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湿地生态系统的制作方法_2

文档序号:9179462阅读:来源:国知局
,孔间距为10mm0
[0029]另外,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表流湿地区I周围设置有倾斜的护坡5,而水栗4还连接有排放管道,具体为排放管道与水栗4的出口连接。其中,该排放管道延伸到护坡5的上部,以使得从潜流湿地区2内排出的水能够被输送到护坡5的上部且沿着护坡5进入表流湿地区1,从而能够对水进行循环处理。而当人工湿地内的水质达到处理要求时,将另外的延伸管道与排放管道连接,将处理好的水输送至农田、河流等进行再利用。而需要对潜流湿地区2内的填料进行冲洗时,将延伸管道连通至水源,从而通过水栗4将水源的水栗送至潜流湿地区2。
[0030]进一步地,潜流湿地区2的深度H为1.5?2.5m,在本实施方式中,深度H优选为2m。其中,潜流湿地区2包括上下层叠的多个填料层,位于下方的填料层内的填料颗粒直径大于位于上方的填料层内的填料颗粒直径,以保证各填料之间具有合适的间隙,而增强填料对污水的过滤和吸附作用。多个填料层包括从上至下依次分布的第一填料层21、第二填料层22和第三填料层23,第一填料层21内的填料颗粒直径为4?8mm,第二填料层22内的填料颗粒直径为8?16mm,第三填料层23内的填料颗粒直径为16?32mm。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填料层21的深度为400mm,第二填料层22的深度为800mm,第三填料层23的深度为800mm,且第一填料层21与第二填料层22内的填料均优选为碎石块,第三填料层23内的填料优选为火山岩。三个填料层共同对污水进行过滤和吸附作用,而能够进一步提升污水处理效果。
[0031]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表流湿地区I的深度h可为0.5?1.5m。其中,水生植物可为沉水植物、挺水植物或者浮叶植物。金鱼藻、黑藻和睡莲等水生植物种植于第一填料层21上,而在表流湿地区I内生长,污染物通过水生植物的生物作用最终转化为二氧化碳、水和无机盐类,绿色环保节能。而且,人工湿地生态系统的景观效果好,可实现大水面的景观需求和潜流湿地水质净化的完美统一,水质净化与水面的游船、娱乐以及水生植物景观布置相辅相成,具有很好的社会效益。
[0032]本实用新型的人工湿地生态系统对水体的净化过程综合了物理、化学和生物的三重协同作用。其中,物理作用主要是填料和植物根系对污染物的过滤和吸附作用。化学作用指由于植物、填料、微生物及酶的多样性而发生的各种化学反应过程,包括化学沉淀吸附、离子交换、氧化还原等。生物作用主要是依靠微生物的代谢(包括同化、异化作用)、细菌的硝化与反硝化、植物的代谢与吸收等作用,达到对污染物的去除。本实用新型中污水经过微生物、水生植物和多层填料的多级过滤和净化,去除水中污染物能力强,上述技术方案尤其适用于微污染水的深度净化。
[0033]以上结合附图详细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但是,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中的具体细节,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范围内,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多种简单变型,这些简单变型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0034]另外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中所描述的各个具体技术特征,在不矛盾的情况下,可以通过任何合适的方式进行组合。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重复,本实用新型对各种可能的组合方式不再另行说明。
[0035]此外,本实用新型的各种不同的实施方式之间也可以进行任意组合,只要其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的思想,其同样应当视为本实用新型所公开的内容。
【主权项】
1.人工湿地生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人工湿地生态系统包括潜流湿地区(2)、表流湿地区(I)以及水流控制机构,所述表流湿地区(I)位于所述潜流湿地区(2)上方,所述潜流湿地区(2)的填料上种植有水生植物,所述水流控制机构能够改变水流方向,以能够选择性地将所述潜流湿地区(2)内的水排出或控制水流对所述潜流湿地区(2)的填料进行冲洗。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人工湿地生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流控制机构包括至少一部分设置于所述潜流湿地区(2)内的潜流区管道(3)和与所述潜流区管道(3)相连的水栗(4);所述水栗(4)正向输水时能够抽吸所述潜流湿地区(2)内的水而将水排出,所述水栗(4)反向输水时能够向所述潜流湿地区(2)栗水以对所述填料进行冲洗。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人工湿地生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潜流区管道(3)设置于所述潜流湿地区(2)的底部,和/或,所述潜流区管道(3)的管壁上设置有多个开孔。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人工湿地生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表流湿地区(I)周围设置有倾斜的护坡(5),所述水栗(4)还连接有排放管道,该排放管道延伸到所述护坡(5)的上部,以使得从所述潜流湿地区(2)内排出的水能够被输送到所述护坡(5)的上部且沿着所述护坡(5 )进入所述表流湿地区(I)。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人工湿地生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潜流湿地区(2)的深度H 为 1.5 ?2.5mο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人工湿地生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潜流湿地区(2)包括上下层叠的多个填料层,位于下方的填料层内的填料颗粒直径大于位于上方的填料层内的填料颗粒直径。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人工湿地生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填料层包括从上至下依次分布的第一填料层(21)、第二填料层(22)和第三填料层(23),所述第一填料层(21)内的填料颗粒直径为4?8_,所述第二填料层(22)内的填料颗粒直径为8?16_,所述第三填料层(23)内的填料颗粒直径为16?32mm。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人工湿地生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填料层(21)与所述第二填料层(22)内的填料均为碎石块,所述第三填料层(23)内的填料为火山岩。9.根据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人工湿地生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表流湿地区(I)的深度h为0.5?1.5m。10.根据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人工湿地生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水生植物为沉水植物、挺水植物或者浮叶植物。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人工湿地生态系统,所述人工湿地生态系统包括潜流湿地区(2)、表流湿地区(1)以及水流控制机构,所述表流湿地区(1)位于所述潜流湿地区(2)上方,所述潜流湿地区(2)的填料上种植有水生植物,所述水流控制机构能够改变水流方向,以能够选择性地将所述潜流湿地区(2)内的水排出或控制水流对所述潜流湿地区(2)的填料进行冲洗。上述技术方案中表流湿地的大水面建立在潜流湿地之上,提升了空间利用率,节省了大量的工程用地。而水流控制机构能够将潜流湿地区内的水排出且能够对潜流湿地区进行冲洗,从而增强了人工湿地的抗堵能力和污水处理能力。
【IPC分类】C02F9/14, C02F3/32
【公开号】CN204848454
【申请号】CN201520498323
【发明人】王国青, 王利军, 张颂
【申请人】北京市水利规划设计研究院
【公开日】2015年12月9日
【申请日】2015年7月10日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