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型化学实验反应器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972766阅读:27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微型化学实验反应器皿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教学的化学反应器皿,特别是涉及一种微型化学实验反
应器皿。
技术背景 目前,化学教学实验中,通常使用试管、烧杯等反应器皿进行化学实验,在实验过 程中,通常采用将所有的反应物完全混合后让其反应,从反应物到生成物甚至中间物均混 合在器皿的半球底或圆柱体中,人们观察到的主要是混合物的加合现象,而在反应过程中, 随着各种反应物的量比不同,所产生的现象也有差异,与教材中的理论知识也往往有差异, 这就使学生不能将教材中的理论知识通过实验观察加深理解,此外,现有实验方式一般取 用反应物(化学药品)的量相对较多,反应过程为开放式,会有一些有害气体散发到空气 中,既浪费,又造成了环境的污染。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微型化学实验器皿,本实用新型在实 验时只需取用少量反应物溶液,通过施用灵活的方法、简易的实验步骤,可使反应物顺液膜 互相逐渐渗透接触作用,充分反映化学反应的全过程,有利于学生观察到清晰、真实有趣、 对比性强的实验现象,即便于教学又能提高学生的实验技能,同时又有助于绿色环保,所要 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选用适合的材料制作反应器皿,确定出器皿的形状和结构尺寸,本实用 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本实用新型包括器皿体和反应腔,器皿体的外形和反应腔均 为圆柱体形或正方体形,其特征在于采用表面光滑、平整、无波纹、透明度高的、具有一定耐 热性能的无机玻璃材料制作,也可以用具有上述条件的无机玻璃做底,有机玻璃或塑料做 壁结合塑成,在器皿体上可设置1 4个反应腔,反应腔的边缘尺寸根据其数量确定,一般 为20 96mm,反应腔的深度为0. 1 2mm。 上述器皿体上设一个反应腔,对于圆形反应腔其直径为80 96mm,对于矩形反应 腔,其最大边长为80 96mm,反应腔的深度为0. 1 2mm。 上述器皿体上设三个反应腔,对于圆形反应腔其直径分别为20 36mm,对于矩形 反应腔,其最大边长分别为20 36mm,反应腔的深度为0. 1 2mm。 上述器皿体上设四个反应腔,对于圆形反应腔其直径分别为20 30mm,对于矩形 反应腔,其最大边长分别为20 30mm,反应腔的深度为0. 1 2mm。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设计方案是增设一个反应器皿盖,反应器皿盖上设有圆形定 位环和排气孔,在反应器皿的壁上设有环形定位槽,反应器皿盖上的圆形定位环和反应器 皿壁上的环形定位槽配合后形成反应气室。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反应物溶液用量少,简化试验方法和实验步骤, 可使反应物顺液膜互相逐渐渗透接触作用,充分反映化学反应的全过程,有利于学生观察 到清晰、真实有趣、对比性强的实验现象,即便于教学又能提高学生的实验技能,同时又有助于绿色环保。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主视图 附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主视图 附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主视图 附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左视图 附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左视图 附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左视图 附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四主视图 附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四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包括器皿体和反应腔,器皿体的外形为圆柱体形或矩形,反应腔的形 状为各种几何形状,采用表面光滑、平整、无波纹、透明度高的、具有一定耐热性能的无机玻 璃材料制作,也可以用具有上述条件的无机玻璃做底,有机玻璃或塑料做壁结合塑成,器皿 体的高度为1. 1 5mm,在器皿体上可设置1 4个反应腔,反应腔的边缘尺寸根据其数量 确定, 一般为20 96mm,反应腔的深度为0. 1 2mm。 实施例一器皿体1上设一个反应腔2,对于圆形反应腔其直径Di为80 96mm,对于矩形反 应腔,其最大边长为80 96mm,反应腔的深度h为0. 1 2mm。 实施例二器皿体3上设三个反应腔4,对于圆形反应腔其直径D2分别为20 36mm,对于矩 形反应腔,其最大边长分别为20 36mm,反应腔的深度h为0. 1 2mm。 实施例三 器皿体5上设四个反应腔6,对于圆形反应腔其直径D3分别为20 30mm,对于矩 形反应腔,其最大边长分别为20 30mm,反应腔的深度h为0. 1 2mm。 实施例四 在器皿体7上增设一个反应器皿盖8,反应器皿盖上设有圆形定位环10和排气孔 9,在反应器皿的壁上设有环形定位槽11,反应器皿盖上的圆形定位环和反应器皿壁上的环 形定位槽配合后形成反应气室12。 本实用新型的构造特点是有利于观察,把要研究的物质放在平整透明的反应腔中 可以直接观察,也可以放在显微镜上观察,可让液体或溶液在反应腔中形成适度的液膜再 去观察例1 :在化学实验中,我们根据化学指示剂石蕊的性质,取1 2点或几滴的石蕊试 液放在反应腔中间位置,左边加碱(如氢氧化钠溶液),右边滴加稀酸(如稀H2S04),让它们 同时形成液膜,相连、互相渗透作用,这样在同一反应腔中形成了五个区域的鲜明对比,从 左至右为碱溶液(氢氧化钠)无色,两液接触部位为蓝色,没有反应的石蕊区域为紫色,与 酸(稀硫酸)接触的区域为红色,未反映的稀硫酸区为无色,这一实验现象很完整地反应了 石蕊在碱性到酸性的全部变化过程;例2铬酸根与重铬酸根的平衡变化,取一定浓度的铬酸钾(或重铬酸钾)溶液滴在反应腔上,让它形成液膜,并在液膜一边滴加稀硫酸,则一边
变橙红色(显重铬酸根颜色),另一边滴加氢氧化钠溶液,这边溶液依然是黄色(铬酸根颜
色)。如果在此液膜两边反过来用碱、酸调节,液膜颜色也随之变化,这是在同一液膜的两边
区域随溶液的酸碱性的变化,重铬酸根与铬酸根形成了动态平衡变化;例3高锰酸钾溶液
在碱性条件下与亚硫酸钠溶液在反应腔中反应时,形成紫色(高锰酸钾溶液),绿色(锰酸
钾溶液),棕色(二氧化锰),无色(亚硫酸钠溶液),四片区域的鲜明对比现象。 上述的实验说明,采用本实用新型做实验,配合灵活的操作方法,能形成反应物、
中间物、生成物各位一区域的综合对比现象,有利于学生观察、比较、分析,找出化学反应中
的规律性,加深了学生的理解、记忆,促进了实际应用。 对于有毒气体N0、 N02、 H2S、 S02、 NH3、 HCL等物质的微型实验,它既能采用灵活的方 法进行化学实验,也具有节约药品、便于实验观察、吸收剩余有害气体等优点。
权利要求一种微型化学实验反应器皿,包括器皿体和反应腔,器皿体的外形和反应腔均为圆柱体形或正方体形,其特征在于采用表面光滑、平整、无波纹、透明度高的、具有一定耐热性能的无机玻璃材料制作,也可以用具有上述条件的无机玻璃做底,有机玻璃或塑料做壁结合塑成,在器皿体上可设置1~4个反应腔,反应腔的边缘尺寸为20~96mm,反应腔的深度为0.1~2mm。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微型化学实验反应器皿,其特征在于器皿体上设一个反 应腔,对于圆形反应腔其直径为80 96mm,对于矩形反应腔,其最大边长为80 96mm,反 应腔的深度为0. 1 2mm。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微型化学实验反应器皿,其特征在于器皿体上设三个反 应腔,对于圆形反应腔其直径分别为20 36mm,对于矩形反应腔,其最大边长分别为20 36mm,反应腔的深度为0. 1 2mm。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微型化学实验反应器皿,其特征在于器皿体上设四个反 应腔,对于圆形反应腔其直径分别为20 30mm,对于矩形反应腔,其最大边长分别为20 30mm,反应腔的深度为0. 1 2mm。
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微型化学实验反应器皿,其特征在于增设一个反应器皿 盖,反应器皿盖上设有圆形定位环和排气孔,在反应器皿的壁上设有环形定位槽,反应器皿 盖上的圆形定位环和反应器皿壁上的环形定位槽配合后形成反应气室。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微型化学实验反应器皿,包括器皿体和反应腔,器皿体采用表面光滑、平整、无波纹、透明度高的、具有一定耐热性能的无机玻璃材料制作,在器皿体上设置有反应腔,反应腔的边缘尺寸一般为20~96mm,反应腔的深度为0.1~2mm,在实验时只需取用少量反应物溶液,通过施用灵活的方法、简易的实验步骤,可使反应物顺液膜互相逐渐渗透接触作用,充分反映化学反应的全过程,有利于学生观察到清晰、真实有趣、对比性强的实验现象,既便于教学又能提高学生的实验技能,同时又有助于绿色环保。
文档编号B01L3/00GK201441917SQ200820182840
公开日2010年4月28日 申请日期2008年12月25日 优先权日2008年12月25日
发明者杨兴 申请人:杨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