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容量瓶用加液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400196阅读:183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容量器具,具体涉及一种化学实验中更为方便容量瓶定容的加液管。



背景技术:

容量瓶是一种细颈梨形平底瓶,由无色或棕色玻璃制成,带有磨口玻璃塞或塑料塞,是为配制准确的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用的精确仪器。

目前实验室所用的容量瓶,瓶口太细,为了保证溶液不沾到容量瓶刻度线以上部分的内壁上,向内定容移液时需用玻璃棒引流,操作起来较麻烦,用玻璃棒容易操作不当将溶液外漏,对实验精确度也会产生一定影响。



技术实现要素:

鉴于现有技术中的上述缺陷或不足,期望提供一种容量瓶用加液管,从而解决定容时液体容易外漏,操作不方便的问题。

本发明为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的问题提供一种容量瓶用加液管,包括扩张部、扣合部、管颈,其特征在于:所述容量瓶用加液管为充气式加液管,所述扣合部外侧设置一逆向阀,当加液管充气后,通过扣合部扣合住容量瓶瓶口来实现固定加液管的目的,所述管颈的长度大于容量瓶瓶口到刻度线的长度,所述管颈的底部为倒喇叭状,管颈的底部卡合于容量瓶瓶颈内部,并位于刻度线以下。

更进一步,所述容量瓶用加液管为塑料材质,整体为一体成型。

更进一步,所述容量瓶用加液管可设计为一次性加液管。

根据

本技术:
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通过在容量瓶的瓶颈上部设置加液管,在向容量瓶中移液和定容的过程中,无须使用玻璃棒引流,操作简单;充气式加液管的设计结构更加简单,安装使用更加方便。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所作的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申请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图1为容量瓶用加液管的结构示意图;。

标号:1、扩张部;2、扣合部;3、管颈;4、逆向阀;5、底部;6、刻度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申请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相关发明,而非对该发明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发明相关的部分。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申请。

如图1所示,一种容量瓶用加液管,包括扩张部1、扣合部2、管颈3,其特征在于:所述容量瓶用加液管为充气式加液管,所述扣合部2外侧设置一逆向阀4,所述管颈3的长度大于容量瓶瓶口到刻度线6的长度,所述管颈3的底部5为倒喇叭状,管颈的底部5卡合于容量瓶瓶颈内部,并位于刻度线6以下。

更进一步,所述容量瓶用加液管为塑料材质,整体为一体成型。

更进一步,所述容量瓶用加液管可设计为一次性加液管。

以上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作出详细说明,但本发明不局限于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对这些实施方式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形仍落入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容量瓶用加液管,包括扩张部、扣合部、管颈,其特征在于:所述容量瓶用加液管为充气式加液管,所述扣合部外侧设置一逆向阀,所述管颈的长度大于容量瓶瓶口到刻度线的长度,所述管颈的底部为倒喇叭状,管颈的底部卡合于容量瓶瓶颈内部,并位于刻度线以下。通过在容量瓶的瓶颈上部设置加液管,在向容量瓶中移液和定容的过程中,无须使用玻璃棒引流,操作简单;充气式加液管的设计结构更加简单,安装使用更加方便。

技术研发人员:宋金津;赵钊;汪洋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天津市亨必达化学合成物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6.06.30
技术公布日:2018.01.09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