水处理杀菌灭藻用反应室,加设于装置本体顶部的电动伸缩杆带动方形刮板沿着反应室的内壁进行升降运动,在装置本体受到一定的冲击时,通过底部铰接的第一连接杆、第二连接杆与滑动块在滑杆上对缓冲弹簧进行挤压,采用此种方式,一方面,在对循环水进行长时间处理后,便于对反应室内壁的结垢进行清理,另一方面,在缓冲弹簧与缓冲阻尼的作用下,降低装置本体受到的冲击。



技术特征:

1.一种电化学水处理杀菌灭藻用反应室,包括装置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本体(1)的内腔开设有反应室(2),所述装置本体(1)的顶部进水端纵向相通连接有进液管,所述进液管的顶端纵向加设有导流罐体(3),所述导流罐体(3)的顶部横向安装有密封顶板,所述导流罐体(3)的内腔中心位置横向安装有第一缓冲圆板(4),所述第一缓冲圆板(4)的底部加设有第二缓冲圆板(5),所述第一缓冲圆板(4)与第二缓冲圆板(5)的顶部中心位置四周均纵向开设有孔洞,所述第一缓冲圆板(4)的顶部中心位置纵向安装有转动杆(6),所述转动杆(6)的顶端均贯穿密封顶板的底部向延伸,所述密封顶板的顶部一侧开设有进液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化学水处理杀菌灭藻用反应室,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本体(1)的顶部两侧中心位置纵向安装有电动伸缩杆(7),所述电动伸缩杆(7)的伸缩端均贯穿装置本体(1)向下延伸,并连接有方形刮板(8),所述方形刮板(8)位于装置本体(1)的内腔上部,且方形刮板(8)的四周均与装置本体(1)的内壁相贴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化学水处理杀菌灭藻用反应室,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本体(1)的正面纵向安装有密封门板(9),所述装置本体(1)的正面四周均开设有方形插槽(10),所述密封门板(9)的内侧面四周均横向安装有方形密封插板(11)。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电化学水处理杀菌灭藻用反应室,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本体(1)的正面两侧中心位置上部与下部与密封门板(9)的两侧对应位置均安装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的中心位置开设有内螺纹孔,所述内螺纹孔的内部均横向螺纹连接有螺纹插杆。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化学水处理杀菌灭藻用反应室,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本体(1)的内腔中心位置及四周纵向分别安装有电极正极与电极负极,所述装置本体(1)的内腔底部中心位置开设有出水孔,且出水孔的底部相通连接有排水管。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化学水处理杀菌灭藻用反应室,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本体(1)的底部正下方横向安装支撑板(12),所述支撑板(12)的顶部向下开设有空槽,所述支撑板(12)的内部中心位置两侧均横向安装有滑杆(13),所述滑杆(13)的外表面中心位置两侧均套设有滑动块,所述滑动块的顶部均铰接有第一连接杆,且第一连接杆的顶端均铰接有第二连接杆,所述第二连接杆的顶端与装置本体(1)的对应位置相连接,且相邻的滑动块上的第一连接杆之间交叉连接,所述滑杆(13)的两端均套设有缓冲弹簧(14),且缓冲弹簧(14)的一端均与对应的滑动块一侧相贴合。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电化学水处理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电化学水处理杀菌灭藻用反应室,所述装置本体的内腔开设有反应室,所述装置本体的顶部进水端纵向相通连接有进液管,所述进液管的顶端纵向加设有导流罐体,所述导流罐体的顶部横向安装有密封顶板,所述导流罐体的内腔中心位置横向安装有第一缓冲圆板,所述第一缓冲圆板的底部加设有第二缓冲圆板,所述第一缓冲圆板与第二缓冲圆板的顶部中心位置四周均纵向开设有孔洞。该电化学水处理杀菌灭藻用反应室,通过加设于装置本体顶部的电动伸缩杆带动方形刮板沿着反应室的内壁进行升降运动,采用此种方式,在对循环水进行长时间处理后,便于对反应室内壁的结垢进行清理。

技术研发人员:林帅,赵刚,王岗辉,王曾强,申志明,刘一帆,刘港归,魏学民,郭善强,焦鑫,杨杰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山西美锦氢能开发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731
技术公布日:2024/2/19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