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张式静电植绒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950443阅读:224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纺织机械领域,特别地,是一种曲张式静电植绒装置。



背景技术:

静电植绒因其工艺简单、成本低、适应性强的特点,被广泛应用。静电植绒使利用电荷同性相斥异性相吸的物理特性,使绒毛带上负电荷,把需要植绒的物体放在零点位或接地条件下,绒毛受到异电位被植物体的吸引,呈垂直状加速飞升到需要植绒的物体表面上,由于被植物体涂有粘胶剂,绒毛就被垂直粘在被植物体上,因此,静电植绒是利用电荷的自然特性产生的一种生产工艺。

在实际生产过程中,面料常常是平直的放在金属板上,其植绒效果还可以进一步提高,同时,下落的绒毛并不能全部被植到面料上,因此,急需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曲张式静电植绒装置,该装置结构简单,能够达到更好的植绒效果。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曲张式静电植绒装置,包括金属板,所述金属板上面平行设置一金属辊,所述金属板两端分别设置两具与所述金属辊平行的辊轮,所述金属辊两端滑动设置在一轨道上,所述轨道与所述金属板所在的平面平行且在所述金属板上没有投影,所述轨道上设置有两具绒毛吸收器,所述绒毛吸收器分别设置在所述金属辊运动方向的前后位置且与所述金属辊同步运动,所述金属板上方正对设置有一金属网,所述金属网上方设置与所述金属辊位置相对应的扁状植绒箱,所述扁状植绒箱的两端设置在一滑轨上,所述滑轨平行设置在所述轨道上方。

作为优选,所述金属板和所述金属辊接入静电发生器的一极,所述金属网接入静电发生器的另一极。

作为优选,所述扁状植绒箱的开口正对所述金属辊的面积不大于所述金属辊的纵截面。

作为优选,所述金属辊的两端设置有可自由转动的转轴。

作为优选,所述绒毛吸收器底部的位置不高于所述金属辊的轴心所在的水平面。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本实用新型中,金属辊在往复运动的过程中,通过使面料自身的曲率发生变化而达到更好的植绒效果,同时,在金属辊运动的过程中,绒毛吸收器直接回收未被植入的绒毛,而不需要另行去除绒毛,节省了设备,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实用性高,可以达到很好的植绒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曲张式静电植绒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在本实施例中,参阅图1,该曲张式静电植绒装置,包括金属板30,所述金属板30上面平行设置一金属辊10,所述金属板30两端分别设置两具与所述金属辊10平行的辊轮9,所述金属辊10两端滑动设置在一轨道18上,所述轨道18与所述金属板30所在的平面平行且在所述金属板30上没有投影,所述轨道18上设置有两具绒毛吸收器12,所述绒毛吸收器12分别设置在所述金属辊5运动方向的前后位置且与所述金属辊10同步运动,所述金属板30上方正对设置有一金属网20,所述金属网20上方设置与所述金属辊10位置相对应的扁状植绒箱15,所述扁状植绒箱15的两端设置在一滑轨16上,所述滑轨16平行设置在所述轨道18上方。

上述的曲张式静电植绒装置,所述金属板30和所述金属辊10接入静电发生器的一极,所述金属网20接入静电发生器的另一极,使绒毛受到的电场力更大,更容易飞入所述金属辊10的上方。

上述的曲张式静电植绒装置,所述扁状植绒箱15的开口正对所述金属辊10的面积不大于所述金属辊10的纵截面。

上述的曲张式静电植绒装置,所述金属辊10的两端设置有可自由转动的转轴,其目的在于,防止摩擦损耗。

上述的曲张式静电植绒装置,所述绒毛吸收器12底部的位置不高于所述金属辊10的轴心所在的水平面。

上述的曲张式静电植绒装置的工作方式:

本实用新型中,金属板30和金属网20接入静电发生器的正负极,面料5在金属板30和金属辊10上方,当面料5停在金属板30上将被植绒时,金属辊10在轨道18上往复运动,同时其自身保持转动,因而不会与面料5发生滑动摩擦,而植绒箱15始终正对金属辊10,在这一过程中,由于面料5表面凸起一段圆弧,即面料5在该处的曲率变大,面料5上的粘合剂被展开,因此在电场作用下落下的绒毛更容易粘附在粘合剂上,当面料5再一次回到金属板30上时,又发生反方向的凹陷,因此可将绒毛牢牢粘附在粘合剂上,同时,金属辊10附近的电场线垂直于金属辊10的表面,因此,有利于绒毛垂直落在面料5上,与此同时,绒毛吸收器12与金属辊10同步运动,吸收没有粘附在面料5上的绒毛,当面料5的一段完成植绒时,辊轮9转动,带动面料运行,直至下一段被植绒的面料停在金属板30上为止。

考虑到实际情况,绒毛吸收器12可以与植绒箱15连接,方便被吸收的绒毛的重新利用。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实用性高,能够达到很好的植绒效果。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