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气干燥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895479阅读:42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空气干燥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压缩空气干燥器。
背景技术
压缩空气干燥器是干燥通过的压缩空气得到干燥的压缩空气。干燥器吸附塔内部的吸附剂在工作一段时间之后,会由于吸附空气中的水分而逐渐失去功效,或者降低功效。现有的技术均是再对吸附塔进行加热和冷吹,将吸附剂重新干燥冷吹再生,使得吸附剂可以再次工作。但是在这个阶段中,会损失很多干燥好的压缩空气去再生吸附剂,整个设备无法实现对再生气体的重复利用,造成能量的损失。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中设备气耗损失的不足,提供了一种零耗气余热再生吸附式干燥器。利用空压机排出的高温空气所具有的热量,对零耗气余热再生吸附式干燥器再生过程的吸附剂直接加热升温,使吸附剂得到彻底脱水再生,再利用I级后冷却器的出气进行冷吹再生。由于在加热、冷吹再生和吸附塔功能却换过程时均无耗气,所以最大程度地节约了能量。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空气干燥器,包括吸附塔、后冷却器、分离器和阀门,空气进口连接a阀门、b阀门和I级后冷却器,I级后冷却器连接I级分离器,I级分离器连接g阀门,g阀门连接h阀门、j阀门和k阀门,h阀门II连接级后冷却器,II级后冷却器连接II级分离器,II级分离器连接I阀门和m阀门,m阀门连接B吸附塔,B吸附塔连接f阀门、b阀门和d阀门;a阀门连接e阀门、A吸附塔和c阀门,c阀门连接d阀门和h阀门,A吸附塔连接j阀门和I阀门,e阀门连接空气出口和A吸附塔。整个设备实现零气耗余热吸附,根据上述的多个阀门的控制,实现不同的功能。使得吸附塔实现吸附功能和吸附剂再生功能。作为优选,分离器为气液分离器。作为优选,还包括PLC控制器。零耗气余热干燥器控制方式为PLC控制器,再生周期为6小时左右,6小时为可调数值。其中,当A吸附塔实现再生,B吸附塔实现吸附功能的时候。第一个工作状态B吸附塔吸附,A吸附塔加热再生阶段110°C左右的压缩空气由空气压缩机排出经a阀门进入A吸附塔,对A吸附塔内的吸附剂进行加热脱水再生;吸水后的压缩空气经j阀门和h阀门进入II级后冷却器冷却至450C以下,冷凝脱水后进入II级气液分离器,分离出的液态水经排污阀排出。分离后的气体则由m阀门进入B吸附塔,在吸附剂的吸附作用下,使气体得到深度干燥。然后,气体经f阀门输出,经过粉尘过滤器过滤,最后得到洁净干燥的成品气。第二个工作状态B吸附塔吸附,A吸附塔冷吹和再再生阶段A塔经加热再生后进入冷吹再生阶段,控制器自动切换g阀门开启、同时a阀门和h阀门关闭,110°C左右的压缩空气直接进入I级后冷却器冷却至45°C以下,冷凝脱水后进A I级气液分离器,分离出的液态水经排污阀排出。分离后的气体则由g阀门和j阀门进入A吸附塔并对其进行冷却。由于在A吸附塔气体被吸附剂加热升温,气体经c阀门进入II级后冷却器冷却至45°C以下,冷凝脱水后进入II级气液分离器,分离出的液态水经排污阀排出。分离后的气体则由m阀门进入B吸附塔,在吸附剂的吸附作用下,使气体得到深度干燥。然后,气体经f阀门输出,经过粉尘过滤器过滤,最后得到洁净干燥的成品气。第三个工作状态B吸附塔吸附,A吸附塔自冷阶段A吸附塔得到初步冷却后进入自冷阶段,设备阀门切换,110°C左右的压缩空气直接进入I级后冷却器冷却至45°C以下,冷凝脱水后进入I级气液分离器,分离出的液态水经排污阀排出。分离后的气体则由g阀门和h阀门进入II级后冷却器冷却至45°C以下,冷凝脱水后进入II级气液分离器,分离出的液态水经排污阀排出。分离后的气体则由m阀门
进入B吸附塔,在吸附剂的吸附作用下,使气体得到深度干燥。然后,气体经f阀门输出,经过粉尘过滤器过滤,最后得到洁净干燥的成品气。此半周期工作结束。然后,当A吸附塔实现吸附,B吸附塔实现再生功能的时候。第四个工作状态:A吸附塔吸附,B吸附塔加热再生阶段110°C左右的压缩空气由空气压缩机排出经加b阀门进入干燥器B吸附塔,对B吸附塔内吸附剂进行加热脱水再生;吸水后的压缩空气经k阀门和h阀门进入II级后冷却器冷却至45°C以下,冷凝脱水后进入II级气液分离器,分离出的液态水经排污阀排出。分离后的气体则由I阀门进入A吸附塔,在吸附剂的吸附作用下,使气体得到深度干燥。然后,气体经e阀门输出,经过粉尘过滤器过滤,最后得到洁净干燥的成品气。第五个工作状态A吸附塔吸附,B吸附塔冷吹和再再生阶段B吸附塔经加热再生后进入冷吹再生阶段,控制器自动切换g阀门开启、同时a阀门和h阀门关闭,110°C左右的压缩空气直接进入I级后冷却器冷却至45°C以下,冷凝脱水后进入I级气液分离器,分离出的液态水经排污阀排出。分离后的气体则由g阀门和k阀门进入B吸附塔并对其进行冷却。由于在B吸附塔气体被吸附剂加热升温,气体经d阀门进入II级后冷却器冷却至45°C以下,冷凝脱水后进入II级气液分离器,分离出的液态水经排污阀排出。分离后的气体则由I阀门进入A吸附塔,在吸附剂的吸附作用下,使气体得到深度干燥。然后,气体经e阀门输出,经过粉尘过滤器过滤,最后得到洁净干燥的成品气。第六个工作状态:A吸附塔吸附,B吸附塔自冷阶段B吸附塔得到初步冷却后进入自冷阶段,设备阀门切换,110°C左右的压缩空气直接进入I级后冷却器冷却至45°C以下,冷凝脱水后进入I级气液分离器,分离出的液态水经排污阀排出。分离后的气体则由g阀门和h阀门进入II级后冷却器冷却至45°C以下,冷凝脱水后进入II级气液分离器,分离出的液态水经排污阀排出。分离后的气体则由I阀门进入A吸附塔,在吸附剂的吸附作用下,使气体得到深度干燥。然后,气体经e阀门输出,经过粉尘过滤器过滤,最后得到洁净干燥的成品气。至此,后半周期工作结束。按照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的压缩空气干燥器,利用空压机排出的高温空气所具有的热量,对零耗气余热再生吸附式干燥器再生过程的吸附剂直接加热升温,使吸附剂得到彻底脱水再生,再利用I级后冷却器的出气进行冷吹再生。由于在加热、冷吹再生和吸附塔功能却换过程时均无耗气,所以最大程度地节约了能。

图I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I与具体实施方式
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空气干燥器,包括两台吸附塔、两台后冷却器、两台分离器和十二套阀门。具体连接如下空气进口 13连接a阀门I、b阀门2和I级后冷却器14,I级后冷却器14连接I
级气液分离器15,I级气液分离15器连接g阀门7,g阀门7连接h阀门8、j阀门9和k阀门10,h阀门8连接II级后冷却器18,II级后冷却器18连接II级气液分离器19,II级气液分离器19连接I阀门11和m阀门12,m阀门12连接B吸附塔16,B吸附塔16连接f阀门6、b阀门2和d阀门4 ;a阀门I连接e阀门5、A吸附塔17和c阀门3,c阀门3连接d阀门4和h阀门8,A吸附塔17连接j阀门9和I阀门11,e阀门5连接空气出口 20和A吸附塔17。空气干燥器还包括PLC控制器。零耗气余热干燥器控制方式为PLC控制器,设置再生周期为6小时左右。总之,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凡依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所作的均等变化与修饰,皆应属本实用新型专利的涵盖范围。
权利要求1.空气干燥器,包括吸附塔、后冷却器、分离器和阀门,其特征在于空气进口(13)连接a阀门(I)、b阀门(2)和I级后冷却器(14),I级后冷却器(14)连接I级分离器,I级分离器连接g阀门(7),g阀门(7)连接h阀门(8)、j阀门(9)和k阀门(10),h阀门(8)连接II级后冷却器(18 ),II级后冷却器(18 )连接II级分离器,II级分离器连接I阀门(11)和m阀门(12),m阀门(12)连接B吸附塔(16),B吸附塔(16)连接f阀门(6)、b阀门(2)和d阀门(4); a阀门(I)连接e阀门(5)、A吸附塔(17)和c阀门(3),c阀门(3)连接d阀门(4)和h阀门(8),A吸附塔(17)连接j阀门(9)和I阀门(ll),e阀门(5)连接空气出口(20)和A吸附塔(17)。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空气干燥器,其特征在于分离器为气液分离器。
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空气干燥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PLC控制器。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压缩空气干燥器。公开了一种空气干燥器,包括吸附塔、后冷却器、分离器和阀门,空气进口连接a阀门、b阀门和Ⅰ级后冷却器,Ⅰ级后冷却器连接Ⅰ级分离器,Ⅰ级分离器连接g阀门,g阀门连接h阀门、j阀门和k阀门,h阀门Ⅱ连接级后冷却器,Ⅱ级后冷却器连接Ⅱ级分离器,Ⅱ级分离器连接l阀门和m阀门,m阀门连接B吸附塔,B吸附塔连接f阀门、b阀门和d阀门;a阀门连接e阀门、A吸附塔和c阀门,c阀门连接d阀门和h阀门,A吸附塔连接j阀门和l阀门,e阀门连接空气出口和A吸附塔。整个设备实现零气耗余热再生吸附,根据对上述的多个阀门的切换控制,实现吸附塔吸附功能和再生功能的连续却换,从而实现不间断地提供干燥的压缩空气的最终功能。
文档编号B01D53/26GK202569923SQ201220246038
公开日2012年12月5日 申请日期2012年5月29日 优先权日2012年5月29日
发明者范华光 申请人:杭州加联净化设备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