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同端正负极片生产用涂料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877024阅读:387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涂料机构,具体涉及一种同端正负极片生产用涂料机构,属于圆柱电池制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圆柱锂离子电池分为磷酸铁锂、钴酸锂、锰酸锂、钴锰混合、三元材料不同体系,外壳分为钢壳和聚合物两种,不同材料体系电池有不同的优点;现有技术中主要以钢壳圆柱磷酸铁锂电池为主,铁锂电池表现为容量高、输出电压高、良好的充放电循环性能、输出电压稳定、能大电流放电、电化学稳定性能、使用中安全,不会因过充电、过放电及短路等操作不当而引起燃烧或爆炸,工作温度范围宽、对环境友好;广泛应用于太阳能灯具、草坪灯具、后备能源、电动工具、玩具模型上;对于圆柱型锂电池,其正负极片质量直接影响电池质量;现有的正负极片的生产过程为:先将极片进行涂料,再通过辊压机进行轧制,这样生产的极片其厚度的一致性很难得到保证,且在生产过程中没有对极片的厚度及残损进行检查,降低了产品品质。



技术实现要素: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同端正负极片生产用涂料机构,通过涂料、烘干、厚度检测、补料、再次烘干、再次的厚度检测及表面残次检测,使得涂料充分、均匀,且保证极片的厚度一致性。

(二)技术方案

本发明的同端正负极片生产用涂料机构,包括极片和涂料机构; 所述极片通过第一导料辊组运输至涂料机构;涂料机构后侧依次设置有烘干机构、第一厚度检测装置和补料机构;所述第一厚度检测装置和补料机构之间设置有第二导料辊组;所述补料机构后侧依次设置有第三导料辊组、烘干机、第二厚度检测装置、表面残次检测装置和第四导料辊;所述烘干机、第二厚度检测装置和表面残次检测装置的内侧安装有外加热辊;所述极片的一面与外加热辊贴合。

进一步地,所述烘干机构内安装有内加热辊;所述内加热辊的一端与外加热辊接触。

进一步地,所述极片由第一导料辊组送入,依次通过涂料机构、烘干机构、第一厚度检测装置、补料机构、烘干机、外加热辊、第二厚度检测装置、表面残次检测装置至第四导料辊组。

作为优选的实施方案,所述极片浸没于涂料机构内。

进一步地,所述涂料机构和补料机构内放置有涂料。

(三)有益效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同端正负极片生产用涂料机构,将极片完全浸没于涂料机构内,保证涂料充分;对烘干后的极片进行厚度检测,检测完成后,进入补料机构进行再次涂料,保证涂料充分且均匀;补料完成后,通过外加热辊与烘干机的加热作用,使得极片快速烘干,并对极片再次进行厚度检测,同时对极片表面的平整度进行检测;保证了极片的厚度一致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的零部件标注为:1-第一导料辊组,2-涂料机构,3-烘干机构,4-第一厚度检测装置,5-第二导料辊组,6-补料机构,7-第三导料辊组,8-烘干机,9-外加热辊,10-第二厚度检测装置,11-表面残次检测装置,12-第四导料辊组,13-内加热辊,14-极片。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的同端正负极片生产用涂料机构,包括极片14和涂料机构2;所述极片14通过第一导料辊组1运输至涂料机构2;涂料机构2后侧依次设置有烘干机构3、第一厚度检测装置4和补料机构6;所述第一厚度检测装置4和补料机构6之间设置有第二导料辊组5;所述补料机构6后侧依次设置有第三导料辊组7、烘干机8、第二厚度检测装置10、表面残次检测装置11和第四导料辊12;所述烘干机8、第二厚度检测装置10和表面残次检测装置12的内侧安装有外加热辊9;所述极片14的一面与外加热辊9贴合。

所述烘干机构2内安装有内加热辊13;所述内加热辊13的一端与外加热辊9接触。

所述极片14由第一导料辊组1送入,依次通过涂料机构2、烘干机构3、第一厚度检测装置4、补料机构6、烘干机8、外加热辊9、第二厚度检测装置10、表面残次检测装置11至第四导料辊组12。

所述极片14浸没于涂料机构2内。

所述涂料机构2和补料机构6内放置有涂料。

本发明的同端正负极片生产用涂料机构,将极片完全浸没于涂料机构内,保证涂料充分;对烘干后的极片进行厚度检测,检测完成后,进入补料机构进行再次涂料,保证涂料充分且均匀;补料完成后,通过外加热辊与烘干机的加热作用,使得极片快速烘干,并对极片再次进行厚度检测,同时对极片表面的平整度进行检测;保证了极片的厚度一致性。

上面所述的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描述,并非对本发明的构思和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发明设计构思的前提下,本领域普通人员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做出的各种变型和改进,均应落入到本发明的保护范围,本发明请求保护的技术内容,已经全部记载在权利要求书中。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