搅拌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909083阅读:15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搅拌系统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机械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搅拌系统。
背景技术
搅拌系统是指一种带有叶片的轴在圆筒或槽中旋转,将多种原料进行搅拌混合,使之成为一种混合物或适宜稠度的机器。其中,对搅拌后的混合物有较高要求的搅拌系统还需在搅拌过程中将放置原料的筒状料罐内的空气抽出。现有的搅拌系统包括呈圆筒状且竖直设置的料罐、固连于料罐上端的安装板、竖直穿设于安装板上的传动轴、设置于安装板与传动轴之间的轴承以及固连于传动轴下端的用于搅拌原料的搅拌架。其中,料罐的下端封闭且上端敞开,安装板呈方形且固连于料罐上端的中部,安装板与料罐上端的侧壁之间形成两个进料口。传动轴的上端绕其轴线均匀设置有数个凸起且各个凸起之间具有间隙,使用时,将驱动设备(如电机)的动力输出端伸入到传动轴上端的各个凸起之间并与其配合,通过卡接的方式来实现两者之间的周向固定。上述搅拌系统虽然能实现原料的搅拌,但是在实际使用过程中仍存在较大的问题1、因进料口与传动轴之间的距离较近,而传动轴的上端又暴露在外,所以,在将粉末状的原料放入到料罐中或者在搅拌过程中自传动轴上侧抽取空气时会有粉末状的原料扬起并进入到传动轴与安装板之间的连接处,进而造成传动轴在相对安装板转动时会因原料卡在两者之间的关系而加剧磨损;2、因传动轴的上端是通过数个绕轴线均匀分布的凸起与动力输出端配合卡接的,所以,在使用过程中会因磨损而造成两者之间发生晃动,而传动轴与安装板之间却仅设有一轴承来限定传动轴的位置,所以当传动轴发生晃动时,其外侧壁会与安装板或者其他部件之间进行摩擦,进而使传动轴外侧面磨损为金属粉末并沿传动轴与安装板之间的连接间隙落入到料罐内,影响搅拌后的原料混合物的质量;3、当环境温度较低时,原料质地较硬,在搅拌过程中混合困难,混合效率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能有效防止原料进入到传动轴和安装板之间的缝隙内的搅拌系统。本发明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种搅拌系统,包括呈筒状且上端具有开口的料罐、竖直设置的传动轴以及搅拌架,所述的料罐的开口处固连有安装板,该安装板与料罐上端的侧壁之间形成进料口,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安装板上侧还固连有安装座,上述传动轴穿设于上述安装座和安装板内,其下端穿出安装板且与搅拌架周向固连,其上端自上述安装座的上侧伸出且该伸出处具有用于与驱动设备周向固连的连接部,所述的安装座上侧绕上述传动轴的轴线还设置有呈筒状的隔离件,所述的隔离件与上述传动轴之间具有呈环状的凹腔。本搅拌系统在进料时,因在传动轴外侧设置了筒状的隔离件将传动轴与进料口之间隔开,所以,在通过进料口将粉末状的原料倒入料罐时不会有原料扬起并进入到传动轴与安装座之间的连接处。另外,在驱动搅拌系统工作时,可通过与传动轴上端的连接部的形状相匹配的连杆套设于传动轴外侧并嵌入到隔离件与传动轴之间的凹腔内,使得驱动设备能通过连杆将动力传递至传动轴处以带动其转动,进而驱动搅拌架转动,搅拌原料。此时,即使对料罐内进行空气抽取,其原料也无法通过隔离件以及连杆而进入到传动轴与安装座之间的连接缝隙,避免了因原料进入传动轴处而造成磨损加剧的情况发生。在上述的搅拌系统中,所述的安装板下侧还固连有套设于上述传动轴外侧的固定座,该固定座与传动轴之间以及上述安装座与传动轴之间设置有数个轴承。通过在安装板上下两侧分别增加安装座和固定座的方式来增加传动轴的限位距离,通过数个轴承的设置可使传动轴不会在长期使用后发生晃动而与安装板、安装座或者固定座之间发生摩擦或碰撞,进而造成其表面磨损成金属粉末自传动轴上落入到料罐内。在上述的搅拌系统中,所述的连接部呈柱状,其横截面为方形、五边形、三角形或者六边形。连接部的横截面形状可为方便周向固定的非圆形。在上述的搅拌系统中,所述的隔离件采用柔性材料制成。因在抽取真空时需要在料罐上方盖上顶盖以形成密封,所以隔离件的上端可在顶盖盖上时与顶盖的下侧面相抵靠并形成密封,而柔性材料制成的隔离件的密封性和耐磨性能较好。在上述的搅拌系统中,所述的隔离件采用聚四氟乙烯制成。作为另一种情况,在上述的搅拌系统中,所述的隔离件采用橡胶制成。在上述的搅拌系统中,所述的安装座呈两级台阶状且各级台阶均为圆柱状,上述固定座呈圆柱状,所述的安装座、固定座以及上述传动轴同轴线设置。在上述的搅拌系统中,所述的料罐采用金属材料制成,包括设置于外侧的外壳和设置于外壳内侧的内胆,所述的外壳与内胆之间具有密封的空腔,该空腔内设有能对放置于料罐内进行搅拌的原料进行保温的保温介质。在环境温度较低时,可通过保温介质来保持料罐内的原料的温度,保证混合效率和混合质量。在上述的搅拌系统中,所述的保温介质为油,所述的搅拌系统还包括能对上述油进行加热的加热件。通过加热件对料罐的空腔内的油进行加热后,油的热量可通过金属材料制成的内胆向料罐内的原料传递,保持原料的温度。在上述的搅拌系统中,所述的料罐底部分别开设有进油口与出油口,所述的进油口和出油口分别通过管路与一循环泵连接且形成回路,上述加热件为设置于循环泵处的加热管。循环泵给油的流动提供动力,将通过加热件加热后的油送入料罐内,将未加热的油输送到加热件处进行加热。在上述的搅拌系统中,所述的外壳和内胆均采用不锈钢材料制成。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搅拌系统具有以下优点1、本搅拌系统在传动轴外侧设置隔离件来将其与进料口分隔开,而工作时又可将传递动力的连杆伸入到隔离件与传动轴之间的凹腔内来进一步阻止原料进入到传动轴处,避免了在进料或者抽取空气时原料进入传动轴和安装座之间的情况,防止了传动轴的加剧磨损,延长了使用寿命。2、本搅拌系统在安装板的上下两侧分别设置安装座和固定座并在安装座与传动轴之间以及固定座与传动轴之间设置数个轴承可避免长期使用后传动轴发生晃动而造成磨损,进而避免传动轴表面的材质因磨损而落入到料罐内,影响原料的搅拌。
3、本搅拌系统在料罐内设置油以及能对油进行加热的加热管,使得本搅拌系统即使在环境温度较低的情况下使用也能保持料罐内原料的温度,提高了搅拌的效率和混合物的质量。


图1是本搅拌系统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搅拌系统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中,1、料罐;la、进料口 ;lb、外壳;lc、内胆;ld、空腔;2、传动轴;2a、连接部;3、搅拌架;4、安装板;5、安装座;6、隔离件;7、凹腔;8、固定座;9、加热件;10、循环泵;11、轴承。
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是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发明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如图1、图2所示,本搅拌系统包括呈圆筒状且上端具有开口的料罐1、竖直设置的传动轴2以及搅拌架3,料罐I上端的开口处还固连有一水平设置的安装板4,该安装板4连接于料罐I开口处的中部且其与料罐I上端的侧壁之间形成两个可供进料的进料口 la。安装板4的上侧和下侧分别固连有安装座5与固定座8,传动轴2的下端依次穿过安装座
5、安装板4以及固定座8并位于料罐I内,其上端自安装座5的上侧伸出且该伸出处具有用于与驱动设备周向固连的连接部2a,搅拌架3与传动轴2的下端相固连。传动轴2与安装座5之间以及传动轴2与固定座8之间共设有四个轴承11。在本实施例中,连接部2a呈柱状,其横截面为方形;安装座5呈两级台阶状且各级台阶均为圆柱状,固定座8也呈圆柱状,安装座5、固定座8以及传动轴2同轴线设置。安装座5的上侧绕传动轴2的轴线还设置有一呈圆筒状的隔离件6,该隔离件6与传动轴2同轴线设置且两者之间具有呈环状的凹腔7。在本实施例中,隔离件6采用聚四氟乙烯制成。料罐I米用不锈钢制成,包括设置于外侧的外壳Ib和设置于外壳Ib内侧的内胆lc,外壳Ib与内胆Ic之间具有密封的空腔ld,该空腔Id内设有油。料罐I的底部分别开设有进油口与出油口,进油口和出油口分别通过进油管和出油管与一循环泵10连接并形成回路,出油管处还连接有一用于连通或截断出油管处的球阀。循环泵10处还设置有能对油进行电加热的加热管,该加热管通过设置于料罐I外侧的控制电路以及操作按键进行控制。加热管的通过控制电路和操作按键来进行控制与操作是现有技术中常用的技术手段,这里,对其具体结构和工作原理不再赘述。本搅拌系统可通过安装板4与料罐I的内侧壁之间形成的进料口 Ia进料,因传动轴2外侧设置了筒状的隔离件6将传动轴2与进料口 Ia之间隔开,所以,在通过进料口 Ia将粉末状的原料倒入料罐I时不会有原料扬起并进入到传动轴2与安装座5之间的连接处。而散落在安装板4和安装座5上的原料不影响搅拌工作。需要驱动搅拌系统工作时,可通过与传动轴2上端的连接部2a的形状相匹配的连杆来连接传动轴2和驱动设备,这里驱动设备为电机。将连杆套设于传动轴2的连接部2a外侧并嵌入到隔离件6与传动轴2之间的凹腔7内即可使驱动设备通过连杆将动力传递至传动轴2处以带动其转动,进而驱动固连于传动轴2下端的搅拌架3转动并搅拌原料。在对料罐I内的空气进行抽取时,需要在料罐I上方盖上顶盖以与料罐I之间形成密封,当顶盖盖上时,隔离件6的上端能与顶盖的下侧面紧密抵靠并形成密封,将传动轴2处与进料口 Ia完全隔离开来。当外界环境温度较低时,可开启出油管处的球阀,通过操作按键向控制电路发送控制信号以控制加热管对循环泵10处的油进行加热,启动循环泵10,使被加热后的油进入料罐I的空腔Id内进行循环来提升整个空腔Id内的油的温度。油的温度可通过采用不锈钢材料制成的内胆IC向料罐I内的原料供热,保持其搅拌时的温度,提高搅拌效率和混合物的质量。此外,上述传动轴2的连接部2a的横截面还可是五边形、三角形或者六边形等方便周向固定的非圆形;而隔离件6也可采用橡胶制成。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发明精神作举例说明。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发明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
权利要求
1.一种搅拌系统,包括呈筒状且上端具有开口的料罐(I)、竖直设置的传动轴(2)以及搅拌架(3),所述的料罐(I)的开口处固连有安装板(4),该安装板(4)与料罐(I)上端的侧壁之间形成进料口(la),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安装板(4)上侧还固连有安装座(5),上述传动轴(2)穿设于上述安装座(5)和安装板(4)内,其下端穿出安装板(4)且与搅拌架(3)周向固连,其上端自上述安装座(5)的上侧伸出且该伸出处具有用于与驱动设备周向固连的连接部(2a),所述的安装座(5)上侧绕上述传动轴(2)的轴线还设置有呈筒状的隔离件(6),所述的隔离件(6)与上述传动轴(2)之间具有呈环状的凹腔(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搅拌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安装板(4)下侧还固连有套设于上述传动轴(2 )外侧的固定座(8 ),该固定座(8 )与传动轴(2 )之间以及上述安装座(5 )与传动轴(2 )之间设置有数个轴承(1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搅拌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安装座(5)呈两级台阶状且各级台阶均为圆柱状,上述固定座(8)呈圆柱状,所述的安装座(5)、固定座(8)以及上述传动轴(2)同轴线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搅拌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连接部(2a)呈柱状,其横截面为方形、五边形、三角形或者六边形。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搅拌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隔离件(6)采用柔性材料制成。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搅拌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隔离件(6)采用聚四氟乙烯制成。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搅拌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料罐(I)采用金属材料制成,包括设置于外侧的外壳(Ib)和设置于外壳(Ib)内侧的内胆(Ic),所述的外壳(Ib)与内胆(Ic)之间具有密封的空腔(ld),该空腔(Id)内设有能对放置于料罐(I)内进行搅拌的原料进行保温的保温介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搅拌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保温介质为油,所述的搅拌系统还包括能对上述油进行加热的加热件(9)。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搅拌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料罐(I)底部分别开设有进油口与出油口,所述的进油口和出油口分别通过管路与一循环泵(10)连接且形成回路,上述加热件(9)为设置于循环泵(10)处的加热管。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搅拌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外壳(Ib)和内胆(Ic)均采用不锈钢材料制成。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搅拌系统,属于机械技术领域。它解决了现有的搅拌系统磨损严重、原料搅拌后质量低以及低温环境下混合效率低的问题。本搅拌系统,包括呈筒状且上端具有开口的料罐、竖直设置的传动轴以及搅拌架,料罐的开口处固连有安装板,安装板与料罐上端的侧壁之间形成进料口,安装板上侧还固连有安装座,传动轴穿设于安装座和安装板内,其下端穿出安装板且与搅拌架周向固连,其上端自安装座的上侧伸出且该伸出处具有用于与驱动设备周向固连的连接部,安装座上侧绕传动轴的轴线还设置有呈筒状的隔离件,隔离件与上述传动轴之间具有呈环状的凹腔。本搅拌系统具有使用寿命长、原料搅拌后质量高以及低温下搅拌效率高的优点。
文档编号B01F15/00GK103055755SQ201310034428
公开日2013年4月24日 申请日期2013年1月28日 优先权日2013年1月28日
发明者张云根 申请人:浙江雷安电气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