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造革制造过程中产生的有机废气处理方法

文档序号:5022358阅读:66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人造革制造过程中产生的有机废气处理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皮具生产领域,具体是一种人造革制造过程中产生的有机废气处理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环境保护和资源再生利用已经成为工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研究课题,在化工行业如皮具皮革生产领域,此问题也显得尤其重要。众所周知,人造革在生产过程会产生大量的含二甲基甲酰胺(简称DMF)、甲苯、丁酮以及二甲苯的废气,如果对此废气不予处理,直接排入大气,不仅会污染环境,而且会危害人体健康。现今在工业生产过程中,普遍采用填料吸收塔来处理人造革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有机废气,经过吸收塔处理后,废气中的DMF大部分被回收,但仍有部分DMF存于废气中,而原废气中的甲苯、丁酮、二甲苯等有害物质也基本全部随废气排向大气,不仅满足不了国家对废气排放标准的要求,同时造成甲苯、丁酮、二甲苯、二甲基甲酰胺等有机物质资源的浪费。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提拱一种新的人造革制造过程中产生的有机废气处理方法,该方法不仅可回收废气中的二甲基甲酰胺,还可回收废气中的甲苯、丁酮、二甲苯等有机物质,同时使最终排入大气中的气体满足国家有关环保标准的要求。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I)将人造革制造过程中产生的有机废气经过冷却处理,再经过吸附处理后,分离成可直接排入大气的达标气体及含甲苯、丁酮、二甲苯与二甲基甲酰胺高浓度的气体,二甲基甲酰胺浓度足够高,才能在后续工艺过程中将气体冷却到0~5℃时,气体中的大部分二甲基甲酰胺以液态的形式冷凝出来,为使二甲基甲酰胺浓度足够高,有机废气可经过一级或者多级吸附处理。
II)含甲苯、丁酮、二甲苯与二甲基甲酰胺高浓度的气体经过冷却、冷冻处理后,大部分二甲基甲酰胺以液态的形式分离出来,甲苯、丁酮、二甲苯以及少量的二甲基甲酰胺存在于剩余气体中。
III)利用吸收塔,以液态二甲基甲酰胺为吸收剂,吸收剩余气体中的甲苯、丁酮、二甲苯,形成含有甲苯、丁酮、二甲苯的二甲基甲酰胺溶液从吸收塔下部排出及一级净化气从吸收塔上部排出,一级净化气含有少量的未被吸收的甲苯、丁酮、二甲苯以及吸收过程中重新挥发的二甲基甲酰胺。
IV)一级净化气再经过吸附处理,分离成可直接排入大气的达标气体及剩余气体;V)步骤IV排出的剩余气体重复步骤II、III、IV进行循环处理。
本发明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是步骤I、步骤IV中采用转轮式浓缩器进行吸附处理,转轮式浓缩器的转轮采用分子筛制造而成,转轮正常工作时转速为1转~5转/小时,转轮式浓缩器共分有3个区域,一个是处理区、一个是冷却区、一个是再生区,人造革制造过程中产生的有机废气从转轮式浓缩器处理区流过后因有机溶剂吸附于转轮上而变成相对干净的气体,处理后的气体中有机溶剂的含量最低可降至10ppm以下,部分从转轮式浓缩器冷却区流过的有机废气,被加热到一定的温度后,形成再生空气,再生空气再经转轮式浓缩器再生区流过,由于转轮式浓缩器再生区被再生空气加热,同时,转轮以每小时1转~5转的速度旋转,吸附在转轮上的有机溶剂经过转轮式浓缩器再生区时随再生空气带走,形成含甲苯、丁酮、二甲苯与二甲基甲酰胺高浓度的气体。吸附浓缩器工作时,再生空气与处理空气的比例在1/10~1/20之间,再生空气中有机溶剂的浓度可以是处理前浓度的10~20倍。
本发明由于采用了如上工艺过程,使废气中的有机物质(二甲基甲酰胺、甲苯、丁酮、二甲苯)的回收率高达90%以上,并使最终排入大气中的气体满足国家有关环保要求,而且降低了生产成本,节约了能源。


图1为本发明的一种工艺流程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
如图1所示,本发明为人造革制造过程中产生的有机废气处理方法,其工艺过程如下I)人造革制造过程中产生的有机废气经过冷却水换热器冷却处理(冷却温度为25℃~35℃),在利用风机将气体吹入转轮式浓缩器,同时,转轮式浓缩器的转轮以1转~5转/小时的速度旋转,有机废气从转轮式浓缩器处理区流过后变成相对干净的气体B,气体B可直接排入大气,部分从转轮式浓缩器冷却区流过的有机废气,被加热到一定的温度后,形成再生空气,再生空气再经转轮式浓缩器再生区流过,吸附在转轮上的有机溶剂经过转轮式浓缩器再生区时随再生空气带走,形成含甲苯、丁酮、二甲苯与二甲基甲酰胺高浓度的气体C。
II)含甲苯、丁酮、二甲苯与二甲基甲酰胺高浓度的气体C经过冷却水换热器冷却、冷冻水换热器冷冻处理(冷却温度为25℃~35℃,冷冻温度为0℃~5℃)后,大部分二甲基甲酰胺D以液态的形式分离出来,甲苯、丁酮、二甲苯以及少量的二甲基甲酰胺存在于剩余气体E中。
III)利用吸收塔,以液态二甲基甲酰胺为吸收剂(吸收剂液态二甲基甲酰胺可直接采用步骤II排出的液态二甲基甲酰胺,步骤II排出的液态二甲基甲酰胺不足时可适量补加)吸收剩余气体E中的甲苯、丁酮、二甲苯,形成含有甲苯、丁酮、二甲苯的二甲基甲酰胺溶液F从吸收塔下部排出及一级净化气G从吸收塔上部排出,一级净化气G含有小量的未被吸收的甲苯、丁酮、二甲苯以及吸收过程中重新挥发的二甲基甲酰胺。
IV)一级净化气G再经过吸附处理,分离成可直接排入大气的达标气体H及剩余气体L;V)剩余气体L重复步骤II、III、IV进行循环处理。
尽管本发明是参照具体实施例来描述,但这种描述并不意味着对本发明构成限制。参照本发明的描述,所公开的实施例的其它变化,如果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都是可以预料的,那么,这样的变化应属于本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及精神之内。
权利要求
1.人造革制造过程中产生的有机废气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I)将人造革制造过程中产生的有机废气(A)经过冷却处理,再经过至少一级吸附处理后,分离成可直接排入大气的达标气体(B)及含甲苯、丁酮、二甲苯与二甲基甲酰胺高浓度的气体(C);II)气体(C)经过冷却、冷冻处理后,部分二甲基甲酰胺(D)以液态的形式分离出来,甲苯、丁酮、二甲苯以及少量的二甲基甲酰胺存在于剩余气体(E)中;III)利用吸收塔,以液态二甲基甲酰胺为吸收剂,吸收剩余气体(E)中的甲苯、丁酮、二甲苯,形成含有甲苯、丁酮、二甲苯的二甲基甲酰胺溶液(F)从吸收塔下部排出及一级净化气(G)从吸收塔上部排出;IV)一级净化气(G)经过吸附处理,分离成可直接排入大气的达标气体(H)及剩余气体(L);V)步骤IV排出的剩余气体(L)重复步骤II、III、IV进行循环处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人造革制造过程中产生的有机废气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上述步骤I、IV中采用转轮式浓缩器吸附处理,所述转轮式浓缩器的转轮采用分子筛制造而成,转轮式浓缩器共分3个区域,一个是处理区、一个是冷却区、一个是再生区。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人造革制造过程中产生的有机废气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上述转轮式浓缩器正常工作时转速为1转~5转/小时。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人造革制造过程中产生的有机废气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上述步骤I中采用冷却水换热器冷却处理,冷却温度为25℃~35℃,步骤II中采用冷却水换热器、冷冻水换热器进行冷却、冷冻处理,冷却温度为25℃~35℃,冷冻温度为0℃~5℃。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回收人造革制造过程中产生的有机废气中有机溶剂的方法,此方法包括将人造革制造过程中产生的有机废气冷却、吸附浓缩后,利用吸收塔,以液态二甲基甲酰胺为吸收剂,吸收废气中的甲苯、丁酮、二甲苯等有机物质,形成含有机溶剂的二甲基甲酰胺溶液及再经过吸附浓缩器处理成可直接排入大气的符合环保要求的气体。本发明工艺流程简单,操作方便,既节约能源,降低生产成本,又可回收废气中的二甲基甲酰胺、甲苯、丁酮、二甲苯等有机物质,使废气中有机物质的回收率高达90%以上,同时使最终排入大气中的气体满足国家有关环保标准的要求。
文档编号B01D53/18GK101053732SQ200710026708
公开日2007年10月17日 申请日期2007年2月5日 优先权日2007年2月5日
发明者马军 申请人:马军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