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面顶压机铰链梁活塞组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032075阅读:20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六面顶压机铰链梁活塞组件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金刚石合成专用设备,特别涉及一种六面顶压机铰链梁活塞组件。
背景技术
六面顶压机合成设备是金刚石合成专用设备,是我国金刚石行业主要设备。随着设备规格的不断增大,设备中的主要配件的设计与制造难度越来越大。如图1所示,传统的压机设计制造中,除了铰链梁13铸造外,导向套11、活塞16、高压缸14均采用锻造毛坯制造,浪费材料严重,设备制造成本高。导向套11顶端外沿与活塞16之间垫设有单Y型密封12,密封效果不很理想。高压腔进油口采用贯穿高压缸14和铰链梁13的大堵头15,大堵头15内孔径不变,成本较高,且不便维修。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降低制造成本、便于维修的六面顶压机铰链梁活塞组件。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六面顶压机铰链梁活塞组件,由铸造缸梁合一铰链梁和安装于其中的活塞组成。
所述的活塞采用空心结构,空心结构的空腔为外大内小的台阶空腔。
所述的活塞底部外沿采用弧形限位支撑,铸造缸梁合一铰链梁的缸腔底部与活塞底部形状相适配。
所述的铸造缸梁合一铰链梁的缸腔底部设有外大内小的台阶孔,台阶孔的大孔内嵌装带孔的小后堵。
所述的铸造缸梁合一铰链梁的缸腔口处设有缸盖,缸盖与活塞之间采用双Y型密封,缸盖与缸间采用O型密封。
所述的缸盖内环前端与活塞之间设有防尘密封。
本实用新型的铸造缸梁合一铰链梁结构,节省材料和加工费;铸造缸梁合一铰链梁的缸腔底部的进油口采用小后堵,节约投资,维修方便;空心活塞结构可节约大量材料,活塞重量大幅降低,减少密封磨损,降低设备维修费用;缸盖与活塞之间采用双Y型密封,缸盖与缸间采用O型密封,密封效果更好;缸盖内环前端与活塞之间设有防尘密封,可有效防尘。


图1为现有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如图2所示的六面顶压机铰链梁活塞组件,由六个铰链梁组件通过销轴连接而成,铰链梁组件包括铸造耐高压活塞5和铸造缸梁合一铰链梁2,铸造缸梁合一铰链梁2由高压缸与铰链梁采用缸梁合一结构铸造而成的。活塞5采用空心结构,空心结构的空腔4为外大内小的台阶空腔。活塞5底部外沿采用弧形限位支撑1,铸造缸梁合一铰链梁2的缸腔底部与活塞5底部形状相适配。铸造缸梁合一铰链梁2的缸腔底部设有外大内小的台阶孔,台阶孔的大孔内嵌装带孔的小后堵3。铸造缸梁合一铰链梁2的缸腔口处设有铸造缸盖7,缸盖7与活塞5之间采用双Y型密封9,缸盖7与缸间采用O型密封6。缸盖7内环前端与活塞5之间设有防尘密封8。
采用缸梁合一的铸造铰链梁,使用优质高强度合金钢,可少使用一个高压缸,节省材料和加工费;每台压机由六个图示铰链梁组件通过销轴连接而成;高压腔进油口采用小后堵3技术,节约投资,维修方便;采用耐高压铸造活塞5,空心设计,节约大量材料,活塞5重量大幅降低,减少密封磨损,降低设备维修费,活塞5底部采用弧型限位支撑;缸盖7采用铸造合金钢,节约材料和加工费,缸盖7和缸间采用O型密封6,缸盖7和活塞5间采用双Y型密封9,效果更好,缸盖7内环前端采用橡胶防尘密封8,防尘效果较好。
权利要求1.六面顶压机铰链梁活塞组件,其特征在于由铸造缸梁合一铰链梁和安装于其中的活塞组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六面顶压机铰链梁活塞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活塞采用空心结构,空心结构的空腔为外大内小的台阶空腔。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六面顶压机铰链梁活塞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活塞底部外沿采用弧形限位支撑,铸造缸梁合一铰链梁的缸腔底部与活塞底部形状相适配。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六面顶压机铰链梁活塞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铸造缸梁合一铰链梁的缸腔底部设有外大内小的台阶孔,台阶孔的大孔内嵌装带孔的小后堵。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六面顶压机铰链梁活塞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铸造缸梁合一铰链梁的缸腔口处设有缸盖,缸盖与活塞之间采用双Y型密封,缸盖与缸间采用O型密封。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六面顶压机铰链梁活塞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缸盖内环前端与活塞之间设有防尘密封。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金刚石合成专用设备,特别涉及一种六面顶压机铰链梁活塞组件,由铸造缸梁合一铰链梁和安装于其中的活塞组成。本实用新型的铸造缸梁合一铰链梁结构,节省材料和加工费,维修方便。
文档编号B01J3/06GK2907861SQ20062003145
公开日2007年6月6日 申请日期2006年4月4日 优先权日2006年4月4日
发明者杨晋中, 郭留希 申请人:郑州人造金刚石及制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