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板式塔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907665阅读:48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板式塔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化工生产设备,具体涉及一种化工生产中的气液相反应或吸收接触的情况。属于气液传质化工设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板式塔是气液传热、传质过程的常用设备。塔内气液两相的流动行为对板式塔的传热、传质效率具有重要影响。常规塔设备考虑到气液传质设备的工程因素,通过改造塔体内的塔板结构或安装填料追求尽可能大的比表面积,促进气液传质。一般地,化工生产中运行的板式塔是液体由降液管向下流动,从专门设定的降液管与下层塔板间的缝隙进入并水平穿过下层塔板,这样反复一直流到塔釜。塔板上的液层厚度由出口堰的高度决定,而气体则自下而上通过踏板上的开孔,进入并穿过版上液层实现传热、传质。在这种传统的板式塔中,板式塔中都是弓形板,气液两相的接触在板上的液层中进行,气体通过塔板是需要同时克服塔板上液体重力、板层阻力与表面张力。此外对于溶液型液体与气体之间传质设备,往往由于持液量不够,过程中可能析出固体,堵塞部分通道甚至堵塞,使整个塔设备而不能适应。常用板式塔设备持液量往往不大,还受到操作弹性范围的限制,容易产生固体堵塞。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上述的问题,提供一种能在保证大持液量的前提下,提供了传质面积大,阻力小,传质效率相对较高的板式塔。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是采取以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一种板式塔,包括上封口、液体出口、气体出口、密封垫片、塔节、上齿堰、检测口、下齿堰、塔板、观察口、塔壁夹层外壁、塔体、网格、气体入口、液体出口和下封口,多层塔节间塔板呈交叉设置状态,塔板为弓形板,塔板的下表面设有下齿堰,所述塔板上设置网格,所述网格与塔板宽度相等。所述塔板的上表面设有上齿堰。所述塔板的弓形高H与塔板直径D之间的比例为H:D=0.6:0.9;所述上齿堰的总堰高为4=30-200111111,所述上齿堰的齿深h2=3-180mm,下分布齿高h3=5_200mm。所述塔板的平面区内设有孔,所述孔的孔径为Φ=2-10πιπι,数量1-5个。所述塔板的弦可以是直线形、曲线形和折线形。所述塔节与塔板间设有密封垫片,所述塔板的板间距为50_500mm。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相邻塔板间连接有网格,使得气液接触面积增加,阻力小,传质效率提高,塔板上可根据具体项目的工艺特点,设计不同高度的锯齿上堰,从而保证合适的持液量;该塔具有气体和液体的流量变化范围——操作弹性大,不会产生由于气体和液体流量变化而引起液泛和漏液现象,导致塔体不能正常工作;气液接触仅在液幕上鼓泡,反应塔系统阻力特别小;塔板上设置网格,使得液幕更加稳定。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简单,便于操作,可以用以与工艺物料相适应的金属材料或者耐酸陶瓷材料直接制成以适应该系列物料可能强腐蚀的特点。
图1为本实用新型板式塔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板式塔的局部放大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板式塔的齿堰与网格放大示意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板式塔的塔板主视图。图5为本实用新型板式塔的塔板主视图的局部放大剖视图。图6为本实用新型板式塔的塔板俯视图。图7为本实用新型板式塔的塔板俯视图的局部放大剖视图。其中:1-上封口 ;2_液体出口;3-气体出口 ;4_密封垫片;5-塔节;6_上齿堰;7-检测口 ;8-下齿堰;9-塔板;10-观察口 ;11-塔壁夹层外壁;12-塔体;13-网格;14-气体入口 ; 15-液体出口 ; 16-下封口。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图1、图2和图3为本实用新型板式塔的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板式塔,包括上封口 1、液体出口 2、气体出口 3、密封垫片4、塔节5、上齿堰6、检测口 7、下齿堰8、塔板9、观察口 10、塔壁夹层外壁11、塔体12、网格13、气体入口 14、液体出口 15和下封口 16,多层塔节5间塔板9呈交叉设置状态,塔板9为弓形板,塔板的下表面设有下齿堰8,塔板9上设置网格13,网格13与塔板9宽度相等。如图4、图5、图6和图7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塔板9,塔板9的上表面设有上齿堰
(6)。塔板9的弓形高H与塔板直径D之间的比例为H:D=0.6:0.9;上齿堰6的总堰高为4=30-200111111,上齿堰6的齿深为h2=3-180mm,下分布齿高h3=5-200mm。塔板9的平面区内设有孔,所述孔的孔径为0=2-lOmm,数量1-5个。塔板9的弦为直线形、曲线形或折线形。塔节5与塔板9间设有密封垫片4,塔板9的板间距为50-500mm。溶液从塔顶进入由上而下逐级下流形成液膜,气体从下部塔侧面进入,在塔内气体与溶液液幕错流鼓泡接触反应,反应完成液从塔底排出。实施例一联合法生产氯化亚砜(SOCl2)和三氯氧磷(POCl3)的工艺中,从塔顶三氯氧磷(PC13)进入,氯气(Cl2)和二氧化硫(SO2)分别从塔底均分股进入反应塔系统,调节气体和液体的比例,反应完成液从塔釜进入中间罐缓冲,获得氯化亚砜(SOCl2)和三氯氧磷(POCl3)产品混合物,经加热后精馏塔精馏,同时获得产品氯化亚砜(SOCl2)和三氯氧磷(POCl3),产品质量达到规定标准,收率大于等于90%。实施例二某二氧化碳(CO2)吸收装置中,含碳酸钠的吸收液从塔顶液体进入口进入塔内,富含二氧化碳的气体从塔底气体入口进入塔内。气液两相在塔内通过网格形成的液幕错流接触,进行相转移,二氧化碳气体从气象中转移到液相中。调节气体和液体的比例,反应完成液从塔釜进入中间罐缓冲,获得吸收完成液,后经过加热解析出纯净的二氧化碳。上述实施例不以任何形式限定本实用新型,凡采取等同替换或等效变换的形式所获得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1.一种板式塔,包括上封口(I)、液体出口(2)、气体出口(3)、密封垫片(4)、塔节(5)、上齿堰(6)、检测口(7)、下齿堰(8)、塔板(9)、观察口(10)、塔壁夹层外壁(11)、塔体(12)、网格(13)、气体入口(14)、液体出口(15)和下封口(16),多层塔节(5)间塔板(9)呈交叉设置状态,塔板(9)为弓形板,塔板的下表面设有下齿堰(8),其特征是:所述塔板(9)上设置网格(13),所述网格(13)与塔板(9)宽度相等。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板式塔,其特征是:所述塔板(9)的上表面设有上齿堰(6)。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板式塔,其特征是:所述塔板(9)的弓形高H与塔板直径D之间的比例为H:D=0.6:0.9;所述上齿堰(6)的总堰高为4=30-200111111,所述上齿堰(6)的齿深为 h2=3-180mm,下分布齿高 h3=5-200m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板式塔,其特征是:所述塔板(9)的平面区内设有孔,所述孔的孔径为4>=2-10mm,数量1-5个。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板式塔,其特征是:所述塔板(9)的弦为直线形、曲线形或折线形。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板式塔,其特征是:所述塔节(5)与塔板(9)间设有密封垫片(4),所述塔板(9)的板间距为50-500mm。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板式塔,包括上封口(1)、液体出口(2)、气体出口(3)、密封垫片(4)、塔节(5)、上齿堰(6)、检测口(7)、下齿堰(8)、塔板(9)、观察口(10)、塔壁夹层外壁(11)、塔体(12)、网格(13)、气体入口(14)、液体出口(15)和下封口(16),多层塔节(5)间塔板(9)呈交叉设置状态,塔板(9)为弓形板,塔板的下表面设有下齿堰(8),塔板(9)上设置网格(13),网格(13)与塔板(9)宽度相等。塔板(9)上均设有上、下齿堰,增加了板的持液量,保证了液幕的形成。增加了气液两相的接触面积、接触时间,传热、传质效率增加,本实用新型板式塔结构简单,便于操作。
文档编号B01D53/18GK202942796SQ20122071120
公开日2013年5月22日 申请日期2012年12月21日 优先权日2012年12月21日
发明者王健祥 申请人:泰州职业技术学院, 王健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