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移液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036604阅读:41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移液管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实验仪器,特别是一种用于医药化工领域实验室的移液管。
背景技术
玻璃移液管是医药领域实验室或检验室中最常用的仪器之一。目前常用的移液管是等径或不等径的直形圆筒玻璃管,使用时,在移液管上端口插接橡胶吸球,把吸球捏瘪后将移液管下端插入到液体里,松开对吸球施加的压力,吸球在自身的弹性作用下逐渐形状还原,使移液管内形成负压,液体被吸入到移液管内,当移液管内的液体超过需要的量时,即观察液面高度超过需要量的刻度线,迅速将吸球移开并用手指堵住移液管上端口,然后慢慢移动手指让少部分空气进入移液管上部,降低移液管内液面高度到合适的高度线,再将移液管移动到要加入液体的器皿中,松开手指对移液管上端口的密封,空气从上端口进入到移液管,液体从下端口流出。上述移液管存在的缺陷是吸液时,经常出现当液面达到要求高度后,在移开吸球到用手指堵住移液管上端口的过程中,移液管中的液面会迅速下降,容易出现液体量不足的现象而导致吸入液体不够量而重新操作的情况。由于上述的缺点,使移液管的使用不容易掌握,需要多次训练才能成功,即使是熟练者也很难每次都成功,致使移液过程相对困难,费时费力。此外,传统玻璃移液管还存在以下缺陷由于是直型圆管设计,所以在移动、清洗、烘干的过程中,容易脱手或滚动造成移液管的损坏。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任务是针对以上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带有支管的移液管。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移液管,包括一个上下端口连通的带有刻度线的管体,所述的管体上部有一个与管体内腔垂直连通的支管,支管上设置有阀门。上述的阀门可以是玻璃单孔旋转阀门。上述的管体上端可以设置一个阀门。 上述管体上端的阀门可以是一段内置直径较大玻璃球的橡胶软管。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特点。I、操作简便,省时省力。2、不易脱手或滚动,节约成本。

图I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
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如图I所示,本实用新型一种移液管,包括一个上下端口连通的带有刻度线的管体1,所述的管体I上部有一个与管体I内腔垂直连通的支管2,支管2上设置有阀门3。为了便于操作,本实用新型优选的阀门3是玻璃单孔旋转阀门3。为了便于操作,管体I上端还可以设置设置一个阀门,本实施例中,该阀门的结构为一段橡胶软管4,内置一个直径较大玻璃球5。使用时,管体I上端的橡胶软管4内腔被直径较大的玻璃球5密封,使移液管上端口处于封闭状态。吸液时,在移液管支管2端口插接橡胶吸球,打开支管2上的阀门3,把吸球捏瘪后将移液管下端插入到液体里,松开对吸球施加的压力,吸球产生的负压将液体吸入到移液管内,当移液管内的液面高度超过需要量的刻度线时,停止吸球吸液过程,关闭支管2上端阀门,取下橡胶吸球。然后慢慢打开支管2阀门3,让小部分空气进入移液管上部,降低移液管内液面高度到合适的刻度线时,关闭支管2阀门3,将移液管移动到需要加入液体的器皿中,再用手指轻轻捏压移液管上端的橡胶软管4,使之变形通气,控制移液管内的液体从下端出口缓缓流出,即可完成整个移液过程。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的特定实施方案已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描述,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对它进行的各种显而易见的改变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权利要求1.一种移液管,包括一个上下端口连通的带有刻度线的管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管体上部有一个与管体内腔垂直连通的支管,所述的支管上设置有阀门。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移液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阀门可以是玻璃单孔旋转阀门。
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移液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管体上端可以设置一个阀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移液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管体上端的阀门可以是一段内置直径较大玻璃球的橡胶软管。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移液管,属于实验仪器,包括一个上下端口连通的带有刻度线的管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管体上部有一个与管体内腔垂直连通的支管,所述的支管上设置有阀门。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具有操作简便和不易脱手滚动的特点。
文档编号B01L3/02GK202410705SQ201220051369
公开日2012年9月5日 申请日期2012年2月17日 优先权日2012年2月17日
发明者宋翠祥, 梁翠荣 申请人:梁翠荣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