臭氧尾气毁灭器除泡沫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907682阅读:26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臭氧尾气毁灭器除泡沫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臭氧发生器的臭氧尾气处理技术,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臭氧尾气处理的除泡沫装置。
背景技术
臭氧的应用领域涉及医药、化工、污水处理等。臭氧在被广泛使用的同时,由于臭氧不能够被完全的吸收、消耗掉,此时就形成了臭氧尾气。臭氧尾气会对自然环境造成严重的破坏,会对人的呼吸道、眼睛、皮肤、头发造成破坏,会严重影响人的正常工作和生活,所以臭氧尾气必须处理掉,而对大气排放是不现实的,此情况下臭氧尾气毁灭器诞生了。臭氧在应用在污水处理时,臭氧会与污水中的金属离子、其他杂质等产生反应,形成大量的泡沫,不断形成的泡沫会由臭氧尾气带着,顺着臭氧尾气毁灭器的进气管道进入毁灭器内部,泡沫中的水分会使臭氧毁灭器的内部部件失效,毁灭效果下降,甚至会使臭氧毁灭器发生故障。在此情况下,臭氧尾气毁灭器的除泡沫装置应运而生。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能够有效的阻止泡沫进入到尾气毁灭器的核心,使臭氧尾气毁灭器的核心部件故障率大大降低,臭氧尾气毁灭器的使用寿命和工作效率大大提高,并且其安装方便,成本低,操作维护简单。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臭氧尾气毁灭器除泡沫装置,包括外壳、所述外壳内设有除泡沫构件,所述外壳上连接有清洗管道,所述除泡沫构件的外周面与所述外壳内壁紧密配合;所述清洗管道的出水口位于所述除泡沫构件上方。臭氧尾气携带着泡沫进入外壳,当通过除泡沫构件时,泡沫与臭氧尾气分离,臭氧尾气通过除泡沫构件,而泡沫则会形成气体和水,气体则和臭氧尾气一起进入毁灭器内部,水则通过管道回流到反应池中,达到除泡沫的效果。上述的臭氧尾气毁灭器除泡沫装置,其中,所述除泡沫构件由若干不锈钢丝网球重叠在一起组成。上述的臭氧尾气毁灭器除泡沫装置,其中,所述外壳内设有挡水片,所述挡水片固定在所述外壳内周面上,并位于所述除泡沫构件上方,防止本实用新型横向安装时,不锈钢丝网球除去泡沫形成的水流进毁灭器。本实用新型可实现以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能够有效的阻止泡沫进入到尾气毁灭器的核心,使臭氧尾气破坏器的核心部件故障率大大降低,臭氧尾气毁灭器的使用寿命和工作效率大大提高,并且其安装方便,成本低,操作维护简单。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0011]图中符号说明:除泡沫构件1,挡水片2,清洗管道3,外壳4.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如图所示,臭氧尾气毁灭器的除泡沫装置,包括外壳4、所述外壳4内设有除泡沫构件1,所述外壳4上连接有清洗管道3,所述除泡沫构件I的外周面与所述外壳4内壁紧密配合;将外壳4内腔分隔,所述清洗管道3的出水口位于所述除泡沫构件I上方。臭氧尾气携带着泡沫进入外壳4,当通过除泡沫构件时,泡沫与臭氧尾气分离,臭氧尾气通过除泡沫构件,而泡沫则会形成气体和水,气体则和臭氧尾气一起进入毁灭器内部,水则通过管道回流到反应池中,达到除泡沫的效果。外壳4为圆柱形不锈钢构件,所述除泡沫构件I由若干不锈钢丝网球重叠在一起组成。为了防止水顺流进毁灭器内部,可在所述外壳4内周面的两百分别设有挡水片2,所述挡水片2固定在所述外壳4内周面上,并位于所述除泡沫构件I上方,可防止本实用新型横向安装时,不锈钢丝网球除去泡沫形成的水流进毁灭器。工作时,臭氧尾气携带着泡沫进入外壳4,当通过除泡沫构件I时,泡沫与臭氧尾气分离,臭氧尾气通过除泡沫构件1,而泡沫则会形成气体和水,气体则和臭氧尾气一起进入毁灭器内部,水则通过管道回流到反应池中;清洗管道3在除泡沫构件I处理泡沫时不停的用水冲洗不锈钢丝网球1,加速泡沫分解为水和气。
权利要求1.一种臭氧尾气毁灭器除泡沫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所述外壳内设有除泡沫构件,所述外壳上连接有清洗管道,所述除泡沫构件的外周面与所述外壳内壁紧密配合;所述清洗管道的出水口位于所述除泡沫构件上方。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臭氧尾气毁灭器除泡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除泡沫构件由若干不锈钢丝网球重叠在一起组成。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臭氧尾气毁灭器除泡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内设有挡水片,所述挡水片固定在所述外壳内周面上,并位于所述除泡沫构件上方。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一种臭氧尾气毁灭器除泡沫装置,包括外壳、所述外壳内设有除泡沫构件,所述外壳上连接有清洗管道,所述除泡沫构件的外周面与所述外壳内壁紧密配合;所述清洗管道的出水口位于所述除泡沫构件上方,本实用新型能够有效的阻止泡沫进入到尾气毁灭器的核心,使臭氧尾气破坏器的核心部件故障率大大降低,臭氧尾气毁灭器的使用寿命和工作效率大大提高,并且其安装方便,成本低,操作维护简单。
文档编号B01D46/30GK203002138SQ20122071199
公开日2013年6月19日 申请日期2012年12月20日 优先权日2012年12月20日
发明者乐飞, 魏磊 申请人:江苏康尔臭氧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