纯水滤水机的管路板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040719阅读:19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纯水滤水机的管路板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纯水滤水机的管路板结构,尤指一种不需要依靠专业的技术人员来配管,且施工快速方便、施工品质稳定性佳的实用设计结构。
背景技术
纯水滤水机可过滤水质,提供纯净的用水,其基本组成结构,是针对水压足够的地区加以装设,让水流可流经各滤材、压差开关及逆渗透滤心,然后再流入储水筒中储水备用,而在水压不足的地区,即进水的水压小于60psi的情形下,则必需在纯水滤水机上方加装一加压马达进行升压,才能迫使水流打入纯水滤水机中进行过滤,而传统型纯水滤水机上方若装设加压马达,则因为没有预留管路,而必需另外配管加以衔接,但是,配管措施必须接设诸多复杂的进、出水管路,故其组装施工时,一定要通过专业的技术人员来配置管路,否则很容易产生管路配置错误的问题,再者,管路的复杂配置相当凌乱,亦破坏了纯水滤水机设置的整体外观。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与缺陷,提供一种纯水滤水机的管路板结构,可利用管路板的设置,减少管路的复杂配置,而能方便加压马达的装设,达到快速施工效果,以及可确保纯水滤水机外观整体性,此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
为达成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在于提供一种纯水滤水机的管路板结构,其由第一板体及第二板体并接组成;第一板体底面具有第一滤心座及第二滤心座,顶面对应第一滤心座设有第一管体,第一管体外端形成进水孔,内端与第一滤心座内部相通,第一板体顶面又设有呈跨于第一、二滤心座间的第二管体,第二管体朝向第一滤心座一端形成马达入水孔,其与第一滤心座内部形成三通,且另一端接设有第三管体,第三管体外端形成马达出水孔,内端与第二滤心座内部相通,而第一板体顶面对应第二滤心座设有装置槽,装置槽与第二滤心座内部相通,且其中置入有压差开关,装置槽外周朝向与第二板体邻接边又延伸有第四管体,第四管体内穿设有上流道及下流道,上、下流道均与装置槽内部相通;第二板体底面具有第三滤心座及第四滤心座,顶面对应第三滤心座朝向与第一板体邻接边设有第五管体,横跨第三、四滤心座间设有第七管体,第五管体内穿设有上流道及下流道,第七管体分别与第三、四滤心座形成三通,其一端与上流道连通,另一端设置预留孔,下流道与第三滤心座内部相通,第二板体顶面又设有第六管体及第八管体,第六管体外端形成废水孔,内端与第三滤心座内部相通,第八管体外端形成储水孔,内端与第七管体连通,而第二板体顶面对应第四滤心座处设有第九管体,第九管体外端形成出水孔,内端与第四滤心座内部相通。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附属技术方案为,在第一、二板体邻接处对应设有多组凸耳及嵌槽,凸耳可嵌入嵌槽中,并以螺丝相互螺设固定。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另一附属技术方案为,在第一板体顶面对应第一滤心座处设有可供马达保护开关装设的预留座,且该预留座与第一滤心座内部相通,第二板体顶面对应第四滤心座处设有可供满水断电开关装设的预留座,且该预留座与第四滤心座内部相通。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又一附属技术方案为,在第一、二、三、四滤心座外周均设置螺纹,以供内置有滤心的滤筒可螺设固定于其上。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再一附属技术方案为,在第一、二板体顶面均设置有多个内含螺孔的支柱,各支柱上方可设置一装设板,装设板上设置数个相对于各支柱的穿孔,而可以螺丝穿过穿孔及锁入支柱中加以定位,于装设板上可设置加压马达及变压器。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分解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设置在纯水滤水机上方的示意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设置在纯水滤水机上方且设置罩壳的外观示意图;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图5是本实用新型第一管体的局部剖面示意图;图6是本实用新型第二管体的剖面实施示意图;图7是本实用新型第三管体的局部剖面示意图;图8是本实用新型第四、五管体的局部剖面示意图;图9是本实用新型第七管体的局部剖面示意图;图10是本实用新型第六管体的局部剖面示意图;图11是本实用新型第九管体的局部剖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是关于一种纯水滤水机的管路板结构,请配合参看图1所示,其中,管路板1主要是由第一板体10及第二板体20所并接组成,第一板体10与第二板体20的邻接处对应设置有数组凸耳202及嵌槽102,凸耳202可嵌入嵌槽102中,并以螺丝锁入加以固定。
以及第一板体10底面突设有第一滤心座11及第二滤心座12,第二板体20底面突设有第三滤心座21及第四滤心座22,第一、二、三、四滤心座11、12、21、22周面均设置螺纹,且第一、二板体10、20顶面设置有内含螺孔的多个支柱101、201,配合参看图2所示,各支柱101、201上方可设置一装设板30,装设板30上设置数个相对于各支柱101、201的穿孔,而可以螺丝穿过穿孔及锁入支柱101、201中加以定位。
上述装设板30上方可供设置加压马达31及变压器32,而第一、二、三、四滤心座11、12、21、22可供滤心筒60螺设结合一起,且滤心筒60内部设置滤心,配合参看图3所示,于加压马达31与变压器32外部可罩设一罩壳33,使其具有整体性的美观效果。
配合参看图4以及图5,其中,第一板体10对应第一滤心座11处设置有第一管体13,第一管体13外端形成进水孔131,内端与第一滤心座11内部相通,第一板体10顶面又设置有横跨于第一、二滤心座11、12间的第二管体14,如图6所示,第二管体14朝向第一滤心座11一端形成马达入水孔141,其与第一滤心座11内部形成三通,且其朝向第二滤心座12末端接设有第三管体15,如图7所示,第三管体15外端形成马达出水孔151,内端与第二滤心座12内部相通。
所述的第一板体10顶面对应第一滤心座11处又设有预留座18,预留座18与第一滤心座11内部相通,且其上可供装设如图2所示的马达保护开关40。
第一板体10对应第二滤心座12处设有装置槽16,如图8所示,装置槽16亦与第二滤心座12内部相通,且装置槽16内置入有压差开关161,装置槽16一侧朝向与第二板体20的邻接边又延伸有第四管体17,第四管体17内部穿设有上流道171及下流道172,且上、下流道171、172均与装置槽16内部相通。
所述的第二板体20对应第三滤心座21处朝向与第一板体10的邻接边设有第五管体23,横跨于第三、四滤心座21、22之间设有第七管体24,如图8、图9所示,第五管体23内部穿设有上流道231及下流道232,第七管体24分别与第三、四滤心座21、22形成三通,且其一端与上流道231连通,另一端则设置预留孔241,且预留孔241一般为封闭状态,而下流道232则与第三滤心座21内部相通。
所述的第二板体20顶面又设有第六管体25及第八管体26,如图10所示,第六管体25外端形成废水孔251,内端与第三滤心座21内部相通,如图4的第八管体26外端则形成储水孔261,内端与第七管体24中段处连通,而第二板体20顶面对应第四滤心座22处设有第九管体27及预留座28,如图11所示,第九管体27外端形成出水孔271,内端与第四滤心座22内部相通,预留座28亦与第四滤心座22内部相通,且其上可供装设如图2所示的满水断电开关50。
本实用新型的管路板1结构,在未装设加压马达31时,如图1所示,而用数个塞头70分别插入第二管体14的马达入水孔141、第三管体15的马达出水孔151、预留座18、28的孔中、第七管体24的预留孔241中,并以数个弹性卡榫71插入各管口的缺槽中将塞头70加以扣结,使上述管体的管口能被封闭,此一作法是用在水压足够的地区,而不需装设加压马达31的时候,可将上述没有用到的管体先行封闭,并于第一管体13的进水孔131、第六管体25的废水孔251、第八管体26的储水孔261以及第九管体27的出水孔271处设置转角接头72,并以数个弹性卡榫71插入各管口的缺槽中将转角接头72加以扣结,而可以利用转角接头72接设管路,如生水管接至第一管体13的进水孔131中所设置的转角接头72,使水能进入纯水滤水机中进行过滤,其它例如废水管、储水管及出水管,则分别接至第六管体25、第八管体26、第九管体27的转角接头72处,使水能完整地进行过滤。
本实用新型在水压不足的地区装设使用,可方便加压马达31、变压器32装在管路板上,其于第一、二板体10、20上用螺丝锁固装设板30,并将加压马达31、变压器32锁固定位在装设板30上,如图1、图2所示,在第一板体10周缘设置中间形成缺口的电源线固定座80,可将变压器32的电源线置入电源线固定座80的缺口中,并以一压板81锁固于电源线固定座80,将电源线加以定位。
上述设置加压马达31后,可取出第二管体14、第三管体15、第七管体24及预留座18、28的塞头70,并将马达保护开关40、满水断电开关50设置在预留座18、28中,且将转角接头70设置在第二管体14的马达入水孔141及第三管体15的马达出水孔151并以管路连接加压马达31,使第二管体14与第三管体15呈阻隔不相通型态,而生水经由进水孔131进入,且经过第一滤心座11的第一道过滤后才由马达入水孔141、管路进入加压马达31中加压,再由马达出水孔151流入第二滤心座12进行第二道过滤。
其后,水再经由第四管体17及第五管体23的下流道172、232流入第三滤心座21进行第三道过滤,过滤后的废水则由第六管体25的废水孔251流出,纯水则经由第七管体24及第八管体26,并由储水孔261流入储水筒中储存,当储水筒的水满时,纯水会由第五管体23及第四管体17的上流道231、171回流,并通过压差开关161作用,使下流道172与第二滤心座12内部呈阻隔不相通型态,因压差开关161为既有技术,故其组成构件及动作情形文中将不再赘述,并暂停滤水动作;饮水时,纯水则由储水筒经由第八管体26及第七管体24流入第四滤心座22进行第四道过滤,以消除纯水储于储水筒时产生的塑料味,并增添纯水的甘甜风味与口感,最后,再由第九管体27的出水孔271流出以供饮用,此时因储水筒内的纯水减少,而会使水压下降,且通过压差开关161使下流道172与装置槽16呈相通型态,并继续滤水动作。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纯水滤水机的管路板结构不需要依靠专业的技术人员来配管,不仅施工快速、方便,且兼具有施工品质稳定性佳的优点,其通过第一、二板体所并接组成,且两板体底面均设有滤心座,使内置有滤心的滤心筒可装设于其底部,另两板体顶面预先设置有多个管体,且该些管体呈连通于各滤心座之间,并形成一过滤回路,故其安装施工时,只需将进、出水管连接加压马达的水管接设即可,而不需接设复杂的过滤回路,不仅施工快速、方便,又可兼顾施工品质稳定性,而诚为一种功能优异的实用新型。
权利要求1.一种纯水滤水机的管路板结构,其特征在于,其由第一板体及第二板体并接组成;第一板体底面具有第一滤心座及第二滤心座,顶面对应第一滤心座设有第一管体,第一管体外端形成进水孔,内端与第一滤心座内部相通,第一板体顶面又设有呈跨于第一、二滤心座间的第二管体,第二管体朝向第一滤心座一端形成马达入水孔,其与第一滤心座内部形成三通,且另一端接设有第三管体,第三管体外端形成马达出水孔,内端与第二滤心座内部相通,而第一板体顶面对应第二滤心座设有装置槽,装置槽与第二滤心座内部相通,且其中置入有压差开关,装置槽外周朝向与第二板体邻接边又延伸有第四管体,第四管体内穿设有上流道及下流道,上、下流道均与装置槽内部相通;第二板体底面具有第三滤心座及第四滤心座,顶面对应第三滤心座朝向与第一板体邻接边设有第五管体,横跨第三、四滤心座间设有第七管体,第五管体内穿设有上流道及下流道,第七管体分别与第三、四滤心座形成三通,其一端与上流道连通,另一端设置预留孔,下流道与第三滤心座内部相通,第二板体顶面又设有第六管体及第八管体,第六管体外端形成废水孔,内端与第三滤心座内部相通,第八管体外端形成储水孔,内端与第七管体连通,而第二板体顶面对应第四滤心座处设有第九管体,第九管体外端形成出水孔,内端与第四滤心座内部相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纯水滤水机的管路板结构,其特征在于,第一、二板体邻接处对应设有多组凸耳及嵌槽,凸耳可嵌入嵌槽中,并以螺丝相互螺设固定。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纯水滤水机的管路板结构,其特征在于,第一板体顶面对应第一滤心座处设有可供马达保护开关装设的预留座,且该预留座与第一滤心座内部相通,第二板体顶面对应第四滤心座处设有可供满水断电开关装设的预留座,且该预留座与第四滤心座内部相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纯水滤水机的管路板结构,其特征在于,第一、二、三、四滤心座外周均设置螺纹,以供内置有滤心的滤筒可螺设固定于其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纯水滤水机的管路板结构,其特征在于,第一、二板体顶面均设置有多个内含螺孔的支柱,各支柱上方可设置一装设板,装设板上设置数个相对于各支柱的穿孔,而可以螺丝穿过穿孔及锁入支柱中加以定位,于装设板上可设置加压马达及变压器。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纯水滤水机的管路板结构,其由第一、二板体所并接组成,且两板体底面均设有滤心座,使内置有滤心的滤心筒可装设于各滤心座上,另两板体顶面预先设置有多个管体,且该些管体呈连通于各滤心座之间,并形成一过滤回路,故其组装施工时,只需将进、出水管、废水管以及连接加压马达的水管接设即可,而不再需要接设复杂的过滤回路,所以不需要依靠专业的技术人员来配管,即可达到施工快速、方便以及兼具施工品质稳定性的设计目的。
文档编号B01D36/00GK2616281SQ0324326
公开日2004年5月19日 申请日期2003年4月10日 优先权日2003年4月10日
发明者梁伯麒 申请人:梁伯麒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