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干蒸提取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905390阅读:25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干蒸提取设备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一种干蒸提取设备技术领域[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生产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干蒸提取设备。
背景技术
[0002]现有技术中的蒸馏方式多为共水蒸馏,这种方法容易造成原料细末水煮糊化进而导致通气不匀,降低提取物的浓度以及收率,并且容易出现泡沸现象,泡沸容易带起原料碎片,降低蒸馏液的品质,进而降低产品的质量。实用新型内容[0003]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干蒸提取设备来解决现有技术中原料细末水煮糊化导致的通气不匀,降低提取物的浓度以及收率,以及泡沸现象降低蒸馏液的品质的问题。[0004]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干蒸提取设备,包括提取罐,所述提取罐分为上下两个部分,其中上部分为物料室,下部分为蒸汽室,所述物料室和蒸汽室之间设置有筛板,所述物料室顶部设置有出汽管连接口和顶盖,所述物料室侧面自上而下设置有回流管连接口和侧盖,所述蒸汽室侧面设置有蒸汽管连接口,所述蒸汽室底部设置有排液管连接口。[0005]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在使用本设备对蒸馏提取的原料进行干蒸提取,能防止原料细末水煮糊化造成原料内通气不均匀,提高了提取物的浓度和收集率,提高了蒸馏液的品质,干蒸温度高,能缩短加热时间,降低能耗。[0006]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实用新型还可以做如下改进。[0007]进一步,所述筛板的位置设置在大于或等于提取罐高度的五分之一处。[0008]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提高筛板的位置,使蒸汽室的蒸汽量增多,进一步缩短加热时间,并提闻蒸懼液的品质。


[0009]图1为本实用新型设备结构图。[0010]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0011]1、物料室,2、蒸汽室,3、筛板,4、出汽管连接口,5、顶盖,6、回流管连接口,7、侧盖,8、蒸汽管连接口,9、排液管连接口。
具体实施方式
[0012]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非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0013]如图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设备结构图,包括提取罐,所述提取罐分为上下两个部分,其中上部分为物料室1,下部分为蒸汽室2,所述物料室I和蒸汽室2之间设置有筛板3,所述物料室I顶部设置有出汽管连接口 4和顶盖5,所述物料室I侧面自上而下设置有回流管连接口 6和侧盖7,所述蒸汽室2侧面设置有蒸汽管连接口 8,所述蒸汽室2底部设置有排液管连接口 9。[0014]所述筛板3为脱水筛板,筛板3的位置设置在大于或等于提取罐高度的五分之一处,出汽管连接口 4与出汽管道相连接,回流管连接口 6与物料回流管道相连接,蒸汽管连接口 8蒸汽管道相连接,排液管连接口 9与排液管道相连接。[0015]蒸汽通过蒸汽管道进入蒸汽室2,经过脱水筛板后蒸气凝结成水从排液管流出,防止水堆积在蒸汽室2内吸收蒸汽热量,提高干蒸效率,降低能量消耗,对比现有技术的中的设备,提取物的收率提高6%至10%,提取物的品质提高30%,设备能耗降低3%至5%。[0016]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1.一种干蒸提取设备,其特征是:包括提取罐,所述提取罐分为上下两个部分,其中上部分为物料室,下部分为蒸汽室,所述物料室和蒸汽室之间设置有筛板,所述物料室顶部设置有出汽管连接口和顶盖,所述物料室侧面自上而下设置有回流管连接口和侧盖,所述蒸汽室侧面设置有蒸汽管连接口,所述蒸汽室底部设置有排液管连接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干蒸提取设备,其特征是:所述筛板为脱水筛板。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干蒸提取设备,其特征是:所述筛板的位置设置在大于或等于提取te闻度的五分之一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干蒸提取设备,其特征是:所述出汽管连接口与出汽管道相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干蒸提取设备,其特征是:所述回流管连接口与物料回流管道相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干蒸提取设备,其特征是:所述蒸汽管连接口与蒸汽管道相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干蒸提取设备,其特征是:所述排液管连接口与排液管道相连接。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生产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干蒸提取设备,包括提取罐,所述提取罐分为上下两个部分,其中上部分为物料室,下部分为蒸汽室,所述物料室和蒸汽室之间设置有筛板,所述物料室顶部设置有出汽管连接口和顶盖,所述物料室侧面自上而下设置有回流管连接口和侧盖,所述蒸汽室侧面设置有蒸汽管连接口,所述蒸汽室底部设置有排液管连接口。在使用本设备对蒸馏提取的原料进行干蒸提取,能防止原料水煮糊化造成原料内通气不均匀,提高了提取物的浓度和收集率,提高了蒸馏液的品质,干蒸温度高,能缩短加热时间,降低能耗。
文档编号B01D3/00GK202961926SQ20122061074
公开日2013年6月5日 申请日期2012年11月16日 优先权日2012年11月16日
发明者叶新潮, 闫立新, 叶冬三, 占鹏 申请人:湖北楚天舒药业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