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压过滤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019053阅读:52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气压过滤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气压过滤器。
背景技术
过滤是固-液分离较常用的方法,广泛应用于科学研究的各个部门和社会生产的各个领域。溶液和沉淀的混合物置于过滤器中时,沉淀被截留,溶液则通过过滤器,过滤后所得到的溶液叫滤液。溶液的粘度、温度、过滤时的压力及沉淀物的性质、状态、过滤器孔径大小都会影响过滤速度。
目前常用的过滤方法有常压过滤、减压过滤两种。常压过滤利用重力作用,液体从过滤器中流出,而固体颗粒被截留,从而实现液、固分离,由于仅仅依靠重力作用,此过滤装置适用于固体颗粒较大,系统阻力较小的情况。有时为提高过滤效率,往往将待滤液加热,并趁热过滤。待滤液被加热后,粘度降低,流动性增强,能快速穿透过滤器,因而能提高过滤效率。但热过滤相对于减压过滤而言,过滤效率仍然较低。
减压过滤利用真空泵的抽空作用,不断将吸滤瓶内空气带走,使其压力减小,在布氏漏斗内的液面与滤液收集瓶之间造成一个压力差,将液体从待滤液中压出,实现液固分离。由于这种压力作用远大于待滤液自身的重力作用,因此减压过滤过滤速度较快,液体和固体分离比较完全,同时滤出的固体也比较容易干燥,而滤液回收率亦较高。虽然减压过滤相对于常压过滤有着如此突出的优点,但由于真空泵抽空作用的局限性,其至多能在漏斗液面与滤液收集瓶之间形成1个大气压的压力差,对于高粘度的待滤液、含细颗粒固体的待滤液以及细颗粒固体的过滤洗涤等等,这种压力差仅能提供很低的过滤流速,远远无法满足实际的应用需求。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就是针对上述不足,提供一种气压过滤器,该过滤器制作简单,原材料方便易得,操作简便,过滤速度较高,适用于不同的过滤场合,尤其适用于高粘度、细粒度等难过滤固-液混合物的分离。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气压过滤器,包括具有密封盖和进排气口的腔体,腔体内设有滤液收集瓶,收集瓶口上设有过滤漏斗,滤液收集瓶设有滤液出口,滤液出口设在腔体外并通过出口管与滤液收集瓶相通。
上述腔体上设有安全泄气口,泄气口上设有气体压力表和限压阀。
上述进排气口上设有T型阀。
上述过滤漏斗和滤液收集瓶的内表面设有耐腐蚀衬里。
上述密封盖通过密封垫圈与腔体构成密封联接。
本实用新型采用密闭容器,漏斗液面端与密闭容器连通,滤液收集瓶通过滤液出口与外界大气压连通,通过向密闭容器内充气,增加漏斗液面压力,根据充气量的多少,密闭容器内压力不同(此压力大小可从气体压力表上读出),从而在漏斗液面和滤液收集瓶之间形成不同大小的压力差,这种压力差可以远远大于一个大气压,从而能实现高粘度待滤液、细颗粒固体待滤液的高效快速过滤。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气压过滤器制作简单,原材料方便易得,操作简便,适用于不同的过滤场合当待滤液流动阻力小,容易过滤时,可不需加压,当作常压漏斗使用;当待滤液流动阻力大,可向仪器腔体内加压,提高过滤速度;尤其是在高粘度、细粒度等难过滤场合,可完全替代常压过滤、减压过滤仪器,大幅度提高生产效率。


附图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附图,本实用新型包括具有密封盖9和进排气口11的腔体1,密封盖9通过密封垫圈10与腔体1构成密封联接。腔体1内设有滤液收集瓶2,收集瓶口上设有过滤漏斗8,滤液收集瓶2设有滤液出口4,滤液出口4设在腔体1外并通过出口管3与滤液收集瓶2相通。腔体1上设有安全泄气口7,泄气口7上设有气体压力表5和限压阀6。进排气口12上设有进排气阀11。过滤漏斗8和滤液收集瓶2的内表面设有耐腐蚀衬里聚乙烯衬里、聚四氟乙烯衬里;以避免腐蚀。
本实用新型使用时,在过滤漏斗8中放入待滤物,将密封盖9旋紧后,通过进排气口11向腔体1中充气,利用腔体1压力与滤液收集瓶2内压力差,将待滤物中的液体组分压入过滤漏斗8,从而实现过滤。本实用新型的腔体1压力可调节,可通过进排气口11向腔体1内充入不同量的气体而获得不同的压力,此压力可由气体压力表5读出。当充气压力高于限压阀的允许最大压力值时,限压阀6自动开启,与大气连通,保障仪器的安全工作。使用完后,通过进排气口11排放腔体1内的气体,以便再次使用。本实用新型可实现快速过滤,尤其适用于高粘度、高浓度、细颗粒浑浊液的快速过滤。
应用实施例1气压过滤仪器用于高粘度待滤液的过滤在液相色谱匀浆装柱中,为保证较好的匀浆效果,希望匀浆液的粘度较大,能够让色谱填料悬浮在其中,避免沉降,通常增加匀浆液粘度的方法是向其中添加溶解性高分子物质如聚乙二醇等,由于色谱填料价格较昂贵,装柱剩余的匀浆液往往要回收固体填料,过滤法是一种较为理想的方法。但由于待滤液粘度过大,常压过滤和减压过滤非常耗时,效率较低。采用本实用新型的气压过滤器,将待滤液装入过滤漏斗中,将仪器密封盖盖好后,从进排气口通入氮气,控制压力在0.6Mpa,立即从滤液出口发现有粘稠液体流出,5min后缓慢拧松T型阀并拧开密封盖,发现漏斗内液体完全被压入滤液瓶中,漏斗中仅剩下固体粉末,充分展示了本实用新型适合于高粘度待滤液的快速过滤。
应用实施例2气压过滤仪器用于细小固体粉末的过滤洗涤目前常用的色谱固定相为粒度5微米左右的球形颗粒,色谱固定相在合成时通常采用乳化技术,即将水溶性的反应前体通过表面活性剂分散在油相中,形成一个个微小的液滴,控制适当的反应条件,让液滴内反应前体沉淀形成小球,由于表面活性剂的存在,这样合成出的小球表面通常吸附有大量的表面活性剂,小球在应用前必须将表面活性剂洗涤除去,由于小球粒度过小,采用抽滤洗涤时阻力较大,难于洗涤干净,费时费力。
将本实用新型用于氧化锆一氧化镁复合材料合成后的洗涤,所合成锆镁复合氧化物的粒径为3-12微米,用石油醚为洗涤溶剂。将待洗涤材料放入过滤漏斗中,然后倒入石油醚,将气压过滤仪器密封盖盖好,从进排气口通入氮气,待气体压力表压力升至0.5Mpa,停止通入气体,让压力保持,发现石油醚迅速从滤液出口排除,仅3min所有石油醚便排放完毕,漏斗内无残留。而采用减压抽滤洗涤,约15min相同量的石油醚才能被完全抽滤至滤液瓶。充分说明本实用新型适用于细小固体粉末的过滤洗涤,能极大的节省时间,提高工作效能。
权利要求1.一种气压过滤器,包括具有密封盖和进排气口的腔体,其特征在于腔体内设有滤液收集瓶,收集瓶口上设有过滤漏斗,滤液收集瓶设有滤液出口,滤液出口设在腔体外并通过出口管与滤液收集瓶相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压过滤器,其特征在于腔体上设有安全泄气口,泄气口上设有气体压力表和限压阀。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气压过滤器,其特征在于进排气口上设有T型阀。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气压过滤仪器,其特征在于过滤漏斗和滤液收集瓶的内表面设有耐腐蚀衬里。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气压过滤仪器,其特征在于密封盖通过密封垫圈与腔体构成密封联接。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气压过滤器,包括具有密封盖和进排气口的腔体,腔体内设有滤液收集瓶,收集瓶口上设有过滤漏斗,滤液收集瓶设有滤液出口,滤液出口设在腔体外并通过出口管与滤液收集瓶相通。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气压过滤器制作简单,原材料方便易得,操作简便,适用于不同的过滤场合当待滤液流动阻力小,容易过滤时,可不需加压,当作常压漏斗使用;当待滤液流动阻力大,可向仪器腔体内加压,提高过滤速度;尤其是在高粘度、细粒度等难过滤场合,可完全替代常压过滤、减压过滤仪器,大幅度提高生产效率。
文档编号B01D29/00GK2772601SQ20052009496
公开日2006年4月19日 申请日期2005年1月19日 优先权日2005年1月19日
发明者施治国, 冯钰锜, 达世禄 申请人:武汉大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