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复合型空气净化剂的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2619342阅读:362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空气净化剂的制备方法,具体涉及一种复合型空气净化剂的制备方法,属于空气净化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大气污染源就是大气污染物的来源,主要有以下几个:(1)工业:工业生产是大气污染的一个重要来源。工业生产排放到大气中的污染物种类繁多,有烟尘、硫的氧化物、氮的氧化物、有机化合物、卤化物、碳化合物等。其中有的是烟尘,有的是气体。(2)生活炉灶与采暖锅炉:城市中大量民用生活炉灶和采暖锅炉需要消耗大量煤炭,煤炭在燃烧过程中要释放大量的灰尘、二氧化硫、一氧化碳、等有害物质污染大气。特别是在冬季采暖时,往往使污染地区烟雾弥漫,呛得人咳嗽,这也是一种不容忽视的污染源。(3)交通运输:汽车、火车、飞机、轮船是当代的主要运输工具,它们烧煤或石油产生的废气也是重要的污染物。特别是城市中的汽车,量大而集中,排放的污染物能直接侵袭人的呼吸器官,对城市的空气污染很严重,成为大城市空气的主要污染源之一。汽车排放的废气主要有一氧化碳、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和碳氢化合物等,前三种物质危害性很大。(4)森林火灾产生的烟雾。

目前,室内空气净化的方法主要有两种:一种是采用空气净化器,另一种就是用各种各样的空气净化剂,空气净化器除PM2.5功效显 著,各类空气净化剂以吸附类材料和光催化材料为主,吸附类材料很容易饱和,光催化材料需要有特定的紫外光源才能发挥作用,该等空气净化剂在净化空气过程中均受到自身或者外界的限制。为此,我们提出一种复合型空气净化剂的制备方法。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克服现有的缺陷,提供一种复合型空气净化剂的制备方法,通过含有二氧化钛这一种性能优异的光催化材料,对净化空气具有良好作用,通过PH缓冲剂,可以对四氯化钛溶液的PH溶液进行调节,有利于制备较纯净的二氧化钛粉,可以有效解决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复合型空气净化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先将四氯化钛加入溶剂中进行搅拌溶解,再加入PH缓冲剂对其溶解液的PH进行调节,然后进行沉淀、过滤、抽滤和真空干燥,即得二氧化钛粉;

步骤二:再将二氧化钛粉加入表面活性剂和去离子水制取二氧化钛胶体;

步骤三:将二氧化钛胶体中加入氧化剂、二氧化钛粉和活性炭搅拌、沉淀、过滤和抽滤得到滤饼;

步骤四:将所得滤饼在烤箱在烘烤,然后进行密封,即得空气净化剂。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PH缓冲剂为氢氧化钠、氢氧化钾和氢氧化铝等物质组合而成。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抽滤过程通过将二氧化钛和滤饼放置在布氏漏斗上,进而通过真空抽滤机进行快速抽滤。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表面活性剂由硬脂酸和十二烷基苯磺酸钠中一种或者组合而成。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氧化剂由过氧化氢、过氧乙酸、重铬酸钠、铬酸、硝酸、高锰酸钾和过硫酸铵中一种或组合而成。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滤饼在烤箱中于200℃条件下烘烤2小时,然后密封放置。

本发明所达到的有益效果是:一种复合型空气净化剂的制备方法,通过含有二氧化钛这一种性能优异的光催化材料,对净化空气具有良好作用,通过PH缓冲剂,可以对四氯化钛溶液的PH溶液进行调节,有利于制备较纯净的二氧化钛粉,通过布氏漏斗和真空抽滤机对其进行抽滤,有利于减少二氧化钛粉和滤饼的损失率。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是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实施例:本发明一种复合型空气净化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先将四氯化钛加入溶剂中进行搅拌溶解,再加入PH缓冲剂对其溶解液的PH进行调节,然后进行沉淀、过滤、抽滤和真空干燥,即得二氧化钛粉;

步骤二:再将二氧化钛粉加入表面活性剂和去离子水制取二氧化钛胶体;

步骤三:将二氧化钛胶体中加入氧化剂、二氧化钛粉和活性炭搅拌、沉淀、过滤和抽滤得到滤饼;

步骤四:将所得滤饼在烤箱在烘烤,然后进行密封,即得空气净化剂。

所述PH缓冲剂为氢氧化钠、氢氧化钾和氢氧化铝等物质组合而成。

所述抽滤过程通过将二氧化钛放置在布氏漏斗上,进而通过真空抽滤机进行快速抽滤。

所述表面活性剂由硬脂酸和十二烷基苯磺酸钠中一种或者组合而成。

所述氧化剂由过氧化氢、过氧乙酸、重铬酸钠、铬酸、硝酸、高锰酸钾和过硫酸铵中一种或组合而成。

所述滤饼在烤箱中于200℃条件下烘烤2小时,然后密封放置。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 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