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化水产养殖废水资源化的复合滤池循环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9965239阅读:639来源:国知局
一种智能化水产养殖废水资源化的复合滤池循环系统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属于废水利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智能化水产养殖废水资源化的复合滤池循环系统。
【背景技术】
[0002]工厂化养殖在我国研究发展几十年,养殖面积在逐渐增加,养殖设施也在不断的完善和发展,但主要存在水处理能力差的问题,其主要表现是养殖池内氨氮高、溶解氧低、透明度低。现常用的处理工艺为生物过滤。生物过滤是指任何采用活体生物去除水中杂质的废水处理技术,主要包括植物过滤、微生物过滤、动物过滤等。目前工厂化水产养殖水处理中使用最广泛的是微生物过滤,即各种类型的生物膜滤器。传统的生物膜滤器因具有产生污泥少、运行管理方便、动力消耗少等特点,在水产养殖废水中得到了广泛运用。但是单纯的依靠这种处理方式不能最优的完成净水效果,存在着净化不彻底,净化效果差的问题。
[0003]因此,发明一种智能化水产养殖废水资源化的复合滤池循环系统显得非常必要。
【实用新型内容】
[0004]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智能化水产养殖废水资源化的复合滤池循环系统以解决现有的水产养殖废水资源化的复合滤池循环系统净化不彻底,净化效果差的问题。一种智能化水产养殖废水资源化的复合滤池循环系统包括初沉池,氧化塘,厌氧消化池,膜法吸附塘,化学池,消毒中和池,生物转盘,水栗,进水管,排淤管,阀门,滤网,生物淤泥,连接管,厌氧菌,离子发射器,紫外线灯管,酸碱调和槽,氧化剂投放孔和出水管,所述的进水管通过水栗连接初沉池;所述的氧化塘并排设立在初沉池的一侧;所述的厌氧消化池通过连接管管道连接氧化塘;所述的膜法吸附塘通过连接管连接厌氧消化池;所述的化学池通过连接管连接膜法吸附塘;所述的消毒中和池通过连接管连接化学池;所述的排淤管通过阀门控制连接在初沉池的底部;所述的滤网设置在初沉池的中部;所述的生物淤泥设置在氧化塘的底部;所述的氧化剂投放孔设置在氧化塘的上部;所述的厌氧菌设置在厌氧消化池内部;所述的离子发射器设置在化学池上部;所述的生物转盘设置在膜法吸附塘内部;所述的紫外线灯管电性连接在消毒中和池内部;所述的酸碱调和槽设置在消毒中和池上部;所述的出水管设置在酸碱调和槽的下部。
[0005]所述的生物转盘包括支架,连接架,电机,旋转轴,连接件和生物膜组,所述的支架架设在膜法吸附塘上空;所述的连接架通过转轴连接在支架下部;所述的电机安装在支架上部;所述的连接件螺纹连接在连接架下部;所述的生物膜组安装在连接件下部。
[0006]所述的初沉池的近氧化塘一侧低于另一侧,有利于水体的自然流动。
[0007]所述的离子发射器具体采用氢氧根离子发射器,有利于氢氧根与水体中的重金属等污染物组合形成Fe (OH) 3、Al (OH) 3等沉淀物。
[0008]所述的紫外线灯管具体采用多个,有利于利用紫外线对水体中的细菌进行灭杀。
[0009]所述的支架、连接架和连接件的一种或几种具体采用不锈钢组件,有利于延长使用寿命。
[0010]所述的生物膜组具体采用多组,有利于利用生物膜的超强吸附力,进一步清除水中有害物质。
[0011]所述的滤网具体采用孔径小于2_的细网,有利于充分拦截水体中的漂浮物和悬浮杂质。
[0012]所述的酸碱调和槽具体采用上宽下窄的桶状结构,有利于向水体中投放石灰等调和剂。
[0013]所述的旋转轴具体采用直径为8cm至15cm的实心不锈钢螺纹柱,有利于带动生物膜组旋转,进一步有利于加强水体的流动性,有利于更有效的清楚水体中的污染物。
[00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通过初沉池,氧化塘,厌氧消化池,膜法吸附塘,化学池和消毒中和池的设置,有利于对水体净化流程的优化,另外通过生物转盘和生物膜组的设置,利用微生物对水体进行微处理,进一步有利于对废水的循环利用。
【附图说明】
[0015]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生物转盘结构示意图。
[0017]图中:
[0018]1-初沉池,2-氧化塘,3-厌氧消化池,4-膜法吸附塘,5-化学池,6_消毒中和池,7-生物转盘,71-支架,72-连接架,73-电机,74-旋转轴,75-连接件,76-生物膜组,8-水栗,9-进水管,10-排淤管,11-阀门,12-滤网,13-生物淤泥,14-连接管,15-厌氧菌,16-离子发射器,17-紫外线灯管,18-酸碱调和槽,19-氧化剂投放孔,20-出水管。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描述:
[0020]实施例:
[0021 ] 如附图1至附图2所示
[0022]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智能化水产养殖废水资源化的复合滤池循环系统包括初沉池I,氧化塘2,厌氧消化池3,膜法吸附塘4,化学池5,消毒中和池6,生物转盘7,水栗8,进水管9,排淤管10,阀门11,滤网12,生物淤泥13,连接管14,厌氧菌15,离子发射器16,紫外线灯管17,酸碱调和槽18,氧化剂投放孔19和出水管20,所述的进水管9通过水栗8连接初沉池I ;所述的氧化塘2并排设立在初沉池I的一侧;所述的厌氧消化池3通过连接管14管道连接氧化塘2 ;所述的膜法吸附塘4通过连接管14连接厌氧消化池3 ;所述的化学池5通过连接管14连接膜法吸附塘4 ;所述的消毒中和池6通过连接管14连接化学池5 ;所述的排淤管10通过阀门11控制连接在初沉池I的底部;所述的滤网12设置在初沉池I的中部;所述的生物淤泥13设置在氧化塘2的底部;所述的氧化剂投放孔19设置在氧化塘2的上部;所述的厌氧菌15设置在厌氧消化池3内部;所述的离子发射器16设置在化学池5上部;所述的生物转盘7设置在膜法吸附塘4内部;所述的紫外线灯管17电性连接在消毒中和池6内部;所述的酸碱调和槽18设置在消毒中和池6上部;所述的出水管20设置在酸碱调和槽18的下部。
[0023]所述的生物转盘7包括支架71,连接架72,电机73,旋转轴74,连接件75和生物膜组76,所述的支架71架设在膜法吸附塘4上空;所述的连接架72通过转轴连接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