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建筑物用雨水过滤器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4938956阅读:175来源:国知局
一种建筑物用雨水过滤器的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建筑物用雨水过滤器,其特征在于:包括过滤器本体及在本体进水端及出水端分别设置的连接环,可以和多种口径的建筑排水管相连接,所述本体内设有滤芯,所述滤芯与所述进水端的连接环之间设有布水盘,所述滤芯由外向内依次由细格栅、吸附填料及内管构成。本发明过滤器结构简单、效果明显、安装和维护方便。
【专利说明】一种建筑物用雨水过滤器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过滤器,具体涉及一种去除建筑物屋顶雨径流中污染物的水过滤器。
【背景技术】
[0002]随着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人口的快速增长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工业和城镇生活用水大幅度增加,水资源日趋紧张,地球上只有0.28%的淡水资源科用作生活用水、农业用水和工业用水,来满足人类的需要。由于水资源在时间空间上的分布不均,加之人类对水资源的不合理开发利用和浪费,使得水资源矛盾越来越突出。
[0003]近些年来,人们对天然的水资源,如雨水的利用越来越重视,雨水资源的广泛利用是节约用水、减轻城市洪涝灾害、缓解排水管道负担、减少污染负荷、改善水环境状态的有效措施。目前,国内对雨水的收集和利用越来越普遍,雨水经过一定的过滤和进一步处理即可做为工业或农业用水,也可以作为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冲厕和植物浇灌。
[0004]在建筑物的立面上安装雨水排放管,是目前我国对建筑物屋顶雨水进行收集及运输排放最为普遍的一种普遍方式。通过雨水排放管收集的屋顶雨水,其水质明显高于一般的路面雨水。雨水污染主要是由降雨初期,雨水溶解了空气中的大量酸性气体、汽车尾气、工厂废气等污染性气体,降落地面后,又接着冲刷水泥或浙青路面上富集的大量污染物,使得初期雨水中含有大量的有机物、病原体、重金属、油脂、颗粒物污染物质,因此初期雨水的污染程度较高,通常超过了普通的城市污水的污染程度。如果将初期雨水直接排入自然界中的水体,将会对水体造成污染,因此必须对初期雨水进行处理。屋顶产生的雨水由于其中夹带了大气干沉降产生的大量颗粒无,直接收集后排放也会引起环境的污染。
[0005]传统的对于初期雨水的处理方式,主要为将雨水收集后集中处理,因此多采用雨水贮蓄池(箱)及配套水处理系统进行净化处理。但往往由于设备结构复杂,制造成本高,管理维护不便等不利因素,难以推广应用。

【发明内容】

[0006]本发明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安装使用维护方便、且制造成本低的建筑物用雨水过滤器来解决建筑物屋顶雨水污染问题。
[0007]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建筑物用雨水过滤器,包括过滤器本体及在本体进水端及出水端分别设置的连接环,所述本体内设有滤芯,所述滤芯与所述进水端的连接环之间设有布水盘,所述滤芯由外向内依次由外细格栅、吸附填料、内细格栅及内管构成。
[0008]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细格栅上开设有格栅孔,所述外细格栅及内细格栅分别位于所述吸附填料的外侧及内侧,所述格栅孔的孔径小于所述吸附填料的粒径。
[0009]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内管上间隔开设有若干出水孔。
[0010]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细格栅及内管由不锈钢材质构成。
[0011 ]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进水端及出水端的连接环分别与建筑物上的雨水排放管连接。
[0012]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连接环与所述建筑物上的雨水排放管连接处设有密封圈。
[0013]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布水盘为锥型结构设置。
[0014]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滤芯与所述布水盘之间还设有溢流口。
[0015]上述技术方案中,过滤器本体进水端与出水端分别设置连接环,连接环可分别与建筑物上的雨水排放管连接,布水盘位于进水端的连接环与滤芯之间,细格栅上开设有格栅孔,格栅孔的孔径可以根据实际使用的吸附填料的粒径进行调整,孔径小于粒径即可。雨量较小时,雨水可以沿着管壁流入内壁与滤芯之间,然后通过细格栅和吸附填料进行过滤;当雨水水量较大时,雨水落到锥形布水盘之后可被均匀的分布于过滤器的内壁与滤芯之间,然后再经过滤芯的细格栅、吸附填料过滤,最后由滤芯的内管流出。
[0016]本发明的优点是:本发明过滤器通过连接环与建筑物的雨水排放管连接,雨水进入过滤器后经由布水盘后分布于过滤器管壁与滤芯之间,然后再经由滤芯过滤后流出,从而可有效的过滤掉雨水中的污染物,过滤器结构较为简单,安装使用维护也较为方便,且制造成本不高,易于实现,适合推广使用。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7]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0018]其中:1、本体;2、连接环;3、布水盘;4、外细格栅;5、吸附填料;6、内管;7、出水孔;8、溢流口 ;9、排放管。
【具体实施方式】
[0019]实施例一:参见图1所示,一种建筑物用雨水过滤器,包括过滤器本体I及在本体进水端及出水端分别设置的连接环2,连接环2分别与建筑物上的雨水排放管9连接,所述本体I内设有滤芯,所述滤芯与所述进水端的连接环之间设有锥型结构设置的布水盘3,所述滤芯由外向内依次由外细格栅4、吸附填料5、内细格栅及内管6构成。
[0020]细格栅4及内管6由不锈钢材质构成,所述细格栅上开设有格栅孔,所述格栅孔的孔径小于所述吸附填料的粒径,所述内管6上间隔开设有若干出水孔7,所述出水孔的孔径小于所述吸附填料的粒径。
[0021]本实施例中,过滤器进水端和出水端的连接环分别与建筑物的排水管连通,形成雨水排放管在线过滤系统,连接环的直径可以根据排放管的管径进行调节,以便适应不同的额排放管,便于装卸,满足实际使用需要,连接环与所述建筑物上的雨水排放管连接处还设有密封圈。细格栅上的格栅孔的孔径可以根据实际使用的吸附填料的粒径进行调整,孔径小于粒径即可。
[0022]雨水沿建筑物的排放管流入过滤器,或经过布水盘可以均匀分布于过滤器的管壁与滤芯之间。雨水首先经过不锈钢细格栅,较大的垃圾和颗粒物即可被截流;再经滤芯中的吸附填料,细小的颗粒物和重金属、碳氢化合物等通过过滤与吸附作用得到去除,处理后的雨水通过滤芯内管上的出水孔流出,经出水端的连接环继续沿排放管下行。[0023]在滤芯与所述布水盘3之间还设有溢流口 8。当雨量较大时,多余的雨水可由滤芯与布水盘之间的溢流口不经处理直接流出,避免水量较大时排放管水流不畅,造成堵塞。
[0024]当然上述实施例只为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能够了解本发明的内容并据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发明主要技术方案的精神实质所做的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
1.一种建筑物用雨水过滤器,其特征在于:包括过滤器本体(I)及在本体进水端及出水端分别设置的连接环(2),所述本体(I)内设有滤芯,所述滤芯与所述进水端的连接环(2)之间设有布水盘(3),所述滤芯由外向内依次由外细格栅(4)、吸附填料(5)、内细格栅及内管(6)构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物用雨水过滤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细格栅(4)上开设有格栅孔,所述外细格栅及内细格栅分别位于所述吸附填料的外侧及内侧,所述格栅孔的孔径小于所述吸附填料的粒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物用雨水过滤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管(6)上间隔开设有若干出水孔(X)。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物用雨水过滤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细格栅(4)及内管(6)由不锈钢材质构成。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物用雨水过滤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端及出水端的连接环分别与建筑物上的雨水排放管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建筑物用雨水过滤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环(2)与所述建筑物上的雨水排放管(9)连接处设有密封圈。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物用雨水过滤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布水盘(3)为锥型结构设置。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物用雨水过滤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滤芯与所述布水盘⑶之间还设有溢流口(8)。
【文档编号】B01D36/02GK103785220SQ201410020281
【公开日】2014年5月14日 申请日期:2014年1月17日 优先权日:2014年1月17日
【发明者】郭天鹏, 赵雪锋, 潘澄, 钱明 申请人:苏州市清泽环境技术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