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自动进肉的绞肉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078068阅读:481来源:国知局
一种可自动进肉的绞肉机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绞肉机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可自动进肉的绞肉机。



背景技术:

绞肉机是肉类加工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将原料肉按不同工艺要求加工规格不等的颗粒状肉馅,广泛适用于各种香肠、火腿肠、午餐肉、丸子、咸味香精、宠物食品和其他肉制品等行业,在日常生活中,传统的绞肉机在使用的过程中,由于绞肉机不能自主的向内部填送肉类,所以需要使用者一直不停的向绞肉机中放入需要加工的肉类,长时间使用下来,既浪费了使用者的时间,也会降低工作效率,给使用者带来不必要的损失。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自动进肉的绞肉机,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可自动进肉的绞肉机,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左侧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一套筒,所述壳体内腔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一机箱,所述第一机箱内腔的左侧固定连接有第一电动机,所述第一电动机通过转轴贯穿第一机箱的右侧并延伸至壳体的内腔,所述第一电动机的转轴位于壳体内腔的一端套设有主动轮,所述壳体的内腔贯穿设有传动轴,所述传动轴的右端贯穿壳体的右侧并与壳体的右侧活动连接,所述传动轴的左端依次贯穿壳体的左侧和第一套筒并延伸至第一套筒的内腔,所述传动轴上且位于第一套筒内腔的左端套设有刀轮,所述传动轴上且位于第一套筒内腔一端的表面固定连接有螺纹刀,所述传动轴上且位于壳体内腔的一端套设有与主动轮相适配的从动轮,所述从动轮通过皮带与主动轮传动连接,所述第一套筒的左侧设置有出料口,所述出料口的左侧固定连接有阻挡罩,所述第一套筒的顶部固定连通有第二套筒,所述第二套筒的顶部固定连通有储肉盒,所述储肉盒顶部的右侧设置有入料口,所述储肉盒内腔的顶部和底部均固定连接有第一导轨,所述储肉盒的内腔设置有推板,所述推板通过凸台与第一导轨滑动连接,所述推板的右侧固定连接有螺纹套,所述螺纹套的右端贯穿储肉盒的右侧并延伸至储肉盒的外部,所述储肉盒内腔底部的右侧固定连接有隔板,且隔板位于螺纹套的底部,所述隔板的右侧固定连接有第一挤压开关,所述第一挤压开关包括上板,所述上板右侧的中部固定连接有正极触点,所述上板右侧的顶部和底部均固定连接有弹簧,所述弹簧的右端固定连接有下板,所述下板左侧的中部固定连接有负极触点,所述隔板的左侧固定连接有第二挤压开关,所述壳体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机壳,所述机壳内腔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二机箱,所述第二机箱内腔的右侧固定连接有第二电动机,所述第二电动机通过转轴贯穿第二机箱的左侧并延伸至机壳的内腔,所述第二电动机的转轴位于机壳内腔的一端套设有主动齿轮,所述机壳的内腔贯穿设有螺纹杆,所述螺纹杆的左端贯穿机壳的右侧并与机壳的右侧活动连接,所述螺纹杆的左端依次贯穿机壳的左侧和储肉盒的右侧并延伸至储肉盒的内腔,所述螺纹杆位于储肉盒内腔的一端与螺纹套螺纹连接,所述螺纹杆上且位于机壳内腔的一端套设有与主动齿轮相适配的从动齿轮,所述壳体底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减震装置,所述减震装置包括外壳,所述外壳内壁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二导轨,所述外壳的内腔贯穿设有伸缩杆,所述伸缩杆的顶部贯穿外壳的顶部并延伸至外壳的外部,所述伸缩杆位于外壳内腔一端的两侧均通过凸台与第二导轨滑动连接,所述伸缩杆内腔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弹簧,所述弹簧的底部贯穿伸缩杆的底部并延伸至外壳的内腔,所述弹簧位于伸缩杆内腔的一端与外壳内腔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壳体顶部的右侧设置有控制器,所述控制器分别与第一电动机和第二电动机电性连接。

优选的,所述阻挡罩通过螺栓与出料口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从动齿轮与主动齿轮啮合。

优选的,所述传动轴通过轴承与壳体活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螺纹杆通过轴承与机壳活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螺纹套底部的右侧固定连接有挡板。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该可自动进肉的绞肉机,通过在传统的绞肉机上安装电动推动设备,实现了该绞肉机在使用的过程中,通过控制器控制第二电动机的运行,第二电动机通过主动齿轮带动从动齿轮旋转,从动齿轮旋转的时候带动螺纹杆旋转,螺纹杆旋转的同时通过螺纹传动来控制螺纹套的前进或者后退,以此达到自动进肉的效果,该可自动进肉的绞肉机,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既节省了使用者的时间,也提高了工作效率,实用性强,值得推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结构的俯视图;

图3为本发明挤压开关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减震装置的剖视图。

图中:1壳体、2第一机箱、3第一电动机、4主动轮、5皮带、6传动轴、7从动轮、8控制器、9机壳、10第二机箱、11第二电动机、12从动齿轮、13主动齿轮、14螺纹杆、15第一挤压开关、151上板、152正极触点、153弹簧、154负极触点、155下板、16第二挤压开关、17入料口、18螺纹套、19推板、20储肉盒、21第二套筒、22阻挡罩、23出料口、24刀轮、25第一套筒、26螺纹刀、27减震装置、271外壳、272第二导轨、273弹簧、274伸缩杆、28隔板、29第二导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4,本发明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可自动进肉的绞肉机,包括壳体1,壳体1左侧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一套筒25,壳体1内腔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一机箱2,第一机箱2内腔的左侧固定连接有第一电动机3,第一电动机3通过转轴贯穿第一机箱2的右侧并延伸至壳体1的内腔,第一电动机3的转轴位于壳体1内腔的一端套设有主动轮4,壳体1的内腔贯穿设有传动轴6,传动轴6的右端贯穿壳体1的右侧并与壳体1的右侧活动连接,传动轴6的左端依次贯穿壳体1的左侧和第一套筒25并延伸至第一套筒25的内腔,传动轴6上且位于第一套筒25内腔的左端套设有刀轮24,传动轴6上且位于第一套筒25内腔一端的表面固定连接有螺纹刀26,传动轴6上且位于壳体1内腔的一端套设有与主动轮4相适配的从动轮7,从动轮7通过皮带5与主动轮4传动连接,传动轴6通过轴承与壳体1活动连接,第一套筒25的左侧设置有出料口23,出料口23的左侧固定连接有阻挡罩22,通过在出料口23的左侧安装阻挡罩22,可以避免碎肉飞溅,阻挡罩22通过螺栓与出料口23固定连接,第一套筒25的顶部固定连通有第二套筒21,第二套筒21的顶部固定连通有储肉盒20,储肉盒20顶部的右侧设置有入料口17,储肉盒20内腔的顶部和底部均固定连接有第一导轨29,储肉盒20的内腔设置有推板19,推板19通过凸台与第一导轨29滑动连接,推板19的右侧固定连接有螺纹套18,螺纹套18的右端贯穿储肉盒20的右侧并延伸至储肉盒20的外部,螺纹套18底部的右侧固定连接有挡板,储肉盒20内腔底部的右侧固定连接有隔板28,且隔板28位于螺纹套18的底部,隔板28的右侧固定连接有第一挤压开关15,第一挤压开关15包括上板151,上板151右侧的中部固定连接有正极触点152,上板151右侧的顶部和底部均固定连接有弹簧153,弹簧153的右端固定连接有下板155,下板155左侧的中部固定连接有负极触点154,隔板28的左侧固定连接有第二挤压开关16,通过在绞肉机上安装挤压开关,可以避免肉类用完的时候,第二电动机11还会一直工作,防止第二电动机11损坏,壳体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机壳9,机壳9内腔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二机箱10,第二机箱10内腔的右侧固定连接有第二电动机11,第二电动机11通过转轴贯穿第二机箱10的左侧并延伸至机壳9的内腔,第二电动机11的转轴位于机壳9内腔的一端套设有主动齿轮13,机壳9的内腔贯穿设有螺纹杆14,螺纹杆14的左端贯穿机壳9的右侧并与机壳9的右侧活动连接,螺纹杆14的左端依次贯穿机壳9的左侧和储肉盒20的右侧并延伸至储肉盒20的内腔,螺纹杆14位于储肉盒20内腔的一端与螺纹套18螺纹连接,螺纹杆14通过轴承与机壳9活动连接,螺纹杆14上且位于机壳9内腔的一端套设有与主动齿轮13相适配的从动齿轮12,从动齿轮12与主动齿轮13啮合,通过在传统的绞肉机上安装电动推动设备,实现了该绞肉机在使用的过程中,通过控制器8控制第二电动机11的运行,第二电动机11通过主动齿轮13带动从动齿轮12旋转,从动齿轮12旋转的时候带动螺纹杆14旋转,螺纹杆14旋转的同时通过螺纹传动来控制螺纹套18的前进或者后退,以此达到自动进肉的效果,壳体1底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减震装置27,减震装置27包括外壳271,外壳271内壁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二导轨272,外壳271的内腔贯穿设有伸缩杆274,伸缩杆274的顶部贯穿外壳271的顶部并延伸至外壳271的外部,伸缩杆274位于外壳271内腔一端的两侧均通过凸台与第二导轨272滑动连接,伸缩杆274内腔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弹簧273,弹簧273的底部贯穿伸缩杆274的底部并延伸至外壳271的内腔,弹簧273位于伸缩杆274内腔的一端与外壳271内腔的底部固定连接,壳体271顶部的右侧设置有控制器8,控制器8分别与第一电动机3和第二电动机11电性连接。

工作原理:该可自动进肉的绞肉机通电后,将需要加工的肉类经入料口17放入储肉盒20内,经控制器8控制设备运行,第二电动机11通过转轴带动主动齿轮13旋转,主动齿轮13旋转的同时经过从动齿轮12带动螺纹杆14旋转,螺纹杆14旋转的时候通过螺纹传动控制螺纹套18向右移动,螺纹套18移动的同时推板19也跟着移动,以此将肉类推入第二套筒21的内腔,经刀轮24切碎后,由出料口23排出,当挡板触碰到第一挤压开关15时,第二电动机11就会停止工作。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