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酸钾过滤在线反洗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894229阅读:42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碳酸钾过滤在线反洗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碳酸钾过滤在线反洗装置。
背景技术
在蒽醌法双氧水生产系统中,后处理工序一般使用碳酸钾溶液进行脱水和降解物的再生净化处理,其工艺过程中使用的浓碳酸钾溶液吸收工作液中的水分后比重下降,达不到生产要求,需将其蒸碱浓缩去除水分提高比重后循环使用。在其循环使用的工艺过程中会夹带工作液及工作液中的降解物,经蒸碱浓缩后会产生的焦质物(有机物焦化后的黑色固体)和其它杂质,若不能有效脱除的滤除会在工作液长期积累,不仅影响工作液质量,甚至带至下工序堵塞触媒微孔等危害,影响生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是为了弥补已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碳酸钾过滤反洗装置,解决了夹带工作液降解物不能有效脱除的问题,减少焦质物的产生,同时可以在线反洗,反洗污水排至污水处理站进行处理。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碳酸钾过滤在线反洗装置,包括有碱塔,其特征在于所述碱塔的一侧分别设有过滤筒和集液槽,所述过滤筒内部的上方安装有滤芯,过滤筒的侧壁上设有进液口,过滤筒的顶部和底部分别设有出液口和出水口 ;所述的碱塔与过滤筒的进液口之间以及过滤筒的出液口与集液槽之间分别通过管道相连,所述过滤筒的出液口通过管道外接纯水水源,所述的管道中分别安装有控制阀。所述的碳酸钾过滤在线反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碱塔内装有不锈钢规整填料和碳酸钾溶液。所述的碳酸钾过滤在线反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滤芯为可拆卸式结构。所述的碳酸钾过滤在线反洗装置,其特征在于纯水为无色透明,无悬浮物;纯水中不含I丐、镁、氯及重金属离子;纯水的电导率彡I μ s/cm ;纯水的PH值为6 7。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通过增加碳酸钾过滤反洗装置,解决了稀碱液中工作液降解物的夹带问题,又能滤除蒸碱浓缩过程产生的有机物焦化后等,同时进行有效反洗,使得滤除物得到清洗,为生产的安全、稳定运行提供了有效保障。

图I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一种碳酸钾过滤在线反洗装置,包括有碱塔1,碱塔I的一侧分别设有过滤筒2和集液槽3,过滤筒2内部的上方安装有滤芯4,过滤筒2的侧壁上设有进液口,过滤筒2的顶部和底部分别设有出液口和出水口 ;碱塔I与过滤筒2的进液口之间以及过滤筒2的出液口与集液槽3之间分别通过管道5相连,过滤筒2的出液口通过管道外接纯水水源6,管道5中分别安装有控制阀7。碱塔I内装有不锈钢规整填料和碳酸钾溶液,以分解萃余液中的双氧水、中和酸、并进一步除去水分;滤芯4为可拆卸式结构,在滤芯纯水反洗不理想的情况下,应经常滤芯拆出清洗洗,除去积存于滤芯上的盐类及机械杂质;纯水为无色透明,无悬浮物;纯水中不含隹丐、镁、氯及重金属离子;纯水的电导率彡I μ S/cm ;纯水的PH值为6 7。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将稀碳酸钾溶液中的降解物、析出的盐类和有机物焦化后的黑色固体、机械杂质经过滤后进入集液槽;这样,既可以解决了稀碱液中工作液降解物的夹带问题,又能滤除蒸碱浓缩过程产生的有机物焦化后等,同时进行有效反洗,使得滤除物得到清洗。待过滤筒使用一段时间后,用纯水进行反冲洗,除去过滤筒过滤的固体杂物(主要·为析出的盐类和有机物焦化后的黑色固体、机械杂质),反洗污水排至污水处理站进行处理回收。
权利要求1.一种碳酸钾过滤在线反洗装置,包括有碱塔,其特征在于所述碱塔的一侧分别设有过滤筒和集液槽,所述过滤筒内部的上方安装有滤芯,过滤筒的侧壁上设有进液口,过滤筒的顶部和底部分别设有出液口和出水口 ;所述的碱塔与过滤筒的进液口之间以及过滤筒的出液口与集液槽之间分别通过管道相连,所述过滤筒的出液口通过管道外接纯水水源,所述的管道中分别安装有控制阀。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碳酸钾过滤在线反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碱塔内装有不锈钢规整填料和碳酸钾溶液。
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碳酸钾过滤在线反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滤芯为可拆卸式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碳酸钾过滤在线反洗装置,其特征在于纯水为无色透明,无悬浮物;纯水中不含钙、镁、氯及重金属离子;纯水的电导率彡I μ S/cm ;纯水的PH值为6 7。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碳酸钾过滤在线反洗装置,包括有碱塔,碱塔的一侧分别设有过滤筒和集液槽,过滤筒内部的上方安装有滤芯,过滤筒的侧壁上设有进液口,过滤筒的顶部和底部分别设有出液口和出水口;碱塔与过滤筒的进液口之间以及过滤筒的出液口与集液槽之间分别通过管道相连,过滤筒的出液口通过管道外接纯水水源,管道中分别安装有控制阀。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通过增加碳酸钾过滤反洗装置,解决了稀碱液中工作液降解物的夹带问题,又能滤除蒸碱浓缩过程产生的有机物焦化后等,同时进行有效反洗,使得滤除物得到清洗,为生产的安全、稳定运行提供了有效保障。
文档编号B01D29/00GK202620859SQ201220199188
公开日2012年12月26日 申请日期2012年5月4日 优先权日2012年5月4日
发明者李峰, 钱立堂, 于俊涛, 陈山, 宋伟 申请人:安徽晋煤中能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