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动力室内净化空气的方法及其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034436阅读:11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无动力室内净化空气的方法及其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一种无动力室内净化空气的方法及其结构。
背景技术
随着城市化进程加速,城市内空气污染日益严重,空气净化是人类迫切需解决问题,使净化的主要方法是控制降低污染物的排发量;另一方面,对于己污染的空气实行滤除净化,即至少在室内使空气得到净化。目前,空气净化设备广泛采用活性炭净化技术,活性炭净化技术大多采用动力强制空气通过盛满活性炭颗粒的活性炭过滤器,使其内的活性炭吸附通过空气中的有害物质达到净化室内空气的目的。活性炭是一种非常优良的吸附剂,它是由木炭、竹炭、各种果壳和优质煤等作为原料,通过物理和化学方法对原料进行破碎、过筛、催化剂活化、漂洗、烘干和筛选等一系列工序加工制造而成。它具有物理吸附和化学吸附的双重特性,可以有选择的吸附气相、液相中的各种有害物质,以达到净化目的。活性炭净化量取决于活性炭与空气接触的面积,活性炭与空气接触面积越大,活性炭净化空气量越大。但这种空气净化设备净化器体积小,活性炭与空气接触的面积有限,净化空气量较少,且耗费电能,结构复杂,制作使用成本大,难于推广使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设计一种无动力室内净化空气的方法及其结构,采用无能源损耗的方法使室内空气净化,具有结构简单,设计合理,环保无污染,活性炭与空气接触的面积大,制作使用成本低和使用效果好的优点。为此,本发明的一种无动力室内净化空气的方法是,利用室内空气对流通过活性炭过滤块,活性炭过滤块吸附室内空气的有害物质净化室内空气。所述的活性炭过滤块在室内移动形成空气对流通过活性炭过滤块。所述的活性炭过滤块分割室内空间形成空气对流通过活性炭过滤块,所述的分割室内空间包括作为门、作为窗、作为分隔板、作为封墙板的分割。—种无动力室内净化空气的结构,主要由外夹层和内夹层所组成,中间层位于外夹层和内夹层之间,中间层上间隔距离密布有活性炭过滤块,活性炭过滤块两端面透过外夹层和内夹层与室内空气相通。所述的外夹层、内夹层和中间层为板式层,中间层位于外夹层和内夹层之间,中间层上间隔距离密布有过滤室,过滤室贯通中间层两端面,过滤室内设有活性炭过滤块,与过滤室对应的外夹层和内夹层上设有贯通的通风孔。所述的外夹层、内夹层与活性炭过滤块之间设有透气层。所述的板式层为木板层,或人造板层。或所述的外夹层、内夹层为沙网,或透气布,中间层为格构框架,格构框架位于外夹层和内夹层之间,格构框架内设有活性炭过滤块,或活性炭过滤片,格构框架两侧与外夹层和内夹层之间设有透气层。所述的活性炭过滤块为蜂窝式活性炭过滤块,活性炭过滤块为矩形,或为圆体形。所述的透气层为透气无纺布,或为网格布、或为网。上述结构设计实现了本发明的目的。本发明具采用无能源损耗的方法使室内空气净化,具有结构简单,设计合理,环保无污染,活性炭与空气接触的面积大,制作使用成本低和使用效果好的优点。具体优点如下
I、本发明具有净化室内空气的作用。由于活性炭净化量取决于活性炭与空气接触的面积,活性炭与空气接触面积越大,活性炭净化空气量越大。本发明将活性炭置在隔板中、或作为封墙板、或作为门、或作为窗从而大幅度增加了活性炭与空气接触面积,活性炭净化空气量大。试验表明置有本发明活性炭过滤块隔板(活性炭面积的为2mX2m)的室内置入甲醛、可吸入悬浮颗粒物等有害物质后,50小时后再测上述有害物质,与同等条件的无本发明的室内空气对比显示,有本发明木地板的室内上述有害物质含量仅是对比室内含 量的O. 8%。本发明有净化室内空气的良好效果。2、本发明结构简单,设计合理,无能源损耗,制作使用成本低。本发明采用中间层位于外夹层和内夹层之间,中间层上间隔距离密布有活性炭过滤块,活性炭过滤块两端面透过外夹层和内夹层与室内空气相通的结构设计,可以制成隔板、封墙板、屏风、门、窗直接过滤净化室内空气;作为门、窗时直接过滤净化进入室内的空气,也可以通过门的启闭使活性炭过滤块在室内空气中滤过,或至室内空气循环流通使活性炭过滤块吸附空气中的有害物质,达到净化室内空气的效果。


图I为本发明的剖面结构为示意图。图2为本发明的立体剖面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发明的蜂窝式活性炭过滤块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发明作为封墙板时的使用状态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发明作为窗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一种无动力室内净化空气的方法是利用室内空气对流通过活性炭过滤块,活性炭过滤块吸附室内空气的有害物质净化室内空气。所述的活性炭过滤块在室内移动形成空气对流通过活性炭过滤块。所述的活性炭过滤块分割室内空间形成空气对流通过活性炭过滤块,所述的分割室内空间包括作为门、作为窗、作为分隔板、作为封墙板的分割。如图I至图6所示,一种无动力室内净化空气的结构,主要由外夹层5和内夹层8所组成,中间层4位于外夹层和内夹层之间,中间层上间隔距离密布有活性炭过滤块6,活性炭过滤块两端面透过外夹层和内夹层与室内空气相通。如图I至图5所示,所示结构适于作门9、分隔板、封墙板、屏风、隔墙板等。所述的外夹层、内夹层和中间层为板式层,中间层位于外夹层和内夹层之间。中间层上间隔距离密布有过滤室2,过滤室贯通中间层两端面,过滤室内设有活性炭过滤块,与过滤室对应的外夹层和内夹层上设有贯通的通风孔I。通风孔可为同直径孔,亦可为喇叭状通风孔3,以扩大活性炭过滤块与室内空气接触面积。通风孔甚至可以为百叶窗10之间的过风口。所述的外夹层、内夹层与活性炭过滤块之间设有透气层7。所述的透气层为透气无纺布,或为网格布、或为网。透气层的作用是在活性炭过滤块装入过滤室内后,将活性炭过滤块封盖在过滤室中,透气层与外夹层和内夹层端面粘合即可,亦将活性炭过滤块封在过滤室内。所述的板式层为木板层,或人造板层。本发明作为门使用时,门的人为开启,使室内空气从外夹层的通风 孔经透气层进入过滤室被其内的活性炭过滤块过滤吸附有害物后再经另一侧的透气层和内夹层的通风孔流回室内,完成在室内移动形成空气对流通过活性炭过滤块的净化过程;反之,人为关闭亦如此,即便门关闭后,两室之间的空气对流经过活性炭过滤块亦在进行无动力净化过程。如图5所示,本发明作为封墙板使用时,则内夹层外端面与墙体面12之间应留有间隙形成通风道14,内夹层外端面与墙体面之间用固定栓13固定,通风道上端用封板11封闭。这样,室内空气从通风道下端口 15进入通风道并从内夹层的通风孔经透气层进入过滤室被其内的活性炭过滤块过滤吸附有害物后再经另一侧的透气层和外夹层的通风孔流回室内,完成在室内分割形成空气对流通过活性炭过滤块的净化过程。如图6所示,所述的外夹层、内夹层为沙网20,沙网位于两个沙网框18中,中间层为格构框架17,格构框架位于外夹层和内夹层之间,格构框架内设有活性炭过滤块,或活性炭过滤片16,格构框架两侧与外夹层和内夹层之间设有透气层。通过螺钉19连固两个沙网框将格构框架、其内的活性炭过滤片和透气层夹固在两沙网之间,形成窗结构,安装在窗框中作为沙窗使用。直接对进入室内的空气净化。所述的活性炭过滤块为蜂窝式活性炭过滤块,活性炭过滤块为矩形,或为圆体形。所述的透气层为透气无纺布,或为网格布、或为网。总之,本发明采用无能源损耗的方法使室内空气净化,具有结构简单,设计合理,环保无污染,活性炭与空气接触的面积大,制作使用成本低和使用效果好的优点。
权利要求
1.一种无动力室内净化空气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利用室内空气对流通过活性炭过滤块,活性炭过滤块吸附室内空气的有害物质净化室内空气。
2.按权利要求I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活性炭过滤块在室内移动形成空气对流通过活性炭过滤块。
3.按权利要求I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活性炭过滤块分割室内空间形成空气对流通过活性炭过滤块,所述的分割室内空间包括作为门、作为窗、作为分隔板、作为封墙板的分割。
4.一种实现权利要求I所述方法的结构,主要由外夹层和内夹层所组成,其特征在于中间层位于外夹层和内夹层之间,中间层上间隔距离密布有活性炭过滤块,活性炭过滤块两端面透过外夹层和内夹层与室内空气相通。
5.按权利要求4所述的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外夹层、内夹层和中间层为板式层,中间层位于外夹层和内夹层之间,中间层上间隔距离密布有过滤室,过滤室贯通中间层两端面,过滤室内设有活性炭过滤块,与过滤室对应的外夹层和内夹层上设有贯通的通风孔。
6.按权利要求5所述的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外夹层、内夹层与活性炭过滤块之间设有透气层。
7.按权利要求5所述的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板式层为木板层,或人造板层。
8.按权利要求4所述的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外夹层、内夹层为沙网,或透气布,中间层为格构框架,格构框架位于外夹层和内夹层之间,格构框架内设有活性炭过滤块,或活性炭过滤片,格构框架两侧与外夹层和内夹层之间设有透气层。
9.按权利要求4或5或6或8所述的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活性炭过滤块为蜂窝式活性炭过滤块,活性炭过滤块为矩形,或为圆体形。
10.按权利要求6或8所述的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透气层为透气无纺布,或为网格布、或为网。
全文摘要
本发明属于一种无动力室内净化空气的方法及其结构,方法是利用室内空气对流通过活性炭过滤块,活性炭过滤块吸附室内空气的有害物质净化室内空气。结构主要由外夹层和内夹层所组成,中间层位于外夹层和内夹层之间,中间层上间隔距离密布有活性炭过滤块,活性炭过滤块两端面透过外夹层和内夹层与室内空气相通。本发明采用无能源损耗的方法使室内空气净化,具有结构简单,设计合理,环保无污染,活性炭与空气接触的面积大,制作使用成本低和使用效果好的优点,可推广使用。
文档编号B01D46/00GK102961948SQ20121051489
公开日2013年3月13日 申请日期2012年12月5日 优先权日2012年12月5日
发明者费本华, 刘志佳, 刘杏娥, 孙正军, 刘贤淼, 王戈, 覃道春, 余雁 申请人:国际竹藤中心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