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一体化装置MBR工艺膜池预分离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470693发布日期:2024-03-28 18:53阅读:10来源:国知局
一种一体化装置MBR工艺膜池预分离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污水处理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一体化装置mbr工艺膜池预分离装置。


背景技术:

1、近年来,随着水环境标准日益严格,膜生物反应器技术以其优质的出水水质受到广泛关注应用。膜生物反应器是一种由膜分离单元与生物处理工艺相结合的新型污水处理技术,它以膜组件取代活性污泥法中的二沉池,在生物反应器中保持较高的污泥浓度,从而减少了处理设施占地面积,并且通过保持低污泥负荷减少污泥产量。

2、膜生物反应器技术相较其他水处理技术虽然优点很多,但仍然存在不足之处,尤其是膜的堵塞问题,这很大一部分原因是由于膜生物反应池中过高的污泥浓度。膜池污泥浓度应维持在4~6g/l左右,但在实际运行中,膜池中污泥浓度经常在10g/l左右,这大大加剧了膜的堵塞程度,造成产水率下降,膜清洗周期加快,减少膜的使用寿命,增加了水处理的运维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一体化装置mbr工艺膜池预分离装置。

2、本实用新型的创新点在于该预分离装置设置在mbr工艺膜池的前端,通过旋流布水器分离水和泥,通过滤料区内的滤料悬浮过滤,降低出水中的悬浮物浓度,提高回流污泥浓度,减缓mbr工艺膜的堵塞程度,降低运维成本。

3、为实现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4、一种一体化装置mbr工艺膜池预分离装置,包括主体,主体的上端内与主体的内侧壁之间形成有一圈出水槽,出水槽的内侧有出水堰,主体外设置有与出水槽连通的排水管,所述主体内同轴线竖直设置有进水管,进水管的上端穿出主体,进水管的下端连通有旋流布水器;所述主体内的下端设置有储泥区,所述出水堰的中间设置有与主体同轴线布置的出泥槽,所述储泥区内竖直设置有穿入至出泥槽内的内导泥管,所述出泥槽上连通有穿出主体外的外导泥管;所述主体内设置有位于出泥槽外的滤料区。预分离装置设置在mbr工艺膜池的前端,旋流布水器可以使进水以旋流的状态进入主体内,达到更好的密度分离水和泥,通过滤料区内的滤料过滤悬浮物,降低出水中的悬浮物浓度,提高回流污泥浓度,减缓mbr工艺膜的堵塞程度,降低运维成本。当面临水量增加、mbr工艺膜池产水量无法及时处理的突发状况时,预分离装置可以临时作为应急处理装置。当滤料发生堵塞时,经过出水堰的澄清水可对滤料进行反冲洗,方便快捷。

5、作为优选,所述主体的内侧壁上沿其周向均匀间隔分布有若干隔板,隔板位于储泥区,隔板向主体的中心纵向延伸,隔板的下端与主体的底部连接,相邻隔板与主体的内侧壁之间形成有隔槽,每个隔槽中均设置有穿入至出泥槽内的内导泥管,每个内导泥管的上端均设置有电磁阀。通过电磁阀控制内导泥管工作,以每小时一格隔槽进行间歇排泥,但储泥区整体呈现连续排泥方式,即当其中一根内导泥管排泥时,其它内导泥管停止排泥;当其中一根内导泥管停止排泥时,另一根内导泥管立马开始排泥。

6、作为优选,所述旋流布水器包括上平板、下平板以及若干弧形叶片,所述上平板、下平板上下平行布置,进水管的下端与上平板连通,若干弧形叶片相对上平板的中心顺时针方向布置,相邻的弧形叶片之间形成有旋流通道,且各旋流通道均与进水管连通。从进水管进入的水进入旋流布水器后,被旋流器内的弧形叶片切割形成旋流,从旋流通道流出,相较于直流,具有更好密度分离效果。

7、作为优选,所述滤料为轻质滤料多孔悬浮陶粒。体积密度0.5~0.8g/cm3,显气孔率≥50%,抗压强度2.5~3mpa,其优势在于:一制备简单、来源广泛、成本较低;二能进行固液分离;三滤料本身质量轻,反冲洗简单快捷。

8、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9、1、预分离装置设置在mbr工艺膜池的前端,通过旋流布水器分离水和泥,通过滤料区内的滤料悬浮过滤,降低出水中的悬浮物浓度,提高回流污泥浓度,减缓mbr工艺膜的堵塞程度,降低运维成本。当面临水量增加、mbr工艺膜池产水量无法及时处理的突发状况时,预分离装置可以临时作为应急处理装置。

10、2、设置多个隔槽以及与各隔槽相应的内导泥管、电磁阀,能够以每小时一格隔槽进行间歇排泥,一方面较以往整体式储泥区的有效容积增加了两倍以上,另一方面含固率从0.3~0.8%左右提高到1.0~1.5%左右;且储泥区整体仍然呈现连续排泥方式,满足运行需求。



技术特征:

1.一种一体化装置mbr工艺膜池预分离装置,包括主体,主体的上端内与主体的内侧壁之间形成有一圈出水槽,出水槽的内侧有出水堰,主体外设置有与出水槽连通的排水管,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内同轴线竖直设置有进水管,进水管的上端穿出主体的顶部,进水管的下端连通有旋流布水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体化装置mbr工艺膜池预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的内侧壁上沿其周向均匀间隔分布有若干隔板,隔板位于储泥区,隔板向主体的中心纵向延伸,隔板的下端与主体的底部连接,相邻隔板与主体的内侧壁之间形成有隔槽,每个隔槽中均设置有穿入至出泥槽内的内导泥管,每个内导泥管的上端均设置有电磁阀。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体化装置mbr工艺膜池预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旋流布水器包括上平板、下平板以及若干弧形叶片,所述上平板、下平板上下平行布置,进水管的下端与上平板连通,若干弧形叶片相对上平板的中心顺时针方向布置,相邻的弧形叶片之间形成有旋流通道,且各旋流通道均与进水管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体化装置mbr工艺膜池预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滤料区内的滤料为多孔悬浮陶粒。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一体化装置MBR工艺膜池预分离装置,包括主体,主体的上端内与主体的内侧壁之间形成有一圈出水槽,出水槽的内侧有出水堰,主体外设置有与出水槽连通的排水管,主体内竖直设置有进水管,进水管的下端连通有旋流布水器;主体内的下端设置有储泥区,出水堰的中间设置有与主体同轴线布置的出泥槽,储泥区内竖直设置有穿入至出泥槽内的内导泥管,出泥槽上连通有穿出主体外的外导泥管;主体内设置有位于出泥槽外的滤料区。本技术预分离装置设置在MBR工艺膜池的前端,通过旋流布水器分离水和泥,通过滤料区内的滤料悬浮过滤,降低出水中的悬浮物浓度,提高回流污泥浓度,减缓MBR工艺膜的堵塞程度,降低运维成本。

技术研发人员:王明军,卢克中,刘安鸿,邹子健,杜立强,钱玉亭,朱鹏飞,孙敏,黄捷,欧洋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江苏欧亚华都环境工程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814
技术公布日:2024/3/2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