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过滤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892049阅读:31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高效过滤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高效过滤器。
背景技术
在水处理过程中,过滤一般是指以石英砂等粒状滤料层截留水中悬浮杂质,从而使水获得澄清的工艺过程,过滤的作用主要是去除水中的悬浮或胶状杂质,特别是能有效去除沉淀技术不能去除的微小粒子和细菌等,而且对BOD5和CODCr也有某种程度的去除效果。在污水处理过程中,大部份采用滤池进行过滤,其类型有重力虹吸滤池,移动冲洗罩滤池,压力滤池,双层滤池,粗滤料滤池,上向流滤池,连续过滤池,脉冲过滤池等,若按滤料来分,可分为砂、煤(或无烟煤),煤-砂等。
现有的过滤池,如虹吸滤池,可节约大型闸门和专业冲洗设备,操作简单,易于实现自动化,但结构复杂;移动冲洗罩过滤池,能自动连续运行,不需要冲洗塔或水泵,造价低、能耗低;上向流滤池,过滤效率较高,可用过滤水反冲洗,滤率较低;压力滤池,不需要清水泵站,运行管理方便,可以移动位置,但耗钢材多,滤料装卸不便;漫滤池,出水浊度可接近于零,能去除细菌,病毒、臭味,可用小型污水厂和废水处理厂出水精制;移动床连续流滤池,允许进水悬浮物含量大,仅适用于小型处理厂。一般过滤器处理水量小,反冲时间长,处理效率低,处理质量很难达到中水回用的要求。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处理水量大,反冲时间短,处理效率高,处理质量能达到中水回用的要求的高效过滤器。
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而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高效过滤器,其特征是在筒体顶部设有入口,底部设有出口,在所述的筒体内依次设有第一承托层、第二承托层、第三承托层和第四承托层,所述的第一承托层、第二承托层和第三承托层分别设有第一进出口管、第二进出口管、第三进出口管,在所述的第一承托层与入口之间设有粗滤料过滤层,在所述的第一承托层与第二承托层之间设有中滤料过滤层,在所述的第二承托层与第三承托层之间设有细滤料过滤层,在所述的第三承托层与第四承托层之间设有活性竹炭过滤层。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的筒体配管结构为污水管通过污水阀与入口连通,入口通过总调节阀及第一分调节阀、第二分调节阀、第三分调节阀分别接通第一进出口管、第二进出口管、第三进出口管,并在总调节阀后设有冲洗污水管;清水管通过第四分调节阀、第五分调节阀、第六分调节阀分别接通第一进出口管、第二进出口管、第三进出口管,并通过下调节阀与出口连通,出口还设有过滤水排放阀。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在每个滤料层分别设有第一人孔、第二人孔、第三人孔和第四人孔。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在所述的第一承托层、第二承托层和第三承托层分别设有第一取样管、第二取样管、第三取样管。
本实用新型根据污水中的悬浮物的颗粒大小,分段设置,按粗、细、中三段拦截悬浮物,整个设备可以整体反冲洗,注重分段冲洗。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特点1、针对性强,过滤层悬浮物多的可以重点冲洗,而各段累计冲洗时间远小于全过滤器冲洗时间,提高了冲洗效果和提高过滤速率和效果。
2、根据污水悬浮物的变化,可修改指令,使分段冲洗符合污水过滤要求,且过滤效果在悬浮物的变化情况下得到保证。
3、本过滤器与原过滤器的最大区别,前者是分层过滤,分段冲洗,使过滤更理性化,而后者是分层过滤整体冲洗,模糊而无的放矢。
4、本过滤器进行计算机管理,自动化程度高,过滤和冲洗效果达到最佳,可根据需要修改指令。
5、本过滤器通过人孔,分层分段更换滤料,可节省滤料和节省维护时间。
6、本过滤器分段取样测试SS含量,便于操作控制,达到最佳处理效果。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是一种处理水量大,反冲时间短,处理效率高,处理质量能达到中水回用要求且结构简单、制造方便、性能可靠的高效过滤器。


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附图,在筒体1顶部设有入口12,底部设有出口28,在所述的筒体1内依次设有第一承托层15、第二承托层29、第三承托层30和第四承托层31,所述的第一承托层15、第二承托层29和第三承托层30分别设有第一进出口管18、第二进出口管21、第三进出口管23,在所述的第一承托层15与入口12之间设有粗滤料过滤层11,在所述的第一承托层15与第二承托层29之间设有中滤料过滤层8,在所述的第二承托层29与第三承托层30之间设有细滤料过滤层5,在所述的第三承托层30与第四承托层31之间设有活性竹炭过滤层25。污水管32通过污水阀13与入口12连通,入口12通过总调节阀14及第一分调节阀16、第二分调节阀19、第三分调节阀22分别接通第一进出口管18、第二进出口管21、第三进出口管23,并在总调节阀14后设有冲洗污水管33;清水管34通过第四分调节阀17、第五分调节阀20、第六分调节阀24分别接通第一进出口管18、第二进出口管21、第三进出口管23,并通过下调节阀26与出口28连通,出口28还设有过滤水排放阀27。在每个滤料层11、8、5、25分别设有第一人孔10、第二人孔7、第三人孔4和第四人孔2。在所述的第一承托层15、第二承托层29和第三承托层30分别设有第一取样管9、第二取样管6、第三取样管3。
当开启总调节阀14、下调节阀26时,其它阀关闭,全塔冲洗。
当开启下调节阀26、第三分调节阀22时,其它阀关闭,活性竹炭导冲冼。
当开启第六分调节阀24、第二分调节阀19时,其它阀关闭,细层冲洗。
当开启第五分调节阀20、第一分调节阀16时,其它阀关闭,中层冲洗。
当开启第四分调节阀17、总调节阀14时,其它阀关闭,粗层冲洗。
本实用新型还可二层共冲洗或三层共冲洗。
本实用新型反冲可分层冲洗,多层冲洗和整体冲洗,冲洗效果好。
权利要求1.一种高效过滤器,其特征是在筒体(1)顶部设有入口(12),底部设有出口(28),在所述的筒体(1)内依次设有第一承托层(15)、第二承托层(29)、第三承托层(30)和第四承托层(31),所述的第一承托层(15)、第二承托层(29)和第三承托层(30)分别设有第一进出口管(18)、第二进出口管(21)、第三进出口管(23),在所述的第一承托层(15)与入口(12)之间设有粗滤料过滤层(11),在所述的第一承托层(15)与第二承托层(29)之间设有中滤料过滤层(8),在所述的第二承托层(29)与第三承托层(30)之间设有细滤料过滤层(5),在所述的第三承托层(30)与第四承托层(31)之间设有活性竹炭过滤层(2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效过滤器,其特征是所述的筒体(1)配管结构为污水管(32)通过污水阀(13)与入口(12)连通,入口(12)通过总调节阀(14)及第一分调节阀(16)、第二分调节阀(19)、第三分调节阀(22)分别接通第一进出口管(18)、第二进出口管(21)、第三进出口管(23),并在总调节阀(14)后设有冲洗污水管(33);清水管(34)通过第四分调节阀(17)、第五分调节阀(20)、第六分调节阀(24)分别接通第一进出口管(18)、第二进出口管(21)、第三进出口管(23),并通过下调节阀(26)与出口(28)连通,出口(28)还设有过滤水排放阀(27)。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高效过滤器,其特征是在每个滤料层(11、8、25)分别设有第一人孔(10)、第二人孔(7)、第三人孔(4)和第四人孔(2)。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高效过滤器,其特征是在所述的第一承托层(15)、第二承托层(29)和第三承托层(30)分别设有第一取样管(9)、第二取样管(6)、第三取样管(3)。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高效过滤器,在筒体(1)上设有入口(12)和出口(28),在筒体(1)内依次设有第一承托层(15)、第二承托层(29)、第三承托层(30)和第四承托层(31),和粗滤料过滤层(11)、中滤料过滤层(8)、细滤料过滤层和活性竹炭过滤层(25)。本实用新型是一种处理水量大,反冲时间短,反冲可分层冲洗,多层冲洗和整体冲洗,冲洗效果好,处理效率高,处理质量能达到中水回用要求且结构简单、制造方便、性能可靠的高效过滤器。
文档编号B01D24/02GK2699973SQ20032011419
公开日2005年5月18日 申请日期2003年11月24日 优先权日2003年11月24日
发明者杨源, 曾智勇 申请人:杨源, 曾智勇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