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降液管圆形排布的槽盘式液体再分布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892816阅读:49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降液管圆形排布的槽盘式液体再分布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填料塔液体再分布器,它属于化工分离塔内件中液体收集、再分布装置的改进。
背景技术
在化工、石化、医药等部门,塔器投资大、用途广,随着塔器的深入发展,各种塔内件技术也日益成熟,液体收集再分布器得到不断发展和改进,国内外的研究机构研发了不同的分布装置,各有侧重点。实用新型99218167. 4提出了一种倾斜的受液板,保证各受液板的水平投影部分重叠,使液体完全被收集,然后再分布至下一层填料。发明专利02138501. 7在槽式再分布 器的基础上,将降液板与压料圈合二为一,降液板能形成液膜,降低了塔高,液体分布呈线式分布。发明专利200510041559. X解决了填料表面的不平整而产生的液体分布不均问题,将各液体收集槽之间用圆管连接,起到平均液位的作用。实用新型201020679796. 5在槽盘式液体再分布器的基础上增加一个升气管,升气管可拆卸,适用于不同气体流量的场合,也避免了升气管过长常规尺寸的人孔无法实现拆装的问题。其他不少专利是在现有专利的基础上做的细微变动,如发明专利200610038792. 7将再分布器作为几块,分块安装;发明专利200610088161. 6把集液角钢的排列从单层改为上下两层交替分布;实用新型200820220106. 2为液体导流槽增加低位槽和高位槽,以适应不同的液体流量;实用新型200920030987. 6在上下两个液体再分布器之间增加纵向再分却器,再分却器可为中空通管或丝网层。实用新型201020679821. X将气体分布器、液体再分布器和加料装置通过管道合为一体,节省塔器空间。美国专利US6059272设计了一种槽孔式液体再分布器,再分布器中间有一个大槽,大槽侧面很多小孔,液体通过小孔流到分布板上,通过分布板上的小孔往下流,气体通过升气管往上走。US6086055整合了众多操作状况时的气液再分布器的安装状态,包括边线液体采出、气体采出,液体进料、气体进料,两相进料,塔顶液体进料、气体采出。US6149136为储液槽设计了两套分液装置,通过两根一级管道分流至若干根二级管道里,再分布到填料上。US6149136设计的是先将液体预分布,然后流入次分布装置,各次分布装置有孔中通,使分布时液位能平衡。US6502806设计了一种槽式再分布器,再分布器盘中间有一个一级槽,一级槽下方连着若干个二级槽,与二级槽重叠的位置上有若干小孔,液体沿小孔往下流,二级槽周围有细管,液体沿细管往下被分布到填料上。US6695008设计了一种错位的槽式液体再分布器,再分布器有一个一级槽,一级槽装有若干个小槽,槽上开孔,液体从孔流下流入二级槽;或者,一级槽上直接开孔,开孔周围有挡板,液体沿孔流下;再或者,一级槽一侧某一根二级槽a收集相邻一根二级槽b的液体,相应的另一侧二级槽b收集二级槽a的液体,通过二级槽的水平分配将液体分布均匀。US6722639是一种改进的槽式液体再分布器,液体收集槽分为两部分,上槽内有开孔,液体从开孔流入下槽,下槽底部开口缩小为细管,液体从细管被分配到填料层;收集槽旁是升气管,这样气液在再分布时不会形成雾沫夹带。上面各文献,降液管(或液体向下流的通道)都是呈直线排布,而塔和填料的截面都是圆形,这样塔壁附近会出现液体分布的盲区。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旨在优化液体分布,改变传统槽盘式再分布器降液管直线排列的情况,提出一种降液管圆形排布的槽盘式液体再分布器,储液槽呈环形收集液体,相邻储液槽之间中空,作为升气管,气体通过升气管上升;储液槽侧面开孔,开孔外侧焊接角钢,作为降液管,液体通过降液管下降,能被均匀地分布到圆形的各个部分。本实用新型的主要解决方案是这样实现的—种降液管圆形排布的槽盘式液体再分布器,其特征是降液管以塔中心为中心圆形排布。所述的槽盘式液体再分布器的储液槽3为环形收集器,相邻储液槽之间为升气管·I ;储液槽侧面开孔,开孔外侧焊接角钢,作为降液管4。所述的槽盘式液体再分布器由升气管I和降液管4组成,两个相邻升气管管壁2底部焊接上圆环底,组成环形储液槽3 ;升气管管壁开孔处焊接角钢作为降液管4,降液管与升气管等高;相邻储液槽之间底部用连通管7连通;整个分布器通过固定装置6固定在塔壁上,固定装置6与传统槽盘式分布器的固定装置相同。升气管上方设置有挡液帽8,挡液帽圆心开孔,最外圈挡液帽紧贴塔壁,起到收集壁流液体的作用。升气管管壁由钢管或由钢板卷曲而成。当塔径大于1500mm时,储液槽底与挡液帽可分块焊接、安装。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有I.降液管按圆形排布,从根本上克服了直线排布时,喷淋圆重叠大、空隙多的问题;2.加工角料极少,加工储液槽槽底后剩余的圆环可直接作为挡液帽;3.升气管半径、降液管数目可灵活改变,适应不同塔径的情况。

图I是槽盘式液体再分布器示意图。图2是图I的A向示意图。图3是塔内槽盘式液体再分布器示意图。图4是储液槽底与挡液帽加工安装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附图中的实施例作进一步描述如图I 4所示,槽盘式液体再分布器由升气管I和降液管4组成,两个相邻升气管管壁2底部焊接上圆环底,组成环形储液槽3 ;升气管管壁开孔处焊接角钢作为降液管4,开孔位置在升气管管壁高度的15%与85%处,降液管与升气管等高;相邻储液槽之间底部用连通管7连通。降液管以塔中心为中心圆形排布。储液槽3为环形收集器,相邻储液槽之间为升气管I ;储液槽侧面开孔,开孔外侧焊接角钢,作为降液管4。升气管上方设置有挡液帽8,挡液帽圆心开孔。升气管管壁由钢管组成或由钢板卷曲而成,角钢作为降液管焊接在升气管管壁上,按升气管直径大小呈环形排布;升气管管壁2与2’底部焊接圆环底,作为环形储液槽
3;各降液管间距、各升气管宽度、各储液槽宽度的相对大小在50% -200%之间;升气管管壁高度的15%与85%处开孔,开孔处焊接降液角钢,降液管与升气管等高;相邻储液槽之间底部用连通管7连通,用来平衡液位和支撑再分布器;再分布器最外侧增加2-10个固定装置6固定在塔壁5上;升气管上方依塔径 30-300mm处安装挡液帽8,防止液体从升气管流下;最中间的挡液帽圆心开孔,使中心液体分布均勻。下面实例将更好地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说明,但不会因此而限制其应用。具体实施例选择直径为900mm的圆形铁板,按直径200mm、400mm、600mm、800mm切害I],分为五部分a.直径200mm的圆,b.内圆直径200mm、夕卜圆直径400mm的圆环,c.内圆直径400mm、夕卜圆直径600mm的圆环,d.内圆直径600mm、外圆直径800mm的圆环,e.内圆直径800mm、外圆直径900mm的圆环,选择b与d作为储液槽的底部,a、C、e作为挡液帽。选择矩形铁板,长2600mm、宽400mm,在宽60mm与340mm处开孔,孔径15mm,上下各两排,每排各26个。在距铁板底角长715mm、宽40mm,长2145mm、宽40mm处开孔,孔径30mm,作为连通管的连通孔。将此矩形铁板卷曲,垂直焊接在圆环d的外圆上,同理圆环d的内圆也垂直焊接上铁板,三部分作为储液槽。选择30mmX 30mm角钢,长度为400mm,焊接在上述开孔外侧,作为降液管。将这个储液槽通过固定装置6固定在塔壁上,固定装置通过螺母、螺栓、垫片固定。同理安装另一个储液槽,储液槽之间的空隙、储液槽与塔壁之间的空隙作为气体通道。在两个储液槽之间安装液体连接管,管径30_。收集安装a、C、e为挡液帽,其中圆a中心开孔,孔径2_。此装置用于内径900mm的精馏塔,升气管开孔率51%,喷淋密度102个/m2,Moore评价方法Dci = 83%,属于中高性能分布器。
权利要求1.一种降液管圆形排布的槽盘式液体再分布器,其特征是降液管以塔中心为中心圆形排布。
2.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槽盘式液体再分布器,其特征是所述的槽盘式液体再分布器的储液槽(3)为环形收集器,相邻储液槽之间为升气管(I);储液槽侧面开孔,开孔外侧焊接角钢,作为降液管(4)。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槽盘式液体再分布器,其特征是所述的槽盘式液体再分布器由升气管(I)和降液管(4)组成,两个相邻升气管管壁(2)底部焊接上圆环底,组成环形储液槽(3);升气管管壁开孔处焊接角钢作为降液管(4),降液管与升气管等高;相邻储液槽之间底部用连通管7连通。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槽盘式液体再分布器,其特征是升气管上方设置有挡液帽(8),中心挡液板圆心开孔。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槽盘式液体再分布器,其特征是升气管管壁由钢管组成或由钢板卷曲而成。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降液管圆形排布的槽盘式液体再分布器。降液管以塔中心为中心圆形排布,槽盘式液体再分布器的储液槽(3)为环形收集器,相邻储液槽之间为升气管(1);储液槽侧面开孔,开孔外侧焊接角钢,作为降液管(4)。实用新型降液管的圆形排布方式结构紧凑,能使液体均匀分布;各储液槽的连通管起固定作用的同时,能液位相互平衡;制造简单,加工角料极少。
文档编号B01D53/18GK202569911SQ20122014860
公开日2012年12月5日 申请日期2012年4月10日 优先权日2012年4月10日
发明者刘春江, 丁晖殿, 郭凯, 袁希钢 申请人:天津大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