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位文氏管袋笼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931436阅读:333来源:国知局
高位文氏管袋笼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高位文氏管袋笼,包括:袋笼本体,设置在袋笼本体开口端的布袋安装盘,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文氏管,前述文氏管通过竖向的支撑块或者支撑杆固定设置在布袋安装盘的正上方,文氏管的上平面与布袋安装盘的上平面之间形成有空隙,支撑块之间或者支撑杆之间也形成有空隙。本实用新型的有益之处在于:降低了净化后的气流在布袋口处流出的阻力,在同等功率电机设备的设计条件下,使净化气流流动的能耗降低;在同等压缩气体消耗量下,增加了对布袋形成的气流量,不但增强了清灰效果,也可以在确保同等清灰效果的前提下节约压缩气体的消耗量,使压缩气体裕量的设计更加优化。
【专利说明】高位文氏管袋笼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布袋除尘器的袋笼,具体涉及一种带有高位文氏管的袋笼,属于除尘器领域。
【背景技术】
[0002]布袋除尘器利用布袋将烟气及尘气中的灰尘过滤下来,然后将达到环保标准要求的洁净的气体排入大气中,而布袋要实现过滤功能,需要用袋笼将布袋的内部空间支撑起来,因此,袋笼(又名骨架),是布袋式除尘器的核心部件之一。
[0003]含尘气体通过布袋的外表面时,灰尘被过滤在布袋的外表面,洁净的气体进入布袋内部的空间并由布袋的出口进入洁净气体的通道排放至大气中。随着布袋表面的灰尘越积越厚,布袋表面的阻力越来越大,布袋因被堵塞而失去对含尘气体的过滤及净化功能。为恢复布袋的过滤及净化功能,脉冲阀瞬间开闭,通过喷吹管上分别对准各个布袋出口中心的喷嘴,向布袋内腔喷出高速压缩气体气流使布袋膨胀鼓起,同时也产生震荡波动,将布袋外表面的灰尘层抖落至灰尘箱中排出,从而使布袋恢复过滤及净化功能。
[0004]参照图1,自喷嘴I喷出的高压压缩气体气流2,以倒椎体形状喷入布袋3的腔体内,射流柱气力分布均匀度不均,力度局部过大而另外的部分过小,射流走行长度严重受限,力度过大造成布袋受损使寿命缩短,力度过小使布袋的过滤清洁能力无法保证,更容易形成板结堵塞,使布袋因堵塞板结提前结束寿命。
[0005]参照图2,为改善上述不足,传统的工艺是在支撑布袋的袋笼4 口部加设文氏管5,实现压缩气体射流6的均流均压,有效延长喷吹气流的行走距离,使各部的喷吹力度趋于均匀,大大改进了布袋的使用工况,延长了布袋的寿命。
[0006]但是,在高压压缩气体喷射时,在布袋内腔室内的文氏管下端一定距离的区域内形成负压区7,在这部分的布袋外表面形成永久的积尘板结区,使布袋的该部分失效,原始设计的过滤面积与保证布袋使用寿命的最佳的过滤风速无法实现。
[0007]另外,参照图3,增设文氏管,尤其是文氏管的缩喉结构,势必增加净化后的气流流过时的阻力,从而使布袋除尘器的整体阻力增高。
实用新型内容
[0008]为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增效、降阻的布袋除尘器用的高位文氏管袋笼。
[0009]为了实现上述目标,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0010]一种高位文氏管袋笼,包括:袋笼本体,设置在袋笼本体开口端的布袋安装盘,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文氏管,前述文氏管通过竖向的支撑块或者支撑杆固定设置在布袋安装盘的正上方,文氏管的上平面与布袋安装盘的上平面之间形成有空隙,支撑块之间或者支撑杆之间也形成有空隙。
[0011]前述的高位文氏管袋笼,其特征在于,前述支撑块与布袋安装盘为焊接或者螺栓连接。
[0012]前述的高位文氏管袋笼,其特征在于,前述支撑杆与布袋安装盘为焊接或者螺栓连接。
[0013]前述的高位文氏管袋笼,其特征在于,前述支撑杆为袋笼本体的竖筋的延长部分。
[0014]前述的高位文氏管袋笼,其特征在于,前述文氏管的下平面低于布袋安装盘的上平面。
[0015]本实用新型的有益之处在于:
[0016]1、降低了净化后的气流在布袋口处流出的阻力。
[0017]传统的文氏管袋笼,由于文氏管固定于布袋口部平面,而文氏管又是一种缩喉结构,净化后的气体经由文氏管口部向净气管道流出时的阻力比不加设文氏管的阻力加大,文氏管高位架设后,气流不但从文氏管的缩喉处流出,还可以从文氏管下部与布袋口上平面的支撑杆(或支撑块)的间隙里向外流出,使阻力降低,在同等功率电机设备的设计条件下,使净化气流流动的能耗降低。
[0018]2、在同等压缩气体消耗量下,增加了对布袋形成的气流量,不但增强了清灰效果,也可以在确保同等清灰效果的前提下节约压缩气体的消耗量,使压缩气体裕量的设计更加优化。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9]图1是现有管袋笼(不带文氏管)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2是现有的带文氏管的管袋笼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3是图2中的管袋笼过滤尘气的示意图;
[0022]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高位文氏管袋笼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3]图5是图4中的高位文氏管袋笼的清灰示意图。
[0024]图中附图标记的含义:1-喷嘴,2-气流,3-布袋,4-袋笼,5-文氏管,6-压缩气体射流,7-负压区,8-袋笼本体,9-布袋安装盘,10-文氏管,11-支撑杆,12-—次气流,13-二次气流,14-三次气流。
【具体实施方式】
[0025]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具体的介绍。
[0026]参照图4和图5,本实用新型的高位文氏管袋笼,包括:袋笼本体8,设置在袋笼本体8开口端的布袋安装盘9,以及固定设置在布袋安装盘9的正上方的文氏管10。文氏管10通过竖向的支撑块或者支撑杆11与布袋安装盘9固定连接,并且文氏管10的上平面与布袋安装盘9的上平面之间形成有空隙、支撑块之间或者支撑杆11之间也形成有空隙。当过滤尘气时,净化后的气体不但从文氏管10的缩喉处流出,还可以从文氏管10下部与布袋口上平面的支撑杆11 (或支撑块)的间隙里向外流出,使阻力降低,在同等功率电机设备的设计条件下,使净化气流流动的能耗降低;参照图5,当对布袋除尘时,在高压压缩气流流经喷嘴喷出后,在后期断流尾部形成低压区,诱导大量二次气流13通过文氏管10进入布袋的腔室,在一次压缩气体吹扫震荡后,二次气流13的吹扫震荡更大,在一次气流12、二次气流13流经文氏管10后,在文氏管10下部气流的断流尾部又形成一个低压区,本实用新型的高位文氏管袋笼的结构有效利用了这个负压,诱导三次气流14进入布袋腔室,使清灰效果更显著。
[0027]作为一种优选的方案,支撑块与布袋安装盘9为焊接或者螺栓连接。
[0028]作为一种优选的方案,支撑杆11与布袋安装盘9为焊接或者螺栓连接。
[0029]更为优选的是,支撑杆11为袋笼本体8的竖筋的延长部分,不仅大大简化了制造工序,而且支撑杆11更稳固。
[0030]作为一种优选的方案,文氏管10的下平面低于布袋安装盘9的上平面,与文氏管的下平面高于布袋安装盘的上平面相比,一次气流12、二次气流13的吹扫震荡更大,清灰效果更好。
[0031]综上前述,传统设计里,在高压压缩气流流经喷嘴喷出后,在后期断流尾部形成低压区,诱导大量二次气流13通过文氏管进入布袋的腔室,在一次压缩气体吹扫震荡后,二次气流13的吹扫震荡更大;在一次气流12、二次气流13流经文氏管后,在文氏管下部气流的断流尾部形成低压区,这个低压区在未改进成高位结构前只有副作用,会吸住布袋外表面附着的灰尘。而高位文氏管的结构能有效利用这个负压,诱导三次气流14进入布袋腔室,使清灰效果更显著,参照图5。
[0032]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实施例不以任何形式限制本实用新型,凡采用等同替换或等效变换的方式所获得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权利要求】
1.高位文氏管袋笼,包括:袋笼本体,设置在袋笼本体开口端的布袋安装盘,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文氏管,所述文氏管通过竖向的支撑块或者支撑杆固定设置在布袋安装盘的正上方,文氏管的上平面与布袋安装盘的上平面之间形成有空隙,支撑块之间或者支撑杆之间也形成有空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位文氏管袋笼,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块与布袋安装盘为焊接或者螺栓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位文氏管袋笼,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杆与布袋安装盘为焊接或者螺栓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位文氏管袋笼,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杆为袋笼本体的竖筋的延长部分。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意一项所述的高位文氏管袋笼,其特征在于,所述文氏管的下平面低于布袋安装盘的上平面。
【文档编号】B01D46/04GK203469699SQ201320564133
【公开日】2014年3月12日 申请日期:2013年9月12日 优先权日:2013年9月12日
【发明者】袁俊强 申请人:袁俊强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