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一体式逆渗透净水过滤器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4917563阅读:172来源:国知局
一种一体式逆渗透净水过滤器的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一种一体式逆渗透净水过滤器,包括滤瓶和逆渗透滤芯,逆渗透滤芯内设置有管腔,逆渗透滤芯设置在滤瓶内,滤瓶上设置有净水出水口、原水进水口和浓水出水口,分别连通到逆渗透滤芯的净水产出区、废水产出区和原水补充区,将原水进水接口、浓水出水接口和净水出水接口集中设置在一个连接座上,连接座固定套接在滤瓶的上端,无需在原水进水接口与逆渗透滤芯之间、浓水出水接口与逆渗透滤芯之间、净水出水接口与逆渗透滤芯之间设置连接软管,解决了现有技术中软管过长、软管拔插困难及频繁拔插造成的泄漏问题。滤瓶与连接座结合为一体式,装卸更换滤芯更为便捷,避免了更换滤芯时的二次污染及泄漏问题。
【专利说明】一种一体式逆渗透净水过滤器
[0001]【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水过滤技术,尤其涉及净水器,特别是一种一体式逆渗透净水过滤器。
[0002]【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广泛采用逆渗透膜组成的滤芯对水进行过滤处理。原水经过逆渗透膜处理后获得净水和浓缩废水(以下简称浓水)。目前,采用逆渗透膜滤芯的过滤器因其原水进水口与净水出水口、浓水出水口分置在两端,其间需要采用软管连接,软管管路过长,安装连接软管时拔插困难,频繁拔插使接口损伤造成泄漏,同时,更换滤芯不方便,更换滤芯时会造成二次污染及泄漏问题。
[0003]
【发明内容】
: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一体式逆渗透净水过滤器,所述的这种一体式逆渗透净水过滤器要解决现有技术中采用逆渗透膜滤芯的过滤器的原水进水口、浓水出水口和净水出水口之间连接软管管路过长、拔插困难、容易泄漏、更换滤芯不方便和二次污染的技术问题。
[0004]本发明的这种一体式逆渗透净水过滤器,包括一个过滤体,其中,所述的过滤体包括一个滤瓶和一个逆渗透滤芯,所述的逆渗透滤芯呈圆柱管状,逆渗透滤芯设置在所述的滤瓶内,逆渗透滤芯的下端与滤瓶的底部连接,逆渗透滤芯的上端与滤瓶的顶部连接,滤瓶的上端面中设置有一个净水出水口,所述的净水出水口与逆渗透滤芯的内腔联通,滤瓶的内壁与逆渗透滤芯的外圆周之间设置有第一间隙,滤瓶的上端侧壁中设置有一个原水进水口,所述的原水进水口与所述的第一间隙连通,滤瓶的内腔中设置有从上端向下延伸的管状隔板,所述的管状隔板位于逆渗透滤芯上部的圆周外,管状隔板与逆渗透滤芯的上部之间设置有第二间隙,管状隔板的下部与逆渗透滤芯之间设置有一个止水橡胶环,所述的止水橡胶环封闭所述的第二间隙的下侧出口,滤瓶的上端侧壁中设置有一个浓水出水口,所述的浓水出水口与第二间隙连通,滤瓶的上端套设有一个连接座,所述的连接座向下开口,连接座上设置有一个原水进水接口、一个浓水出水接口和一个净水出水接口,所述的原水进水接口与原水进水口连通,所述的浓水出水接口与浓水出水口连通,所述的净水出水接口与净水出水口连通,连接座的内壁与滤瓶的上端外壁之间设置有一个第一 O型密封圈、一个第二 O型密封圈和一个第三O型密封圈,所述的第一 O型密封圈阻断净水出水口与原水进水口或者浓水出水口之间的连通间隙,所述的第二 O型密封圈阻断原水进水口与浓水出水口之间的连通间隙,所述的第三O型密封圈阻断原水进水口或者浓水出水口与连接座开口之间的连通间隙。
[0005]进一步的,滤瓶上端沿圆周方向设置有向外凸出的第一卡块,连接座下部内壁上沿圆周方向设置有向圆心方向凸出的第二卡块,滤瓶上端插入连接座后通过第一卡块和第二卡块旋接固定。
[0006]进一步的,逆渗透滤芯设置在一个内管的外圆周上,所述的内管的管壁上设置有透水孔,内管上端的外圆周与滤瓶的上部内壁之间设置有第四O型密封圈,所述的第四O型密封圈阻断第二间隙与净水出水口之间的连通间隙。[0007]进一步的,所述的止水橡胶环呈圆锥台状,其轴向截面呈八字型。
[0008]进一步的,所述的滤瓶的上端部呈台阶状,所述的连接座的内壁形状与滤瓶的上端部形状配合,净水出水口设置在滤瓶的上端面的中心处,原水进水口和浓水出水口分别设置在台阶部的圆周向侧壁中。
[0009]本发明的工作原理是:原水如自来水通过原水进水接口和原水进水口进入滤瓶内的第一间隙,水压使不含杂质的净水透过逆渗透滤芯进入到逆渗透滤芯的管腔内,再经过净水出水口和净水出水接口流出,水中的杂质不能透过逆渗透滤芯,在水压的作用下被推送到第二间隙内,从浓水出水口和浓水出水接口流出。止水橡胶环隔阻第一间隙和第二间隙,防止原水与浓水相混,同时增加进水压力,提高产净水能力。原水进水接口、浓水出水接口和净水出水接口均集中设置在连接座上,无需在原水进水接口与逆渗透滤芯之间、浓水出水接口与逆渗透滤芯之间、净水出水接口与逆渗透滤芯之间设置连接软管,解决了现有技术中软管过长、软管拔插困难及频繁拔插造成的泄漏问题。滤瓶与连接座结合为一体式,装卸更换滤芯更为便捷,避免了更换滤芯时的二次污染及泄漏问题。
[0010]本发明和已有技术相比较,其效果是积极和明显的。本发明在逆渗透滤芯内设置管腔,将逆渗透滤芯设置在瓶体内,在瓶体上设置净水出水口、原水进水口和浓水出水口,分别连通到逆渗透滤芯的净水产出区、废水产出区和原水补充区,将原水进水接口、浓水出水接口和净水出水接口集中设置在连接座上,无需在原水进水接口与逆渗透滤芯之间、浓水出水接口与逆渗透滤芯之间、净水出水接口与逆渗透滤芯之间设置连接软管,解决了现有技术中软管过长、软管拔插困难及频繁拔插造成的泄漏问题。滤瓶与连接座结合为一体式,装卸更换滤芯更为便捷,避免了更换滤芯时的二次污染及泄漏问题。
[0011]【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一种一体式逆渗透净水过滤器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0012]图2是本发明的一种一体式逆渗透净水过滤器的结构示意图。
[0013]【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发明的一种一体式逆渗透净水过滤器,包括一个过滤体,其中,所述的过滤体包括一个滤瓶2和一个逆渗透滤芯3,逆渗透滤芯3呈圆柱管状,逆渗透滤芯3设置在滤瓶2内,逆渗透滤芯3的下端与滤瓶2的底部连接,逆渗透滤芯3的上端与滤瓶2的顶部连接,滤瓶2的上端面中设置有一个净水出水口 13,净水出水口 13与逆渗透滤芯3的内腔联通,滤瓶2的内壁与逆渗透滤芯3的外圆周之间设置有第一间隙21,滤瓶2的上端侧壁中设置有一个原水进水口 10,原水进水口 10与第一间隙21连通,滤瓶2的内腔中设置有从上端向下延伸的管状隔板17,管状隔板17位于逆渗透滤芯3上部的圆周外,管状隔板17与逆渗透滤芯3的上部之间设置有第二间隙,管状隔板17的下部与逆渗透滤芯3之间设置有一个止水橡胶环16,止水橡胶环16封闭第二间隙的下侧出口,滤瓶2的上端侧壁中设置有一个浓水出水口 12,浓水出水口 12与第二间隙连通,滤瓶2的上端套设有一个连接座1,连接座I内设置有连接腔11,连接座I向下开口,连接座I上设置有一个原水进水接口 4、一个浓水出水接口 6和一个净水出水接口 5,原水进水接口 4与原水进水口 10连通,浓水出水接口 6与浓水出水口 12连通,净水出水接口 5与净水出水口 13连通,连接座I的内壁与滤瓶2的上端外壁之间设置有一个第一 O型密封圈9、一个第二 O型密封圈8和一个第三O型密封圈7,第一 O型密封圈9阻断净水出水口 13与原水进水口 10或者浓水出水口 12之间的连通间隙,第二 O型密封圈8阻断原水进水口 10与浓水出水口 12之间的连通间隙,第三O型密封圈7阻断原水进水口 10或者浓水出水口 12与连接座I开口之间的连通间隙。
[0014]进一步的,滤瓶2上端沿圆周方向设置有向外凸出的第一卡块,连接座I下部内壁上沿圆周方向设置有向圆心方向凸出的第二卡块,滤瓶2上端插入连接座I后通过第一卡块和第二卡块旋接固定。
[0015]进一步的,逆渗透滤芯3设置在一个内管的外圆周上,内管的管壁上设置有透水孔,内管上端的外圆周与滤瓶2的上部内壁之间设置有第四O型密封圈14和第四O型密封圈15,第四O型密封圈14和第四O型密封圈15阻断第二间隙与净水出水口 13之间的连通间隙。
[0016]进一步的,止水橡胶环16呈圆锥台状,其轴向截面呈八字型。
[0017]进一步的,滤瓶2的上端部呈台阶状,连接座I的内壁形状与滤瓶2的上端部形状配合,净水出水口 13设置在滤瓶2的上端面的中心处,原水进水口 10和浓水出水口 12分别设置在台阶部的圆周向侧壁中。
[0018]本实施例的工作原理是:原水如自来水通过原水进水接口 4和原水进水口 10进入滤瓶2内的第一间隙21,水压使不含杂质的净水透过逆渗透滤芯3进入到逆渗透滤芯3的管腔内,再经过净水出水口 13和净水出水接口 5流出,水中的杂质不能透过逆渗透滤芯3,在水压的作用下被推送到第二间隙内,从浓水出水口 12和浓水出水接口 6流出。止水橡胶环16隔阻第一间隙21和第二间隙,防止原水与浓水相混,同时增加进水压力,提高产净水能力。原水进水接口 4、浓水出水接口 6和净水出水接口 5均集中设置在连接座I上,无需在原水进水接口 4与逆渗透滤芯3之间、浓水出水接口 6与逆渗透滤芯3之间、净水出水接口 5与逆渗透滤芯3之间设置连接软管,解决了现有技术中软管过长、软管拔插困难及频繁拔插造成的泄漏问题。滤瓶2与连接座I结合为一体式,装卸更换滤芯更为便捷,避免了更换滤芯时的二次污染及泄漏问题。
【权利要求】
1.一种一体式逆渗透净水过滤器,包括一个过滤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过滤体包括一个滤瓶和一个逆渗透滤芯,所述的逆渗透滤芯呈圆柱管状,逆渗透滤芯设置在所述的滤瓶内,逆渗透滤芯的下端与滤瓶的底部连接,逆渗透滤芯的上端与滤瓶的顶部连接,滤瓶的上端面中设置有一个净水出水口,所述的净水出水口与逆渗透滤芯的内腔联通,滤瓶的内壁与逆渗透滤芯的外圆周之间设置有第一间隙,滤瓶的上端侧壁中设置有一个原水进水口,所述的原水进水口与所述的第一间隙连通,滤瓶的内腔中设置有从上端向下延伸的管状隔板,所述的管状隔板位于逆渗透滤芯上部的圆周外,管状隔板与逆渗透滤芯的上部之间设置有第二间隙,管状隔板的下部与逆渗透滤芯之间设置有一个止水橡胶环,所述的止水橡胶环封闭所述的第二间隙的下侧出口,滤瓶的上端侧壁中设置有一个浓水出水口,所述的浓水出水口与第二间隙连通,滤瓶的上端套设有一个连接座,所述的连接座向下开口,连接座上设置有一个原水进水接口、一个浓水出水接口和一个净水出水接口,所述的原水进水接口与原水进水口连通,所述的浓水出水接口与浓水出水口连通,所述的净水出水接口与净水出水口连通,连接座的内壁与滤瓶的上端外壁之间设置有一个第一 O型密封圈、一个第二 O型密封圈和一个第三O型密封圈,所述的第一 O型密封圈阻断净水出水口与原水进水口或者浓水出水口之间的连通间隙,所述的第二 O型密封圈阻断原水进水口与浓水出水口之间的连通间隙,所述的第三O型密封圈阻断原水进水口或者浓水出水口与连接座开口之间的连通间隙。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一体式逆渗透净水过滤器,其特征在于:滤瓶上端沿圆周方向设置有向外凸出的第一卡块,连接座下部内壁上沿圆周方向设置有向圆心方向凸出的第二卡块,滤瓶上端插入连接座后通过第—^块和第二卡块旋接固定。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一体式逆渗透净水过滤器,其特征在于:逆渗透滤芯设置在一个内管的外圆周上,所述的内管的管壁上设置有透水孔,内管上端的外圆周与滤瓶的上部内壁之间设置有第四O型密封圈,所述的第四O型密封圈阻断第二间隙与净水出水口之间的连通间隙。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一体式逆渗透净水过滤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止水橡胶环呈圆锥台状,其轴向截面呈八字型。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一 体式逆渗透净水过滤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滤瓶的上端部呈台阶状,所述的连接座的内壁形状与滤瓶的上端部形状配合,净水出水口设置在滤瓶的上端面的中心处,原水进水口和浓水出水口分别设置在台阶部的圆周向侧壁中。
【文档编号】B01D61/08GK103566757SQ201210281389
【公开日】2014年2月12日 申请日期:2012年8月9日 优先权日:2012年8月9日
【发明者】王钦华, 刘武义 申请人:上海亚弘过滤器材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