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水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991217阅读:16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净水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具备膜组件的净水装置。本申请主张于2009年11月20日在日本提出申请的特愿2009 — 265363号的优先权,在这里引用其内容。
背景技术
一直以来,作为除去自来水等供水所包含的污浊物质和菌类的方法,公知有使用膜组件的净水方法,具备膜组件的净水装置在家庭等中广泛使用。可是,具备膜组件的净水装置,容易引起因供水中的污浊物质等固态物附着于过滤膜的表面而导致的堵塞,随着使用而容易降低过滤性能。为了恢复过滤性能,如果过滤膜使用一次性的,根据需要进行更换,则能够解决问题,但存在更换费事的问题。另外,在环境问题和节省资源方面一次性未必优选。因此,提出了通过洗净膜组件来恢复过滤性能的方法。例如在专利文献I中公开了如下过滤装置,具备并列设置的2个过滤单元(膜组件)、和向过滤单元的任何一方供给供水的能够切换的三通阀,将过滤的水(透过水)供给被给水建筑物。根据上述过滤装置,首先向一方的过滤单元A供给供水进行过滤,将得到的透过水供给被给水建筑物。而且,若上述过滤单元A所具备的过滤器A因污垢等堵塞,则以停止向过滤单元A供给供水,而向另一个过滤单元B供给供水的方式用三通阀切换。接着,用过滤单元B进行过滤,将得到的透过水的大部分供给被给水建筑物,并且,将透过水的一部分输送给过滤单元A,使透过水逆流来洗净过滤器A (反洗)。而且,若过滤单元B的过滤器B堵塞,则这次利用三通阀将供水的供给从过滤单元B切换为过滤单元A。接着,用过滤单元A进行过滤,将得到的透过水的大部分供给被给水建筑物,并且,将透过水的一部分输送给过滤单元B来反洗过滤器B。这样,根据专利文献I记载的过滤装置,能够再使用堵塞的过滤器,能够长时间不更换过滤器而继续使用。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特开平11 - 137976号公报
实用新型内容实用新型要解决的课题可是,专利文献I记载的过滤装置,由于以2个过滤单元交替进行过滤,因此过滤处理能力低,能够供给的透过水的量少。另外,在用一方的过滤单元进行过滤的同时,使用所得到的透过水的一部分进行另一方的过滤单元的反洗,因此能够供给的透过水的量容易进一步减少。为了确保足够量的透过水,虽然只要设置增大过滤器或者具备多个过滤器的过滤单元即可,但难于构成为小型化。[0014]另外,由于根据反洗的进展情况而用于反洗的透过水的量改变,因此若同时进行过滤和反洗,则能够供给的透过水的量也容易变化,未必容易稳定地供给一定量的透过水。本实用新型是鉴于上述情况而完成的,目的在于提供小型化、过滤处理能力高,且能够稳定地供给一定量的透过水的净水装置。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本实用新型的净水装置的特征在于,具有:供水供给线路;多个过滤供水的膜组件,其以并列方式设置;多条供给流道,其从供水供给线路分支并与各膜组件的供水入口连接;开闭阀,其设置于上述各供给流道;反洗水排出线路,其与上述开闭阀连接;透过水输送线路;以及多条输送流道,其从上述透过水输送线路分支并与各膜组件的透过水出口连接。本实用新型的净水装置的运转方法是运转净水装置的运转方法,所述净水装置具备过滤供水的并列地设置的多个膜组件、和切换供水向上述膜组件的供给及停止的多个开闭阀,其特征在于,反复进行如下工序:过滤工序,以向所有上述膜组件供给供水的方式切换开闭阀,并过滤供水;第一反洗工序,以向所述膜组件之中一部分膜组件A供给供水,并向剩余的膜组件B停止供给供水的方式切换开闭阀,将所有透过了膜组件A的透过水输送至膜组件B,反洗所述膜组件B ;以及第二反洗工序,以停止向膜组件A供给供水而向膜组件B供给供水的方式切换开闭阀,将所有透过了膜组件B的透过水输送至膜组件A,反洗所述膜组件A。另外,优选在即将进行所述第一反洗工序及第二反洗工序之前,进行如下工序:供水排出工序,以停止向所有所述膜组件供给供水的方式切换开闭阀,向膜组件内摄入空气并排出供水;以及供水填充工序,以向所有膜组件供给供水的方式切换开闭阀,向所有膜组件供给供水进行填充。在本实用新型的净水装置中,上述供水供给线路在分支点分支为第一供给流道和第二供给流道,上述供水供给线路在上述分支点的上游侧具备调节供水的水压的阀。在本实用新型的净水装置中,上述开闭阀为三通阀。在本实用新型的净水装置中,空气给排线路在分支部分分支为第一给排流道和第二给排流道,上述第一给排流道和上述第二给排流道分别与第一膜组件和第二膜组件的空气给排口连接。在本实用新型的净水装置中,上述空气给排线路在上述分支部分的上游侧具备控制空气的给排的阀。在本实用新型的净水装置中,具备控制从过滤向反洗切换的自动控制单元。在本实用新型的净水装置中,上述膜组件具备如下述中空丝膜,S卩,其孔径为0.01 2 μ m,其膜厚为5 300 μ m,其外径为20 2000 μ m,其过滤面积为0.2 10m2,其空隙率为20 90%。实用新型的效果根据本实用新型,能够提供小型化、过滤处理能力高,且能够稳定地供给一定量的透过水的净水装置。

[0029]图1是表示用于本实用新型的净水装置的一例的概略结构图。图2是表示第一反洗工序时的供水等的流动的图。图3是表示第二反洗工序时的供水等的流动的图。图4是表示供水排出工序时的供水等的流动的图。图5是表示供水填充工序时的供水等的流动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关于本实用新型详细进行说明。净水装置图1是表示用于本实用新型的净水装置的一例的概略结构图。该净水装置I具备:过滤从自来水管等供给的供水的并列地设置的2个膜组件10、10 ;向上述膜组件10、10供给供水的供水供给线路20 ;输送透过了膜组件10、10的透过水的透过水输送线路30 ;设置于供水供给线路20的中途的切换向膜组件10、10的供水的供给和停止的开闭阀40、40 ;排出用于膜组件10、10的反洗的反洗水的反洗水排出线路50 ;向膜组件10、10给排空气的空气给排线路60 ;以及不经由膜组件10、10而能够将供水输送给透过水输送线路30的旁通线路70。膜组件10具备过滤膜11。作为过滤膜11可以使用精密过滤膜、超滤膜、纳米过滤膜等在净水装置中通常使用的过滤膜。其中优选精密过滤膜。作为过滤膜11的形状,可以例举中空丝膜、平膜、管状膜、螺旋形膜等。它们由于能够容易阻止0.1 μ m以上的固态物及菌类的通过,因此适合作为过滤膜,但其中优选中空丝膜,例如优选使用由纤维素系、聚烯烃系、聚乙烯醇系、PMMA (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系、聚砜系等各种材料构成的中空丝膜。尤其优选使用由聚乙烯等强伸度高的材质构成的中空丝膜。另外,在作为过滤膜11使用中空丝膜时,其孔径(过滤精度)、过滤面积、膜厚、夕卜径等虽然不特别限定,但例如其孔径为0.01 2μπι,过滤面积为0.2 10m2,膜厚为5 300 μ m,外径为20 2000 μ m,空隙率为20 90%。供水供给线路20在分支点21分支为第一供给流道21A和第二供给流道21B。并且,第一供给流道21A和第二供给流道21B经过开闭阀40、40而分别与膜组件10、10的供水入口 12、12连接。另外,供水供给线路20在分支点21上游侧具备调节供水的水压的阀22。在这里,将第一供给流道21A所连接的开闭阀、及膜组件和其供水入口分别设为第一开闭阀40A、及第一膜组件IOA和其供水入口 12A。另一方面,将第二供给流道21B所连接的开闭阀、及膜组件和其供水入口分别设为第二开闭阀40B、及第二膜组件IOB和其供水入口 12B。另外,在第一供给流道21A之中,将从分支点21至第一开闭阀40A设为上游流道211A,将从第一开闭阀40A至供水入口 12A设为下游流道212A。另一方面,在第二供给流道21B之中,将从分支点21至第二开闭阀40B设为上游流道211B,将从第二开闭阀40B至供水入口 12B设为下游流道212B。[0046]作为阀22,只要能调节供水的水压则不特别限定,可以使用减压阀等在净水装置中通常使用的阀。作为开闭阀40,虽然用2个二通阀即可,但优选三通阀。开闭阀40根据来自控制部(图示略)的控制指令而被控制开闭,切换供水向膜组件的供给及停止。另外,开闭阀40也能够以手动开闭,切换供水的供给及停止。透过水输送线路30在分支点31分支为第一输送流道31A和第二输送流道31B。并且,第一输送流道31A和第二输送流道31B分别与第一膜组件IOA和第二膜组件IOB的透过水出口 13、13连接。反洗水排出线路50在分支点51分支为第一排出流道51A和第二排出流道51B。并且,第一排出流道51A经由第一开闭阀40A与下游流道212A连接。另一方面,第二排出流道51B经由第二开闭阀40B与下游流道212B连接。空气给排线路60在分支点61分支为第一给排流道61A和第二给排流道61B。并且,第一给排流道61A和第二给排流道61B分别与第一膜组件IOA和第二膜组件IOB的空气给排口 14、14连接。上述空气给排口 14、14优选设置于透过水出口 13、13附近。另外,空气给排线路60在分支点61上游侧具备控制空气的给排的阀62。作为阀62,只要能控制空气的给排则不特别限定,可以使用电磁阀、排气口等在净水装置中通常使用的阀。旁通线路70 —端经由阀71连接于供水供给线路20,另一端在比分支点31靠下游侧与透过水输送线路30合流。作为阀71,只要能控制供水的流动方向则不特别限定,可以使用止水阀等在净水装置中通常使用的阀。另外,在图1所示的净水装置I中,虽然并列设置有2个膜组件,但本实用新型所使用的净水装置不限定于图1所示的结构,例如也可以使用并列设置与需要的水量对应的数的膜组件的净水装置。运转方法以下,用图1所示的净水装置I按照操作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净水装置的运转方法。在本实用新型的洗净装置的运转方法中,反复进行过滤工序、第一反洗工序和第二反洗工序。在过滤工序中,打开阀22,关闭阀62。另外,阀71以选择供水供给线路20的方式打开,第一开闭阀40A以选择第一供给流道21A的方式(即以连通上游流道211A和下游流道212A的方式)打开,第二开闭阀40B以选择第二供给流道21B的方式(即以连通上游流道211B和下游流道212B的方式)打开。过滤工序从供水供给线路20经过第一供给流道21A及第二供给流道21B向第一膜组件IOA及第二膜组件IOB供给供水,用各膜组件过滤供水。此时,供水供给线路20内的供水的水压由阀22调节。水压优选为0.1 0.3MPa左右。供水从各膜组件的供水入口 12流入,并透过膜组件的过滤膜11,成为透过水从透过水出口 13排出。从第一膜组件IOA排出的透过水通过第一输送流道31A,另一方面,从第二膜组件IOB排出的透过水通过第二输送流道31B,在分支点31合流并从透过水输送线路30向与各供水龙头连接的配管(图示略)供水。[0061]另外,在图1中,用箭头表示供水及透过水的流动。接着,在进行预定时间的过滤工序后,或者在过滤预定量的供水之后,如下反洗各膜组件。在这里,在图2、3中用箭头表示反洗时的供水等的流动。在第一反洗工序中,打开阀22,关闭阀62。另外,阀71以选择供水供给线路20的方式打开,第一开闭阀40A以选择第一供给流道21A的方式(即以连通上游流道21IA和下游流道212A的方式)打开。并且,第二开闭阀40B以选择下游流道212B和第二排出流道5IB的方式(即以连通下游流道212B和第二排出流道5IB的方式)切换。在第一反洗工序中,如上所述切换第二开闭阀40B,如图2所示将供水从供水供给线路20经过第一供给流道21A,仅向第一膜组件IOA供给,停止向第二膜组件IOB供给供水。此时,供水供给线路20内的供水的水压由阀22调节。水压优选为0.1 0.3MPa左右。供水从第一膜组件IOA的供水入口 12A流入,并透过第一膜组件IOA的过滤膜11(11A),成为透过水从透过水出口 13 (13A)排出。排出的透过水其全部经过第一输送流道31A及第二输送流道31B,输送给第二膜组件10B。为了将全部透过水输送给第二膜组件10B,可以通过例如在透过水输送线路30上设置阀(图示略),关闭上述阀来实施。输送给第二膜组件IOB的透过水从第二膜组件IOB的透过水出口 13B流入,通过第二膜组件IOB内。此时,蓄积在第二膜组件IOB的过滤膜11 (IlB)的污垢等被透过水冲走,反洗第二膜组件10B。含有污垢的透过水成为反洗水从供水入口 12B排出。反洗水通过下游流道212B及第二排出流道51B,从反洗水排出线路50排出到系统外。第一反洗工序中的反洗时间优选30 90秒。如果反洗时间为30秒以上,则能够充分反洗第二膜组件10B。另一方面,如果反洗时间为90秒以下,则能够缩短向被给水建筑物的供给停止时间,并且,能够降低洗净时的水的使用量。反洗时间能够利用旋转开关(图示略)等设定。在上述的第一反洗工序结束之后,接着进行第二反洗工序。在第二反洗工序中,打开阀22,关闭阀62。另外,阀71以选择供水供给线路20的方式打开。并且,第一开闭阀40A以选择下游流道212A和第一排出流道51A的方式(即以连通下游流道212A和第一排出流道51A的方式)切换,第二开闭阀40B以选择第二供给流道21B的方式(即以连通上游流道211B和下游流道212B的方式)切换。在第二反洗工序中,如上所述切换第一开闭阀40A及第二开闭阀40B,如图3所示将供水从供水供给线路20经过第二供给流道21B,仅向第二膜组件IOB供给,停止向第一膜组件IOA供给供水。此时,供水供给线路20内的供水的水压由阀22调节。水压优选为
0.1 0.3MPa 左右。供水从第二膜组件IOB的供水入口 12B流入,并透过第二膜组件IOB的过滤膜11B,成为透过水从透过水出口 13(13B)排出。排出的透过水其全部经过第二输送流道31B及第一输送流道31A,输送给第一膜组件10A。为了将全部透过水输送给第一膜组件10A,只要设成与第一反洗工序同样即可。[0077]输送给第一膜组件IOA的透过水从第一膜组件IOA的透过水出口 13A流入,通过第一膜组件IOA内。此时,蓄积在第一膜组件IOA的过滤膜IlA的污垢等被透过水冲走,反洗第一膜组件10A。含有污垢的透过水成为反洗水从供水入口 12A排出。反洗水通过下游流道212A及第一排出流道51A,从反洗水排出线路50排出到系统外。第二反洗工序中的反洗时间优选30 90秒。如果反洗时间为30秒以上,则能够充分反洗第一膜组件10A。另一方面,如果反洗时间为90秒以下,则能够缩短向被给水建筑物的供给停止时间,并且,能够降低洗净时的水的使用量。反洗时间能够利用旋转开关(图示略)等设定。在第二反洗工序结束之后,也可以直接进入过滤工序,但为了更有效地反洗各膜组件,优选反复进行第一反洗工序和第二反洗工序。反复的次数优选将第一反洗工序和第二反洗工序设为I组,反复进行2 10组。另外,第一反洗工序和第二反洗工序也可以以相反顺序进行。另外,本实用新型的净水装置的运转方法,优选在即将进行第一反洗工序及第二反洗工序之前,进行以下所示的供水排出工序和供水填充工序。在这里,图4中用箭头表示供水排出工序时的供水等的流动,图5中用箭头表示供水填充工序时的供水等的流动。在供水排出工序中,打开阀62。阀22既可以打开也可以关闭。另外,阀71既可以以选择供水供给线路20的方式打开,也可以以选择旁通线路70的方式打开。并且,第一开闭阀40A以仅选择下游流道212A和第一排出流道51A的方式(即以连通下游流道212A和第一排出流道51A的方式)切换,第二开闭阀40B以仅选择下游流道212B和第二排出流道51B的方式(即以连通下游流道212B和第二排出流道51B的方式)切换。在供水排出工序中,如上所述切换第一开闭阀40A及第二开闭阀40B,如图4所示停止向各膜组件供给供水。并且,从空气给排线路60摄入空气,经过第一给排流道61A及第二给排流道61B,向第一膜组件IOA及第二膜组件IOB摄入空气。通过向各膜组件内摄入空气,从而滞留在膜组件内的供水从供水入口 12排出。从第一膜组件IOA排出的供水通过下游流道212A及第一排出流道51A,另一方面,从第二膜组件IOB排出的供水通过下游流道212B及第二排出流道51B,在分支点51合流,从反洗水排出线路50排出到系统外。供水排出工序中的排出时间优选15 60秒。如果排水时间在上述范围内,则能够从各膜组件充分地排出供水。排水时间能够利用旋转开关(图示略)等设定。在上述的供水排出工序结束之后,接着进行供水填充工序。在供水填充工序中,打开阀22、阀62。另外,阀71以选择供水供给线路20的方式打开。并且,第一开闭阀40A以选择第一供给流道21A的方式(即以连通上游流道211A和下游流道212A的方式)切换,第二开闭阀40B以选择第二供给流道21B的方式(即以连通上游流道211B和下游流道212B的方式)切换。在供水填充工序中,如上所述切换第一开闭阀40A和第二开闭阀40B,如图5所示从供水供给线路20经过第一供给流道21A及第二供给流道21B,向第一膜组件IOA及第二膜组件IOB供给(填充)供水。此时,供水供给线路20内的供水的水压由阀22调节。水压优选为0.1 0.3MPa左右。供水从各膜组件的供水入口 12流入,在向各膜组件内填充供水的同时,从空气给排口 14排出各膜组件内的空气。从第一膜组件IOA排出的空气通过第一给排流道61A,另一方面,从第二膜组件IOB排出的空气通过第二给排流道61B,在分支点61合流,从空气给排线路60排出到系统外,能够向各膜组件内填充供水。此时,例如在透过水输送线路30设置阀(图示略),关闭上述阀,由此能够抑制供水透过各膜组件的过滤膜11而从透过水出口13排出透过水。供水填充工序中的排出时间优选5 20秒。如果填充时间在上述范围内,则能够向各膜组件充分地填充供水。填充时间能够利用旋转开关(图示略)等设定。在供水填充工序结束之后,进行第一反洗工序及第二反洗工序。即,优选以过滤工序、供水排出工序、供水填充工序、第一反洗工序、供水排出工序、供水填充工序、第二反洗工序的顺序反复进行。另外,如上所述在从第二反洗工序转移到过滤工序之前,反复进行第一反洗工序及第二反洗工序时,优选根据其反复次数在各反洗工序之前进行供水排出工序及供水填充工序。这样,通过在即将进行第一反洗工序及第二反洗工序之前进行供水排出工序,从而能够除去积存在膜组件底部的垃圾等。而且,通过进行供水填充工序,从而均匀地对膜组件的过滤膜施加压力。若在这种状态下进行反洗,则能够更有效地冲走蓄积在过滤膜上的污垢等。在本实用新型的净水装置的运转方法中,不特别限制控制从过滤向反洗切换的手段,既可以用手动切换,也可以在净水装置设置自动控制单元,用自动控制切换。利用自动控制,例如能够在净水装置的起动时或深夜定时时进行第一反洗工序及第二反洗工序。另外,如果如图1所示预先在净水装置上设置旁通线路70,从供水供给线路20切换至旁通线路70,则在没有必要过滤时利用阀71切换为旁通线路70,不经由膜组件而将供水输送至透过水输送线路,能够对与各供水龙头连接的配管供水。而且,如果预先设定为在停电时从供水供给线路20切换为旁通线路70,则也能够用自动控制进行通常的供水。另外,在图1所示的净水装置I中,使用采用了供水从过滤膜11的外侧向内侧透过而过滤的所谓的外一内方式的膜组件,但本实用新型不限定于此,例如也可以使用采用了供水从过滤膜的内侧向外侧透过而过滤的所谓的内一外方式的膜组件。如以上说明,根据本实用新型,在过滤供水时用所有的膜组件进行过滤,因此过滤的处理能力高。因而,能够供给(给水)足够量的透过水,因此能够使净水装置小型化。而且,在反洗膜组件时,由于将所有由未反洗的膜组件获得的透过水使用于反洗,即基于过滤的透过水的供给和反洗不同时进行,因此能够稳定地供给一定量的透过水。本实用新型的净水装置及其运转方法,在处理浊度高的自来水、即作为表示自来水浊度的指标的堵塞度处于20至70的范围内的自来水时有用。尤其是在处理浊度更高的自来水、即堵塞度处于40至70的范围内的自来水时表现出特别显著的效果。在这里,堵塞度用以下方法求出。堵塞度:100 —( 10分钟后的过滤流量/初始过滤流量)X100(过滤条件)加压压力:IOOKPa膜面积:5.0m2流量:5mL/分本实用新型在处理用中空丝膜的表面过滤的堵塞物质中的有机成分的含有量处于60%至90%的范围内的自来水时表现出特别显著的效果。另外,上述有机成分的含有量是用700°C、2小时的灰化法分析的值。实施例以下,利用实施例具体地说明本实用新型,但本实用新型不限定于这些实施例。实施例1使用图1所示的净水装置,进行了自来水的过滤。作为第一膜组件IOA及第二膜组件10B,使用了如下膜组件,作为过滤膜具备精密过滤膜的一种即中空丝膜(三菱丽阳株式会社制、“MP0E050” ;过滤面积5.0m2 ;过滤精度
0.1 μ m ;膜厚 55 μ m ;外径 380 μ m)。作为阀22,使用了减压阀(尺寸:20A),将使用压力的最大值设定为0.8MPa,将二次压力设定为0.15MPa。作为第一开闭阀40A及第二开闭阀40B,使用了电动三通阀(规格:20A,工作电压:直流电24V)。作为阀62,使用了电磁阀(规格:8A,工作电压:直流电24V)。作为阀71,使用了止水阀(规格:20A )。另外,在透过水输送线路30及旁通线路70上,分别设置了止回阀(图示略)及旁通阀(图示略)。用自动控制切换各阀,如下所示地设定各工序的条件。将供水(自来水)的供给量设定为18L/分,用阀22进行调节使得供水供给线路20内的供水的水压为0.15MPa。将第一反洗工序及第二反洗工序的反洗时间分别设定为45秒,将供水排出工序的排出时间设定为30秒,将供水填充工序的填充时间设定为10秒。然后,开始进行净水装置的运转,在按照供水排出工序、供水填充工序、第一反洗工序、供水排出工序、供水填充工序、第二反洗工序的顺序反复进行两次之后,转移到过滤工序。然后,在通过自动控制成为用定时器设定的洗净时间的时刻,从过滤向反洗切换(即、通过自动控制切换各阀的开闭)。然后,在按照供水排出工序、供水填充工序、第一反洗工序、供水排出工序、供水填充工序、第二反洗工序的顺序反复进行两次之后,转移到过滤工序。反复进行该操作2个月,过滤了自来水。其结果,能够稳定地供给(给水)足够且一定量的透过水。另外,测定供水(自来水)的堵塞度的结果,处于40至60的范围内。而且,在上述运转结束后,采取中空丝膜表面的堵塞物质,用700°C、2小时的灰化法实施有机成分的分析的结果,堵塞物质的60%为有机成分。[0128]设置上述净水装置,在实施上述净水装置的运转之后,测定了运转初期和结束时的流量保持率,结果为92%。但是,流量保持率以下式定义。流量保持率:(结束时流量/初期流量)X 100实施例2设置与实施例1同样的净水装置,除了不进行运转工序中的供水排出工序及供水填充工序以外,与实施例1同样地实施运转,过滤了自来水。其结果,能够稳定地供给(给水)足够且一定量的透过水。另外,测定运转初期和结束时的流量保持率,结果为33%。产业上的实用性根据本实用新型,能够提供小型化、过滤处理能力高,并且能够稳定地供给一定量的透过水的净水装置。符号说明1-净水装置;10_膜组件;20_供水供给线路;30_透过水输送线路;40 —开闭阀;50 —反洗水排出线路;60 —空气给排线路;70 —旁通线路。
权利要求1.一种净水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 供水供给线路; 多个过滤供水的膜组件,其以并列方式设置; 多条供给流道,其从供水供给线路分支并与各膜组件的供水入口连接; 开闭阀,其设置于上述各供给流道; 反洗水排出线路,其与上述开闭阀连接; 透过水输送线路;以及 多条输送流道,其从上述透过水输送线路分支并与各膜组件的透过水出口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净水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供水供给线路在分支点分支为第一供给流道和第二供给流道,上述供水供给线路在上述分支点的上游侧具备调节供水的水压的阀。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净水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开闭阀为三通阀。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净水装置,其特征在于, 空气给排线路在分支部分分支为第一给排流道和第二给排流道,上述第一给排流道和上述第二给排流道分别与第一膜组件和第二膜组件的空气给排口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净水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空气给排线路在上述分支部分的上游侧具备控制空气的给排的阀。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净水装置,其特征在于, 具备控制从过滤向反洗切换的自动控制单元。
7.根据权利要求1 6中任一项所述的净水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膜组件具备如下述中空丝膜,即,其孔径为0.0l 2 μ m,其膜厚为5 300 μ m,其外径为20 2000 μ m,其过滤面积为0.2 10m2,其空隙率为20 90%。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净水装置,具有供水供给线路;多个过滤供水的膜组件,其以并列方式设置;多条供给流道,其从供水供给线路分支并与各膜组件的供水入口连接;开闭阀,其设置于上述各供给流道;反洗水排出线路,其与上述开闭阀连接;透过水输送线路;以及多条输送流道,其从上述透过水输送线路分支并与各膜组件的透过水出口连接。根据本实用新型,可提供小型化、过滤处理能力高,并且可稳定地供给一定量的透过水的净水装置。
文档编号B01D65/02GK202968209SQ20109000145
公开日2013年6月5日 申请日期2010年11月19日 优先权日2009年11月20日
发明者讃井克弥, 长坂好伦, 加藤辰广 申请人:三菱丽阳可菱水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