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奶加工厂废水净化法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93490阅读:44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牛奶加工厂废水净化法的制作方法
牛奶加工厂的产品是鲜牛奶、奶粉等乳制品,其排放废水主要是牛奶容器及加工机械的洗涤水。废水中所含的有机质主要为糖类、蛋白质、脂肪等营养物质,并不具有毒性,但如果不进行处理就会发酸变臭,产生大量细菌从而污染环境并影响产品质量。
国内外对于这类废水的处理方法有活性污泥法、生物滤池法、生物接触氧化法等好氧生物法以及化学凝聚沉淀(或气浮)法。也有利用某些微生物回收生物蛋白质的方法。如J57-094386用活性污泥法处理后再加酸处理;J57-094387用活性污泥法处理后再加亚铁盐或铝盐凝聚沉淀处理;我国某设计院对于此种废水处理所设计的是采用生物接触氧化池与化学凝聚气浮池相串联的处理装置。
好氧生物法的共同缺点是需要往处理装置中不断地通入空气、能耗大;构筑物结构比较复杂、造价亦较高;化学凝聚沉淀(或气浮)法则需要不断添加比较多的化学药剂,而且不能去除废水中的溶解性有机物质,COD及BOD的去除效果并不理想。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创造一种结构简单、造价低、处理费用少的废水处理方法来得到高质量的出水。
图面说明图1所示为本发明的工艺流程示意图。1为废水;2为临时贮水井;3为氧化塘;4为化学凝聚沉淀池;5为砂滤池;6为出水;7为泵;8为加入的化学凝聚剂。
如图1所示,本发明的废水处理装置由一个贮水井、一个氧化塘、一个化学凝聚沉淀池及一个砂滤池串联而成。
氧化塘的容积根据废水的质与量确定,废水在氧化塘中的停留时间为2~10天。可以利用天然的水塘,也可以专门建造。
将水塘中的积水排空,用漂白粉消毒,然后引入牛奶加工废水,同时加入事先准备好的氨化细菌与浮游绿藻混合培养液。牛奶加工废水与菌藻混合培养液用量的比例以50~100∶1为适宜。可以采用逐步扩大法,即根据菌藻混合培养液的容积引进相应量的废水,隔1~2天后,等藻类的密度增加为与原来培养液中的藻类密度大致相同时,即可再次引入牛奶加工废水进行扩大培养。引进牛奶废水的次数根据所加菌藻混合培养液的量与氧化塘容积而定。
在上述氧化塘中,牛奶加工废水的蛋白质很快就被氨化细菌分解转化成为NH3而被浮游绿藻吸收;由浮游绿藻进行光合作用所放出的O2溶解在水里,增加了废水的溶解氧含量,随即钟虫、轮虫、纤毛虫等微型动物也迅速生长出来。当废水的溶解氧含量提高到鱼类可以存活的程度时,再加进一定数量的鱼。鱼的种类根据废水的溶解氧含量而定,可以养罗非鱼、鲫鱼也可以养其他的鱼种。鱼吞食细菌分解后的牛奶残渣,也以微型动物和藻类为饵料,长大得很快,同时可使水质进一步净化。
本发明所用的氧化塘是单级的,容积不大,构造简单,牛奶废水通过泵从氧化塘的一端进入,从另一端通至化学凝聚沉淀池。为了使水质混和均匀,并在长期阴雨,缺乏阳光的情况下防止鱼类因缺氧而死亡,可在氧化塘的中部安装一组喷泉式的装置,使池底的水通过空气回到塘面,起到搅拌与部分充氧的作用。
牛奶加工废水中含有的营养物质相当丰富,浮游藻的生产速度很快,为了防止富营养化现象的发生并得到高质量的出水,需要在氧化塘后面串联一个化学凝聚沉淀池和一个砂滤池。化学凝聚沉淀池是一只普通的空水泥池,底部呈一定角度的倾斜,安有进水口、出水口与污泥出口三个阀门。使用时,用泵通过进水阀门将氧化塘水引入,加入水量100~500ppm的液态碱式氯化铝或液态聚硫氯化铝,也可以加入适量的其他无毒净水剂,稍加搅拌,等矾花形成后,立即静置等待多数沉淀物下沉,再使上清液通过砂滤池过滤,即可得到质量甚好的出水。如果氧化塘水的溶解氧含量很高,沉淀物也可能不下沉而浮在水面,则可设法撇除。
同已有的发明相比,本发明具有下列优点1.工艺流程简单,投资费用节省。
2.主要利用细菌、浮游藻、鱼类等生物来净化水质。在氧化塘中主要靠太阳光供给能量而完成各种生物间的生态平衡。氧化塘中的“喷泉”装置需要一只泵、牛奶废水从贮水井进入氧化塘以及氧化塘出水进到化学凝聚沉淀池也分别需要一只泵。但三只泵都不需要连续运转,耗电少,需要的操作管理人员亦不多。因此,整个装置的运转费用很低。
3.出水质量好。在正常情况下,已经达到国家规定的地面水二级或三级标准,可以直接排放至自然水域。
4.变废为利。可以得到鱼这种付产品。
实施例,牛奶废水量为25~148米3/日,平均为76米3/日;在氧化塘中的废水停留时间为6~10天;进入氧化塘的牛奶废水水质为
CODcr242~885ppm,平均为389ppmBOD568~564ppm,平均为237ppmDO(溶解氧含量,以O2计算) <1ppmPH 7~8经过用本发明的工艺流程处理后,最终出水的水质分析结果如表1、表2及表3所示。表1所列是在气温为35~40℃,多数为大晴天,阳光充足的情况下得到的结果,表2所示为国家规定的水质标准,表3所列则是在气温为20~30℃连续阴雨,阳光甚弱的霉雨季节得到的结果。在氧化塘中放养862尾罗非鱼,在二个月的时间内,未喂任何食物,死亡7条,其他的全部存活,鱼平均重量由17.43克/条,增加为63.43克/条。
权利要求
1.一种牛奶加工厂废水的净化方法,其特征是该废水净化方法所用的装置由一个贮水井、一个氧化塘、一个化学凝聚沉淀池及一个砂滤池串联组成。
2.按照权利要求
1所述的氧化塘,其特征是往一个排空了并进行消毒的普通水塘注入牛奶加工厂废水,同时加入氨化细菌和浮游绿藻,当塘内废水的溶解氧(O O)达到2~4ppm时,再放入用来吞食牛奶残渣及微型动物等的鱼类。
3.按照权利要求
1和2所述的氧化塘,其特征是根据氧化塘废水中细菌和浮游藻的繁殖速度而采用逐步注入废水的扩大培养法。
4.按照权利要求
1所述的化学凝聚沉淀池,其特征是为去除藻类等悬浮物质需向池内加入为池水量100~500ppm的液态碱式氯化铝或液态聚硫氯化铝或其他的无毒净水剂作为凝聚剂,添加凝聚剂后应立即稍加搅拌,然后静置沉淀。
专利摘要
牛奶加工厂废水净化法所用的装置是由贮水井、氧化塘、化学凝聚沉淀池和砂滤池组成。净化后的出水符合国家规定的地面水二、三级标准。
文档编号C02F1/52GK85106124SQ85106124
公开日1986年7月2日 申请日期1985年8月9日
发明者沈玉如, 吕秀莲, 胡秀云, 阎一珏 申请人:浙江省环境保护科学研究所导出引文BiBTeX, EndNote, RefMan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