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旋转式循环液体管口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834068阅读:139来源:国知局
可旋转式循环液体管口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各种转鼓的管口,特别是转鼓的可旋转式循环液体管口。



背景技术:

转鼓在长期的生产使用中,人们出入物料都是靠鼓体前端的进出料口来完成,一部分新型的转鼓设有循环液体管道,通过鼓体内的液体流动来提高物料的纯净度,液体温度及成分的均匀性,但是循环液体管道的管口都是固定不变的,并且管口要高于进出料口,影响液体的流动速度、出料时管口容易挂伤物料等。本发明涉及一种可旋转式循环液体管口,将循环液体管道管口增加一个旋转接头,弯头可以自由旋转,降低了循环液体管道管口与鼓体内的液位高度,弯头伸入鼓体进出料口内部更长,避免液体的飞溅。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实用性强、避免液体的飞溅和挂伤物料,提高液体循环速度和进出物料效率,适用于有循环液体管道的转鼓。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可旋转式循环液体管口,包括鼓体、循环液体管、旋转接头和弯头等组成,其特征在于:鼓体下面设有托轮和底座,鼓体前端设有进出料口,鼓体的一侧设有循环液体管伸向鼓体前端,循环液体管由旋转接头和弯头连接在一起。

所述的鼓体进出料口的侧板呈月牙状,弯头伸入进出料口内部更长,避免液体的飞溅。

所述的底座上面设有“入”字形支架,通过u型固定卡固定循环液体管。

本发明结构简单、操作方便,适用于各种转鼓设有循环液体管道的可旋转式循环液体管口。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箭头表示液体流向。

图2是本发明的侧面结构示意图,箭头表示液体流向。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2所示,本发明的可旋转式循环液体管口,包括鼓体1、循环液体管6、旋转接头8和弯头9等组成,其特征在于:鼓体1下面设有托轮2和底座3,鼓体1前端设有进出料口4,鼓体1的一侧设有循环液体管6伸向鼓体1前端,循环液体管6由旋转接头8和弯头9连接在一起。

所述的鼓体1进出料口4的侧板呈月牙状,弯头9伸入进出料口1内部更长,避免液体的飞溅。

所述的底座3上面设有“入”字形支架5,通过u型固定卡7固定循环液体管6。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需要鼓体1进料时,转鼓通电,按进料按钮,鼓体1顺时针旋转,弯头9口要对准进出料口4,箭头表示液体流向,液体通过循环管道6及弯头9流入鼓体1前端的进出料口4,将物料放入进出料口4,物料在液体带动下进入鼓体1内部,提高进料的效率,避免液体飞溅,至到物料放入完毕。当鼓体1内的液体过多时,可旋转弯头9将多余液体排出。

当需要鼓体1出料时,将弯头9口背离鼓体1及进出料口4,避免出料时物料损坏,转鼓通电,按出料按钮,鼓体1逆时针旋转,物料从鼓体1的进出料口4处和液体一起排出鼓体1外,至到物料全部排出完毕。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旋转式循环液体管口,包括鼓体、循环液体管、旋转接头和弯头等组成,其特征在于:鼓体下面设有托轮和底座,鼓体前端设有进出料口,鼓体的一侧设有循环液体管伸向鼓体前端,循环液体管由旋转接头和弯头连接在一起。鼓体进出料口的侧板呈月牙状,弯头伸入进出料口内部更长,避免液体的飞溅。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实用性强、避免液体的飞溅和挂伤物料,提高液体循环速度和进出物料效率,适用于有循环液体管道的转鼓。

技术研发人员:张东升;张春霞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孟州市东瑞机械设备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6.04.21
技术公布日:2017.10.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