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餐厨垃圾制浆运输方法及设备与流程

文档序号:37336004发布日期:2024-03-18 18:00阅读:22来源:国知局
一种餐厨垃圾制浆运输方法及设备与流程

本发明属于餐厨垃圾处理,具体涉及一种餐厨垃圾制浆运输方法及设备。


背景技术:

1、餐厨垃圾指的是在食品加工、餐食等场所产生的剩余垃圾,具体的常见餐厨垃圾可以包括厨房产生的厨余垃圾以及餐厅产生的餐后垃圾,餐厨垃圾中一般有剩饭菜、瓜果皮、骨头、肉类等。餐厨垃圾长期以来都是人工集中收集,人工搬运,由于人工搬运大多为人工将收集起来的餐厨垃圾装桶,运送至处理环节,期间时间长,餐厨垃圾暴露,无进一步跟踪,使得餐厨垃圾的最终处理方式得不到进一步管控。餐厨垃圾里面含有大量的油脂、食物残渣,一旦管控不到位,很容易被回收;未经处理的食物残渣用于喂食牲畜家禽,会让餐厨垃圾重回人类的食物来源生态环节,形成循环,对人类身体健康带来危害;同时传统的餐厨垃圾搬运处理方法由于餐厨垃圾暴露,甚至泼洒,带来恶臭,影响卫生。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中餐厨垃圾的处理长期依赖人工搬运,期间餐厨垃暴露,去向难以管控,会被回收,喂食牲畜家禽后造成餐厨垃圾重回人类食物生态环节,影响人类健康,人工搬运餐厨垃圾散发恶臭,影响卫生等问题,提出一种餐厨垃圾制浆运输方法及设备。本发明方法及设备能够对餐厨垃圾进行封闭收集、运输,无需人工搬运,减少人力的同时避免了餐厨垃圾被不法回收处理的风险,保护了人类健康,并且干净卫生,操作便利。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

3、一种餐厨垃圾制浆运输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4、粉碎:将餐厨垃圾进行收集,在粉碎机中进行破碎,使得餐厨垃圾被破碎到小粒径;

5、制浆:破碎后的餐厨垃圾进入与粉碎机相连的暂存容器,同时加水并进行搅拌,制成餐厨垃圾料浆;随后搅拌同时加热,防止油脂凝结;

6、传输:在餐厨运用场景中设置若干粉碎及制浆一体设备,所有的暂存容器出口均通过管道连接一组总输送管;当暂存容器内的餐厨垃圾料浆量达到设定值时进行报警,通知餐厨垃圾料浆运输车到场;餐厨垃圾料浆运输车连接总输送管,利用外部动力通过总输送管将餐厨垃圾料浆吸出并运走;

7、智能记录:记录暂存容器中餐厨垃圾料浆变化情况,记录餐厨垃圾料浆运输车的吸料过程情况,记录餐厨垃圾料浆的处理情况。

8、粉碎步骤的目的是将餐厨垃圾中的骨头、剩菜等固体垃圾搅碎,利于制成餐厨垃圾料浆;暂存容器与粉碎机连接,被破碎后的餐厨垃圾直接进入暂存容器,避免人工搬运,消除餐厨垃圾被非法回收加工的风险;制浆步骤加水搅拌可以将暂存容器内的餐厨垃圾混合搅拌,被粉碎后的餐厨垃圾小颗粒均匀混合,米粒等软质餐厨垃圾再次细化,最后在暂存容器内形成餐厨垃圾料浆;同时搅拌和加热可以防止油脂凝结,保证餐厨垃圾料浆运输车能够将餐厨垃圾料浆吸出;所述餐厨垃圾料浆运输车设有存储箱及吸污管,并连有吸污泵,能够将暂存容器内的餐厨垃圾料浆吸出,餐厨垃圾料浆运输车的结构和原理与吸粪车相同;智能记录步骤记录的数据信息有助于对餐厨垃圾的收集、运输及处理提供记录,便于跟踪;在上述整个餐厨垃圾的处理环节中,餐厨垃圾均为封闭处理和运输,减轻人力负担,同时避免了餐厨垃圾被非法回收处理;所述餐厨运用场景可以为厨房、食堂、餐厅等,餐厨运用场景为分布在多层建筑物中时,例如学校食堂分布在若干层建筑物中,在每个餐厨运用场景例如食堂中均设置粉碎及制浆一体设备,并且暂存容器出口均通过管道连接进入一组总输送管;所有的管道及输送总管根据建筑物楼层以及建筑物内部的布局进行合理布置安装,最终输送总管的出口延伸至一楼特定位置处;餐厨垃圾清运时餐厨垃圾料浆运输车开到一楼对应位置,通过与输送总管连接的形式在外部动力的作用下将各个暂存容器内的餐厨垃圾料浆收集并运走;通知餐厨垃圾料浆运输车的过程可以是设置运输车管理系统,用于对报警信号的接收以及合理分发;具体的可以为由一辆或多辆餐厨垃圾料浆运输车专门负责一定范围的餐厨垃圾清运工作,当运输车管理系统接收到餐厨垃圾料浆量达到设置值的报警信号后再将信号以任务的方式无线传送给负责该区域的空闲餐厨垃圾料浆运输车,所述任务的内容至少包括餐厨垃圾料浆待运输地址、送往目的地、餐厨垃圾料浆的总量等;输送餐厨垃圾的管道外做保温处理,具体的可以为包裹保温材料,以防油脂凝结。

9、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改进,在粉碎步骤中通过至少两次粉碎的方式将餐厨垃圾粉碎;粉碎后的餐厨垃圾粒径小于1.5cm。如此利于餐厨垃圾的制浆。

10、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改进,在进行粉碎的过程中向粉碎机的粉碎作用部件喷水,以冲刷粉碎作用部件,将餐厨垃圾冲落。此过程中喷水的水量较小,仅将餐厨垃圾冲落,不会影响餐厨垃圾制浆步骤中水量的配比。

11、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改进,在制浆步骤中暂存容器内的搅拌速度为10rpm~20rpm,搅拌时间间隔及持续时间随气温变化而改变。在制浆步骤中,边搅拌边向暂存容器内加水,加水的水量与餐厨垃圾份数比至少为1:1;搅拌分为制浆搅拌及防凝结搅拌,制浆搅拌是在粉碎后的餐厨垃圾刚进入暂存容器时的搅拌,此过程一般发生在餐厅等用餐高峰期,采用最高搅拌速度,目的是为了将餐厨垃圾快速制成料浆;防凝结搅拌是在形成餐厨垃圾料浆后防止油脂凝结进行的搅拌。

12、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改进,当气温在20℃以上时,暂存容器内的搅拌时间间隔为10min/次,持续时间为1min;当气温在15~20℃时,暂存容器内的搅拌时间间隔为8min/次,持续时间为2min;当气温在10~15℃时,暂存容器内的搅拌时间间隔为5min/次,持续时间2.5min;当气温低于10℃时暂存容器内开启加热,使暂存容器内的温度不低于10℃。上述搅拌为防凝结搅拌,目的是防止油脂凝结,并避免沉淀过多,保持料浆密度。

13、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改进,餐厨垃圾料浆运输车的吸污管道与暂存容器连接后,暂存容器内进行吸料准备搅拌,搅拌时间不少于1min。如此可以在餐厨垃圾料浆运输车吸出餐厨垃圾料浆前将料浆混合均匀,便于餐厨垃圾料浆运输车吸出料浆。

14、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改进,所述餐厨垃圾料浆运输车可为带吸污真空泵的吸污车也可为不带吸污动力的有罐运输车;所述外部动力的来源可以为在总输送管上连接的加压泵,也可以为在总输送管内设置的螺旋输送机或餐厨垃圾料浆运输车自带的吸污真空泵。当餐厨垃圾料浆运输车为带吸污真空泵的吸污车时,可只通过吸污真空泵提供外部动力源,将餐厨垃圾浆料吸出,也可同时以加压泵或螺旋输送机这两种方式中的一种或两种作为外部动力源;当餐厨垃圾料浆运输车为不带吸污动力的有罐运输车时,送出餐厨垃圾料浆的外部动力源可以为加压泵或螺旋输送机这两种方式中的一种或两种。

15、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改进,智能记录步骤中的餐厨垃圾料浆变化情况为暂存容器中单位时间内餐厨垃圾料浆量的增减变化情况;暂存容器中的温度变化情况;暂存容器中的搅拌间隔时间、搅拌持续时间、搅拌速度、搅拌方向;餐厨垃圾料浆运输车的吸料过程情况为餐厨垃圾料浆运输车的编号、吸料时间、餐厨垃圾料浆运输车的吸力;餐厨垃圾料浆处理情况为餐厨垃圾料浆的处理方法、处理地点。上述记录内容可以将餐厨垃圾的处理过程进行记录跟踪,使得餐厨垃圾的运输和处理有迹可循,避免非法回收处理。

16、一种餐厨垃圾制浆运输设备,包括粉碎装置、暂存装置、餐厨垃圾料浆运输车、输送总管及控制系统;所述粉碎装置设置在暂存装置上方;所述输送总管通过管道连接每组暂存装置的出口;所述输送总管连有外部动力源;所述餐厨垃圾料浆运输车与输送总管之间可拆卸的连接。

17、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改进,所述粉碎装置至少设有两组粉碎刀组;所述暂存装置内设有搅拌叶、电加热器、进水管、温度感应器、重量感应器、液位感应器及报警器,并设有连接输送总管的输送支管;所述餐厨垃圾料浆运输车设有储存罐;所述储存罐连有车载吸污管;所述车载吸污管与输送总管之间可拆卸的连接;所述控制系统设有信息收发和储存模块;所述搅拌叶、温度感应器、重重量感应器、液位感应器及报警器均连接控制系统;所述餐厨垃圾料浆运输车通过无线网络连接控制系统。

18、通过所述粉碎装置对餐厨垃圾进行粉碎处理;粉碎后的餐厨垃圾直接进入所述暂存装置;所述暂存装置内的搅拌叶连有动力电机,对餐厨垃圾进行搅拌,形成料浆;所述进水管可以向暂存容器内加水;所述餐厨垃圾料浆运输车连接输送总管,在外部动力源的作用下餐厨垃圾浆料被送入所述餐厨垃圾料浆运输车存入储存罐;所述温度感应器感应暂存容器内的温度;所述重量感应器感应暂存容器内料浆的重量;所述液位感应器感应暂存容器内液位;所述报警器用于在暂存容器中餐厨垃圾料浆的量达到报警值时进行报警,报警信息可以通过信息收发和储存模块发送给餐厨垃圾料浆运输车;所述餐厨垃圾料浆运输车上的相关数据可以通过无线网络传递给控制系统的信息收发和储存模块;所述餐厨垃圾料浆运输车可为带吸污真空泵的吸污车也可为不带吸污动力的有罐运输车;所述外部动力的来源可以为在总输送管上连接的加压泵,也可以为在总输送管内设置的螺旋输送机或餐厨垃圾料浆运输车自带的吸污真空泵;所述输送支管及输送总管上均设有阀门。

19、本发明技术方案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20、1.本发明通过通过对餐厨垃圾的收集、粉碎、制浆、运输及记录,能够对餐厨垃圾进行全封闭的处理,避免人工运输过程中造成非法回收,更避免了餐厨垃圾重回人类食物来源环节,确保人类身体健康。

21、2.本发明制浆环节可以根据温度的不同对暂存容器内的餐厨垃圾料浆进行间断搅拌和加热,避免餐厨垃圾油脂凝结,利于后续餐厨垃圾料浆运输车的吸除。

22、3.本发明通过封闭的餐厨垃圾处理方式,避免异味散发,还避免餐厨垃圾倾倒,使得餐厨垃圾的运输及处理干净卫生,节约人力。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