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温试验箱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898979阅读:28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恒温试验箱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试验设备,特别是涉及一种恒温试验箱。
背景技术
恒温试验箱主要用于对试验所处环境的控制,以满足对温度的特殊需求,以确保试验的顺利进行。传统的恒温试验箱中,出风口及回风口的大小均匀,但试验箱风道内压强不能达到均匀,导致箱体内的风循环不能均匀。即使通过调节风机转速来调节循环风速,也不能达到对温度的均匀度要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传统恒温试验箱的不足,提供一种恒温试验箱,能够进一步均衡箱体内的温度。一种恒温试验箱,包含有箱体,所述箱体内胆中设有试验区,所述试验区的左侧设有多块导风板,所述试验区右侧设有多块回风板,所述导风板及回风板靠近试验区顶部的一端设有隔板;所述导风板、隔板及回风板分别与所述箱体的内壁形成风道,相邻两块导风板间形成出风口,多个出风口的口径大小从上往下呈递减方式排布,靠近隔板的出风口口径最大;相邻两块回风板间形成回风口,多个回风口的口径大小从上往下呈递增方式排布,靠近箱体底面内壁的回风口口径最大。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风道包括第一风道、第二风道、第三风道及第四风道;所述隔板与箱体顶端的内壁之间形成第一风道,所述导风板与箱体左侧的内壁之间形成第二风道,所述回风板与箱体右侧面的内壁之间形成第三风道,所述导风板与回风板之间形成第四风道。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风道靠近导风板的一侧设有风机,所述风机通过转轴与马达连接,所述马达安装在箱体的外壳顶端,所述第一风道中靠近回风板的一侧设有加热源。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对箱体中导风板及回风板的位置调整,使得出风口的大小从上往下呈递减方式设计;回风口的大小从上往下呈递增方式设计,使得箱体中的温度更加均衡,达到某项试验所需的温度要求。

图I为本实用新型恒温试验箱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箱体内的风向流动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能更清晰地表示出来,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0011]请参照图I,一种恒温试验箱,包含有箱体1,所述箱体I内胆中设有试验区11,所述试验区11的左侧设有多块导风板3,所述试验区11的右侧设有多块回风板4,所述导风板3及回风板4靠近试验区11顶部的一端设有隔板2 ;所述导风板3、隔板2及回风板4分别与所述箱体I的内壁形成风道,相邻两块导风板3间形成出风口 31,多个出风口 31的口径大小从上往下呈递减方式排布,靠近隔板2的出风口 31 口径最大;相邻两块回风板4间形成回风口 41,多个回风口 41的口径大小从上往下呈递增方式排布,靠近箱体I底面内壁的回风口 41 口径最大。所述风道包括第一风道、第二风道、第三风道及第四风道;所述隔板2与箱体I顶端的内壁之间形成第一风道。所述导风板3与箱体I左侧面的内壁之间形成第二风道。所述回风板4与箱体I右侧面的内壁之间形成第三风道,所述导风板3与回风板4之间形成第四风道。所述第一风道靠近导风板3的一侧设有风机5,所述风机5通过转轴52与马达51连接,所述马达51安装在箱体I的外壳顶端,所述第一风道中靠近回风板4的一侧设有加 热源6。请参照图2,当气流进入试验区11后,所述风机5通过马达51带动,用于对第一风道中的气流进行风速调节,所述加热源6用于对试验区11中的气流进行温度调节;气流从第一风道沿箱体I的内壁进入第二风道;所述第二风道中,气流一部分透过多个出风口进入第四风道;所述第四风道中,气流透过多个回风口进入第三风道;所述第三风道中,气流沿箱体I内壁进入第一风道,至此,形成循环风。本实用新型通过调节导风板3及回风板4的位置,使得多个出风口大小从上往下呈递减变化、多个回风口的大小从上往下呈递增变化,从而使得气流在试验区11内流通的过程中,试验区11内的温度更加均衡,达到试验需要的标准。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权利要求1.一种恒温试验箱,包含有箱体(1),所述箱体(I)内胆中设有试验区(11),所述试验区(11)的左侧设有多块导风板(3),所述试验区(11)右侧设有多块回风板(4),所述导风板(3)及回风板(4)靠近试验区(11)顶部的一端设有隔板(2);所述导风板(3)、隔板(2)及回风板(4)分别与所述箱体(I)的内壁形成风道,其特征在于相邻两块导风板(3)间形成出风口( 31 ),多个出风口( 31)的口径大小从上往下呈递减方式排布,靠近隔板(2 )的出风口(31) 口径最大;相邻两块回风板(4)间形成回风口(41),多个回风口(41)的口径大小从上往下呈递增方式排布,靠近箱体(I)底面内壁的回风口( 41) 口径最大。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恒温试验箱,其特征在于所述风道包括第一风道、第二风道、第三风道及第四风道;所述隔板(2)与箱体(I)顶端的内壁之间形成第一风道;所述导风板(3)与箱体(I)左侧内壁之间形成第二风道;所述回风板(4)与箱体(I)右侧面靠内壁之间形成第三风道;所述导风板(3)与回风板(4)之间形成第四风道。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恒温试验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风道靠近导风板(3)的一侧设有风机(5 ),所述风机(5 )通过转轴(52 )与马达(51)连接,所述马达(51)安装在箱体(I)的外壳顶端,所述第一风道中靠近回风板(4)的一侧设有加热源(6)。
专利摘要一种恒温试验箱,包含有箱体,箱体内胆中设有试验区,试验区的左侧设有多块导风板,试验区右侧设有多块回风板,导风板及回风板试验区顶部的一端设有隔板;导风板、隔板及回风板分别与箱体的内壁形成风道,相邻两块导风板间形成出风口,多个出风口的口径大小从上往下呈递减方式排布,靠近隔板的出风口口径最大;相邻两块回风板间形成回风口,多个回风口的口径大小从上往下呈递增方式排布,靠近箱体底面内壁的回风口口径最大,该装置能够提高整体内的温度均匀度,实现箱体内温差少于或等于1℃。
文档编号B01L1/00GK202778521SQ20122037544
公开日2013年3月13日 申请日期2012年7月31日 优先权日2012年7月31日
发明者潘旭昌, 袁玖平, 张学荣, 苏启雄 申请人:东莞市恒工设备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