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全自动搅拌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893049阅读:11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全自动搅拌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化工搅拌设备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对多种化工材料进行混合搅拌的电机式全自动搅拌机。
背景技术
搅拌机是一种带有叶片的轴在圆筒或槽中旋转,将多种原料进行搅拌混合,使之成为一种混合物或适宜稠度的机器,现有的搅拌机在搅拌时,所产生的含有热量和水分的气体会影响到电机的使用寿命,不利于经济、节能环保的理念,同时搅拌机自动化水平低,搅拌无法做到均匀,一次下料往往需要多次搅拌才能达到标准,从而造成了电力的浪费和工作效率的低下。

实用新型内容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点,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具有环保、节能、安全性强、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成本低廉且完全自动化特点的全自动搅拌机。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全自动搅拌机,包括机架,机架有支撑板、支撑杆和横杆,支撑杆竖立在支撑板上并与横杆焊接,支撑板一侧放置有液压油缸,液压油缸通过暗置的电线分别与搅拌杆和安放在支撑杆卡接环上的控制开关相连,横杆的两侧分别固接有电机和搅拌杆,电机通过电线分别与安置在搅拌机一侧的控制台和液压油缸相连,电机另设一根电线连接电源,横杆中部设有一个固定栓,固定栓拴接有一个用于控制搅拌杆升降高低的控制杆。所述搅拌杆由杆体、叶轮和安全罩组成。所述杆体四周分别设有四根等长间距为45°角的固定杆,固定杆顶端垂直固定在机架横杆上,固定杆通过四端开有固定孔中心设有用于贯通杆体的中心圆孔的十字支撑架固定,十字连接支架的下端设有圆面,圆面中心为用于防止因摩擦而产生火花的紫铜材料空心轴套,圆面上设有一个直径较大的圆形孔隙,固定杆的末端通过螺钉栓接在圆面的四个端点上,杆体通过圆面连接叶轮,叶轮外设有一个用于防止叶轮脱落造成问题的安全罩。所述叶轮包括六至八片与杆体相连的叶片,所述叶片分为通孔叶片和分散叶片,两者依次排列焊接在中心轴上形成一个能对物料搅拌均匀的叶轮。所述通孔叶片的上下两端焊接有能隔绝物料流动宽度较大的挡板,通孔叶片为一块长方形金属板,金属板中心位置开设有一个用于限制物料流动轨迹的中心孔。所述安全罩为圆柱形下端开放式牢笼结构,牢笼壁与上端的圆面焊接相连,安全罩的直径略大于叶轮直径,牢笼壁上设有若干便于物料流动的间隙。所述控制杆由杆身和杆身末端七字形的直钩组成,杆身通过固定栓拴接在搅拌杆的机架中部位置,在杆身中间位置还设有一个用于固定的双头卡接环,其中一头束在杆身上,另一头固定在机架的支撑杆上,杆身末端的直钩与杆身相焊接,直钩的长度与杆身到支撑杆上的卡接环上的控制开关距离保持一致。[0011]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具有环保、节能、安全性强、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成本低廉且完全实现自动化的特点,符合经济、节能环保的理念,同时搅拌机自动化水平高,搅拌均匀,从而降低了电力的浪费,提高了工作效率。


[0012]图I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0013]图2是叶轮结构示意图。[0014]图中1 一支撑板,2-支撑杆,3-横杆,4-液压油缸,5-搅拌杆,6-卡接环,7-控制开关,8-电机,9-控制台,10-固定栓,11-控制杆,12-杆体,13-叶轮,14-安全罩,15-固定杆,16-十字支撑架,17-通孔叶片,18-分散叶片,19-挡板,20-直钩,21-圆面。
具体实施方式
[0015]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0016]参见图I和图2,一种全自动搅拌机,包括机架,机架由支撑板I、支撑杆2和横杆 3组成,支撑杆2竖立支撑板I上并与横杆3焊接,支撑板I 一侧放置有液压油缸4,液压油缸4通过暗置的电线分别与搅拌杆5和安放在支撑杆2卡接环6上的控制开关7相连,横杆3的两侧分别固接有电机8和搅拌杆5,电机8通过电线分别与安置在搅拌机一侧的控制台9和液压油缸4相连,电机8另设一根电线连接电源,横杆3中部设有一个固定栓10,固定栓10拴接有一个用于控制搅拌杆5升降高低的控制杆11。[0017]所述搅拌杆5由杆体12、叶轮13和安全罩14组成,所述杆体12四周分别设有四根等长间距为45°角的固定杆15,固定杆15顶端垂直固定在机架横杆3上,固定杆15通过四端开有固定孔中心设有用于贯通杆体12的中心圆孔的十字支撑架16固定,十字连接支架的下端设有圆面21,圆面21中心圆孔为用于防止因摩擦而产生火花的紫铜材料空心轴套,圆面21上设有一个直径较大的圆形孔隙,固定杆15的末端通过螺钉栓接在圆面21 的四个端点上,杆体12通过圆面21连接叶轮13,叶轮13外设有一个用于防止叶轮13脱落造成问题的安全罩14。[0018]所述叶轮13包括六至八片与杆体12相连的叶片,所述叶片分为通孔叶片17和分散叶片18,两者依次排列焊接在中心轴上形成一个能对物料搅拌均匀的叶轮13。[0019]所述通孔叶片17的上下两端焊接有能隔绝物料流动宽度较大的挡板19,通孔叶片17为一块长方形金属板,金属板中心位置开设有一个用于限制物料流动轨迹的中心孔。[0020]所述安全罩14为圆柱形下端开放式牢笼结构,牢笼壁与上端的圆面21焊接相连, 安全罩14的直径略大于叶轮13直径,牢笼壁上设有若干便于物料流动的间隙。[0021]所述控制杆11由杆身和杆身末端七字形的直钩20组成,杆身通过固定栓10拴接在搅拌杆5的机架中部位置,在杆身中间位置还设有一个用于固定的双头卡接环6,其中一头束在杆身上,另一头固定在机架的支撑杆2上,杆身末端的直钩20与杆身相焊接,直钩20 的长度与杆身到支撑杆2上的卡接环6上的控制开关7距离保持一致。[0022]使用时,通过按下控制台9上的开启按钮,搅拌机即会开始升降搅拌杆5进行工作,当搅拌杆5升降高度已经符合要求时,控制杆11的直钩20就会触碰到控制开关7从而停止升降,然后搅拌杆5即会开始正常搅拌工作。[0023]本实用新型具有环保、节能、安全性强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成本低廉且完全实现 自动化的特点,符合经济、节能环保的理念,同时搅拌机自动化水平高,搅拌均匀,从而降低了电力的浪费,提高了工作效率。
权利要求1.一种全自动搅拌机,包括机架,其特征是机架有支撑板、支撑杆和横杆,支撑杆竖立在支撑板上并与横杆焊接,支撑板一侧放置有液压油缸,液压油缸通过暗置的电线分别与搅拌杆和安放在支撑杆卡接环上的控制开关相连,横杆的两侧分别固接有电机和搅拌杆,电机通过电线分别与安置在搅拌机一侧的控制台和液压油缸相连,电机另设一根电线连接电源,横杆中部设有一个固定栓,固定栓拴接有一个用于控制搅拌杆升降高低的控制杆。
2.如权利要求I所述全自动搅拌机,其特征是所述搅拌杆由杆体、叶轮和安全罩组成。
3.如权利要求2所述全自动搅拌机,其特征是所述杆体四周分别设有四根等长的固定杆,固定杆顶端垂直固定在机架横杆上,固定杆通过四端开有固定孔中心设有用于贯通杆体的中心圆孔的十字支撑架固定,十字连接支架的下端设有圆面,圆面中心为用于防止因摩擦而产生火花的紫铜材料空心轴套,圆面上设有一个圆形孔隙,固定杆的末端通过螺钉栓接在圆面的四个端点上,杆体通过圆面连接叶轮,叶轮外设有一个用于防止叶轮脱落造成问题的安全罩。
4.如权利要求2所述全自动搅拌机,其特征是所述叶轮包括六至八片与杆体相连的叶片,所述叶片分为通孔叶片和分散叶片,两者依次排列焊接在中心轴上形成一个能对物料搅拌均匀的叶轮。
5.如权利要求4所述全自动搅拌机,其特征是所述通孔叶片的上下两端焊接有能隔绝物料流动的挡板,通孔叶片为一块长方形金属板,金属板中心位置开设有一个用于限制物料流动轨迹的中心孔。
6.如权利要求2所述全自动搅拌机,其特征是所述安全罩为圆柱形下端开放式牢笼结构,牢笼壁与上端的圆面焊接相连,安全罩的直径略大于叶轮直径,牢笼壁上设有若干便于物料流动的间隙。
7.如权利要求I所述全自动搅拌机,其特征是所述控制杆由杆身和杆身末端七字形的直钩组成,杆身通过固定栓拴接在搅拌杆的机架中部位置,在杆身中间位置还设有一个用于固定的双头卡接环,其中一头束在杆身上,另一头固定在机架的支撑杆上,杆身末端的直钩与杆身相焊接,直钩的长度与杆身到支撑杆上的卡接环上的控制开关距离保持一致。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全自动搅拌机,包括机架,机架有支撑板、支撑杆和横杆,支撑杆竖立在支撑板上并与横杆焊接,支撑板一侧放置有液压油缸,液压油缸通过暗置的电线分别与搅拌杆和安放在支撑杆卡接环上的控制开关相连,横杆的两侧分别固接有电机和搅拌杆,电机通过电线分别与安置在搅拌机一侧的控制台和液压油缸相连,电机另设一根电线连接电源,横杆中部设有一个固定栓,固定栓拴接有一个用于控制搅拌杆升降高低的控制杆。具有环保、节能、安全性强、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成本低廉且完全实现自动化的特点。
文档编号B01F15/00GK202741056SQ20122015973
公开日2013年2月20日 申请日期2012年4月16日 优先权日2012年4月16日
发明者周留辉 申请人:南雄市星辉化工新材料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