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超硬材料合成用导电钢圈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971985阅读:28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超硬材料合成用导电钢圈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超硬材料合成装置,尤其涉及一种超硬材料合成用导电钢圈。
背景技术
人造金刚石、立方氮化硼是世界上硬度最高的两种材料,用它们制成的砂 轮、刀具、钻头等工具广泛应用于机械加工、建材、石油开采等领域。目前工 业上人造金刚石、立方氮化硼磨料及聚晶的生产绝大多数采用静态高温高压法, 提供高温高压条件的设备主要有六面顶和两面顶液压机。在生产人造金刚石、 立方氮化硼磨料及聚晶时,原料被装填在作为密封介质的正六面体合成块的中 空腔体中,两端加装导电钢圈进行密封,同时可通电加热。在生产中加热电流 由压机的硬质合金顶锤通过导电钢圈传入合成腔体内部,由于传统导电钢圈与 顶锤接触面积较小,易使导电钢圈过热熔化,发生腔体内高温物料泄漏冲出及 烧毁顶锤等异常情况,对生产稳定十分不利。 发明目的
本实用新型的发明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防止导电钢圈在超硬材料合成当中 过热熔化而导致腔内高温物料泄漏冲出及烧毁顶锤等异常情况的一种超硬材料 合成用导电钢圈。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包括导电钢圈,在导电 钢圈一侧设置有导电片,导电片的直径大于导电钢圈的内径。 所述导电片的直径大于导电钢圈的外径。所述导电片的直径等于导电钢圈的外径。
所述导电片的直径小于导电钢圈的外径,且大于导电钢圈的内径。 所述导电钢圈和导电片是通过焊接连接为一个整体的。
本实用新型通过对传统导电钢圈进行改进,在传统导电钢圈与硬质合金顶 锤接触端固定截面积更大的导电片,可增大传统钢圈与顶锤接触面积,减小接 触电阻,避免传统导电钢圈因熔化而导致腔内高温物料泄漏冲出及烧毁顶锤等 异常情况。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剖面图。
附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剖面图。 附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3的剖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如附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一种超硬材料合成用导电钢圈,导电片1的直 径大于导电钢圈2的外径。所述导电钢圈和导电片是通过焊接连接为一个整体的。
本实用新型通过对传统导电钢圈进行改进,在传统导电钢圈与硬质合金顶 锤接触端固定截面积更大的导电片,可增大传统钢圈与顶锤接触面积,减小接 触电阻,避免传统导电钢圈因熔化而导致腔内高温物料泄漏冲出及烧毁顶锤等 异常情况。
实施例2
如附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一种超硬材料合成用导电钢圈,其导电片1的 直径等于导电钢圈2的外径。所述导电钢圈和导电片是通过焊接连接为一个整体的。
其工作原理同实施例1。 实施例3
如附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一种超硬材料合成用导电钢圈,导电片1的直 径小于导电钢圈2的外径,且大于导电钢圈的内径。所述导电钢圈和导电片是 通过焊接连接为一个整体的。
其工作原理同实施例1。
权利要求1、一种超硬材料合成用导电钢圈,包括导电钢圈(2),其特征在于在导电钢圈(2)一侧设置有导电片(1),导电片(1)的直径大于导电钢圈(2)的内径。
2、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一种超硬材料合成用导电钢圈,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 片的直径大于导电钢圈的外径。
3、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一种超硬材料合成用导电钢圈,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 片的直径等于导电钢圈的外径。
4、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一种超硬材料合成用导电钢圈,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 片的直径小于导电钢圈的外径,且大于导电钢圈的内径。
5、 根据权利要求1 4中任意一项所述一种超硬材料合成用导电钢圈,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钢圈和导电片是通过焊接连接为一个整体的。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超硬材料合成用导电钢圈,包括导电钢圈,在导电钢圈一侧设置有导电片,导电片的直径大于导电钢圈的内径。通过对传统导电钢圈进行改进,在传统导电钢圈与硬质合金顶锤接触端固定截面积更大的导电片,可增大传统钢圈与顶锤接触面积,减小接触电阻,避免传统导电钢圈因熔化而导致腔内高温物料泄漏冲出及烧毁顶锤等异常情况。
文档编号B01J3/06GK201239621SQ20082014839
公开日2009年5月20日 申请日期2008年8月7日 优先权日2008年8月7日
发明者朱亚辉, 李和鑫 申请人:河南富耐克超硬材料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