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大触面二氧化硫吸收塔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903769阅读:560来源:国知局
一种大触面二氧化硫吸收塔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二氧化硫吸收的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大触面二氧化硫吸收塔。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工业的发展和人口的集中,环境空气受到了越来越严重的污染。在对大气引起污染的气态污染物中,二氧化硫是最主要的污染物,其数量呢最大,影响面积最广,治理难度最大。根据国家环保总局的统计,自1996年开始我国每年二氧化硫排放量逐年递增,对此国家高度重视并治理二氧化硫的排放。表1为国家对废气的监测标准。

天然气烧锅炉,虽然排出的二氧化硫量比较小,对环境有较大的改善,但显著增加了成本,4T天然蒸气锅炉,一天如烧10小时,与燃煤锅炉相比增加每吨增加4000元,此外天然气锅炉也有少量SO2排出(SO2高低视天然气硫含量而定)。

为解决天然气锅炉耗能大、成本高的缺陷,采用燃煤锅炉虽然能够克服天然气烧锅炉,因为煤的购买成本低,但是燃煤锅炉在燃烧过程中会产生烟尘和二氧化硫,如果不加治理,对环境会造成很大污染。目前,国内采用比较好的是旋流除尘,除尘率能达95%,脱硫率只达77%,氨一硫铵法虽脱硫效率能达95%,但对中小锅炉很少采用,燃煤锅炉排出的尾气经旋流除尘处理后,SO2含量接近900mg/m3,烟尘的含量接近200mg/m3,由此可以看出仍然处于上限值,吸收效率仍然很低。

此外,为保证SO2被吸收液大面积吸收,通常采用喷淋头喷洒吸收液,但是喷淋头受到制造的限制,只能做得很小,不能应用规模较大的吸收塔上,应用范围有限,而且喷淋头上各喷头喷出的吸收液的压力各不相同,且出水流量也各不相同,导致部分SO2避开吸收液直接从吸收塔逸出,因此不能高效的吸收SO2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结构紧凑、自动化程度高、SO2吸收效率高达98%、处理后硫含量远低于国家排放标准、操作简单的大触面二氧化硫吸收塔。

本发明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大触面二氧化硫吸收塔,它包括由上筒体和下筒体组成的塔体,下筒体与上筒体连接,上筒体内且从上往下顺次设置有二级喷淋系统和大触面吸收料,二级喷淋系统由顶盖、进液管和凸台组成,顶盖固定安装于塔体顶部,顶盖的下表面设置有多个相互平行设置的凸台,顶盖的顶表面上且位于凸台内均设置有呈矩形状的水槽,凸台两侧壁上且沿凸台的长度方向设置有多个连通水槽的出水眼,进液管位于顶盖的上方,进液管的下表面设置有多个与水槽连通的出口端,下筒体内设置有烟气混匀系统,所述的上筒体的外壁上设置有位于顶盖与大触面吸收料之间的烟尘出口,下筒体的外壁上设置有位于大触面吸收料下方的尾气进入口,尾气进入口与烟气混匀系统连接,该吸收塔还包括设置于塔体外部的循环泵,循环泵的吸水口与下筒体连通,循环泵的出水口与进液管连接,所述的烟气混匀系统包括机壳和位于机壳内的蜂窝管,蜂窝管垂向设置,蜂窝管与机壳的底部为下腔室,所述的下腔室与尾气进入口连通,该吸收塔还包括控制器,所述的控制器与循环泵连接。

所述的下筒体内填装有吸收液,吸收液位于烟气混匀系统的外部,吸收液为碱式碳酸镁与硫酸镁的混合液。

所述的进液管垂直于水槽设置。

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本发明结构紧凑、二氧化硫吸收效率高达98%、处理后硫含量远低于国家排放标准、操作简单。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二级喷淋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的俯视图;

图4为图3的B-B剖视图;

图中,1-塔体,2-二级喷淋系统,3-大触面吸收料,4-顶盖,5-进液管,6-凸台,7-水槽,8-出水眼,9-出口端,10-烟气混匀系统,11-烟尘出口,12-尾气进入口,13-循环泵,14-蜂窝管,15-下腔室。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描述,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不局限于以下所述:

如图1~4所示,一种大触面二氧化硫吸收塔,它包括由上筒体和下筒体组成的塔体1,下筒体与上筒体连接,上筒体内且从上往下顺次设置有二级喷淋系统2和大触面吸收料3,二级喷淋系统2由顶盖4、进液管5和凸台6组成,顶盖4固定安装于塔体1顶部,顶盖4的下表面设置有多个相互平行设置的凸台6,顶盖4的顶表面上且位于凸台6内均设置有呈矩形状的水槽7,凸台6两侧壁上且沿凸台6的长度方向设置有多个连通水槽7的出水眼8,进液管5位于顶盖4的上方,进液管5垂直于水槽7设置,进液管5的下表面设置有多个与水槽7连通的出口端9,下筒体内设置有烟气混匀系统10。

如图1所示,上筒体的外壁上设置有位于顶盖4与大触面吸收料3之间的烟尘出口11,下筒体的外壁上设置有位于大触面吸收料3下方的尾气进入口12,尾气进入口12与烟气混匀系统10连接,该吸收塔还包括设置于塔体1外部的循环泵13,循环泵13的吸水口与下筒体连通,循环泵13的出水口与进液管5连接,所述的烟气混匀系统10包括机壳和位于机壳内的蜂窝管14,蜂窝管14垂向设置,蜂窝管14与机壳的底部为下腔室15,所述的下腔室15与尾气进入口12连通。

该吸收塔还包括控制器,所述的控制器与循环泵13连接,通过控制器能够控制循环泵13的启动或关闭,具有自动化程度高的特点,方便了工人进行远程操作。所述的下筒体内填装有吸收液,吸收液位于烟气混匀系统10的外部,吸收液为碱式碳酸镁与硫酸镁的混合液。

本发明吸收二氧化硫的工作步骤为:

S1、烟尘的混匀,对于每小时蒸发10t的锅炉,将该锅炉所产生的尾气以4/m3的速率经尾气进入口12通入烟气混匀系统10的下腔室15内,如图1中箭头方向为尾气进入方向,蜂窝管14使每个管内烟尘的流量相等,从而实现了烟气混匀系统10对烟尘进行混合,混匀1~2s后,烟尘进入大触面吸收料3内;

S2、大触面吸收,经控制器控制循环泵13启动,循环泵13将吸收液抽入进液管5内,吸收液从出口端9流出进入水槽7内,当水位高于出水眼8时,吸收液均匀、等压力的从各出水眼8溢流出,溢流后进入大触面吸收料3内吸收SO2,均匀、等压力的吸收液与混匀后的烟尘作用后,极大增大了相互之间的接触面积,只允许极少量的SO2从烟尘出口11逸出,吸收后残余SO2的含量仅为7~8mg/m3,与表1中国家排放标准相比,已经处于下限值,而在吸收过程中产生的由水气、酸气、残余SO2和粉尘组成的废气从烟尘出口11逸出。

采用同样的吸收原理对于4t蒸汽锅炉,以3000~4000L/s向吸收塔供气,采用10~15L吸收液,在接触约1500m2面上,SO2的气体含量小于5mg/m3;对于10t蒸汽锅炉,以10000~13000L/s向吸收塔供气,采用20~25L吸收液,接触在3500m2接触面上气体二次进入,1000m3接触面上用约10~15L吸收液吸收后,SO2的气体含量小于5mg/m3

表1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