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子按键式花洒组合切换集成控制组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159917阅读:910来源:国知局
一种电子按键式花洒组合切换集成控制组件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子按键式花洒组合切换集成控制组件。



背景技术:

传统的莲蓬头和花洒的功能切换是通过三向分流器进行实现,不仅结构复杂,而且操作繁琐速度慢,同时造成莲蓬头的外观不够简洁、美观大方。为此需要一种电子按键式花洒组合切换集成控制组件。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子按键式花洒组合切换集成控制组件,不仅结构紧凑,而且可以实现不同水道模式的切换。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在于:一种电子按键式花洒组合切换集成控制组件,包括用于与手持花洒相连接的莲蓬头,所述莲蓬头的出水面板组件上设置有若干出水通道,莲蓬头内还设置有分水腔,所述分水腔内设置有具有通水孔的分水盘,所述莲蓬头内设置有由触摸按键控制的步进电机驱动的棘轮棘爪机构,所述棘轮棘爪机构驱动分水盘旋转用于实现出水通道之间及莲蓬头和手持花洒之间的切换。

进一步地,所述棘轮棘爪机构包括套置于分水盘的转轴上端且上端面具有棘齿的下棘轮转盘,所述下棘轮转盘的上方设置有与其相配合并与转轴上端相连接的上棘轮转盘,下棘轮转盘的圆周面上还间隔设置有凸齿,所述凸齿与一前端具有齿条的齿形传递杆相配合,所述齿形传递杆的后端设置有与步进电机的驱动端相配合的斜面,所述触摸按键设置于出水面板上且位于步进电机的下侧。

进一步地,所述出水面板组件上设置有分水组件,所述分水组件上设置有与其相配合形成分水腔的进水组件,分水组件内设置有与出水面板组件相配合的莲蓬头中部出水通道和莲蓬头周部出水通道以及通往手持花洒的花洒出水通道。

进一步地,所述分水组件包括设置于出水面板组件上的分水下盖,所述分水下盖上设置有分水上盖,所述分水上盖上设置有与相应的出水通道相连通的出水孔,所述步进电机设置于分水下盖上;所述进水组件包括连接于分水上盖上且内部具有进水通道的球头座,所述球头座上设置有用于分水盘的转轴穿过的通孔,所述分水腔设置于球头座与分水上盖之间。

进一步地,所述球头座的进水端上还设置有与进水管相连接的进水球头组件,球头座上位于通孔上侧还设置有的悬臂板,所述悬臂板上设置有套置于转轴上且下端面抵接于上棘轮转盘上的压簧,所述悬臂板上还设置有防止齿形传递杆前端翘起的限位板。

进一步地,所述球头座上还套置有罩设于出水面板组件、分水下盖和分水上盖上的莲蓬头外壳,所述莲蓬头外壳上还设置有与手持花洒相连接的连接端头,所述连接端头内设置有与花洒出水通道相接的出水道。

进一步地,所述齿形传递杆上设置有凵型槽部,所述分水下盖上设置有用于齿形传递杆滑动的安装座,所述安装座上设置有罩设于凵型槽部上的固定盖,所述固定盖上设置有与凵型槽部的后端侧壁相抵接的复位弹簧。

进一步地,位于分水盘与分水上盖之间还设置有由若干O型密封圈首尾相接组成的环状异形密封圈。

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该集成控制组件不仅结构紧凑,而且将传统的莲蓬头三向分流器及莲蓬头功能切换集成为一个控制组件,通过莲蓬头上设置的触摸按键控制步进电机控制莲蓬头出水功能的切换及莲蓬头和手柄花洒的水路切换,使产品外观上更加简洁,操作更加方便、直接。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分解状态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去除莲蓬头外壳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莲蓬头中部出水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莲蓬头内花洒出水通道出水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莲蓬头内花洒出水通道出水的结构示意图二;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莲蓬头中部及花洒出水通道同时出水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的莲蓬头中部及花洒出水通道同时出水的结构示意图二;

图9为本实用新型的莲蓬头中部及周部同时出水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0-出水面板组件 11-触摸按键 12-步进电机 21-分水下盖 22-中部出水通道 23-周部出水通道 24-分水腔 25-安装座 26-分水上盖 27-出水孔 28-花洒出水通道 31-球头座 32-通孔 33-悬臂板 34-压簧 35-限位板 36-进水球头组件 37-进水通道 40-分水盘 41-通水孔 42-转轴 50-下棘轮转盘 51-凸齿 60-上棘轮转盘 70-齿形传递杆 71-斜面 72-凵型槽部 73-固定盖 74-复位弹簧 80-莲蓬头外壳 81-连接端头 82-出水道 90-环状异形密封圈。

具体实施方式

为让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实施例,并配合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此。

参考图1至图3

一种电子按键式花洒组合切换集成控制组件,包括用于与手持花洒相连接的莲蓬头,所述莲蓬头的出水面板组件10上设置有若干出水通道,莲蓬头内还设置有分水腔24,所述分水腔内设置有分水盘40,分水盘的周部设置有关于其转轴对称的一对通水孔41,所述莲蓬头内设置有由触摸按键11控制的步进电机12驱动的棘轮棘爪机构,所述棘轮棘爪机构驱动分水盘旋转用于实现出水通道之间及莲蓬头和手持花洒之间的切换。

本实施例中,所述棘轮棘爪机构包括套置于分水盘的转轴42上端且上端面具有棘齿的下棘轮转盘50,所述下棘轮转盘的上方设置有与其相配合并与转轴上端可拆连接的上棘轮转盘60,下棘轮转盘的圆周面上还间隔设置有凸齿51,所述凸齿与一前端具有齿条的齿形传递杆70相配合,所述齿形传递杆的后端设置有与步进电机的驱动端相配合的斜面71,以便步进电机的驱动上升后驱动齿形传递杆移动,从而带动转动盘转动。所述触摸按键设置于出水面板上且位于步进电机的下侧。

本实施例中,所述出水面板组件上设置有分水组件,所述分水组件上设置有与其相配合形成分水腔的进水组件,分水组件内设置有与出水面板组件相配合的莲蓬头中部出水通道22和莲蓬头周部出水通道23以及通往手持花洒的花洒出水通道28,以便实现手持花洒与莲蓬头之间的切换。

本实施例中,所述分水组件包括设置于出水面板组件上的分水下盖21,所述分水下盖上设置有分水上盖26,所述分水上盖上设置有与相应的出水通道相连通的出水孔27,,以便与相应的出水通道相连通。所述步进电机设置于分水下盖上;所述进水组件包括连接于分水上盖上且内部具有进水通道37的球头座31,所述球头座上设置有用于分水盘的转轴穿过的通孔32,所述分水腔24设置于球头座与分水上盖之间。

本实施例中,所述球头座的进水端上还设置有与进水管相连接的进水球头组件36,球头座上位于通孔上侧还设置有的悬臂板33,所述悬臂板上设置有套置于转轴上且下端面抵接于上棘轮转盘上的压簧34,以便为上棘轮转盘提供作用,使上棘轮转盘始终作用在下棘轮转盘上。所述悬臂板上还设置有防止齿形传递杆前端翘起的限位板35,防止齿形传递杆与凸齿滑脱。

本实施例中,所述球头座上还套置有罩设于出水面板组件、分水下盖和分水上盖上的莲蓬头外壳80,所述莲蓬头外壳上还设置有与手持花洒相连接的连接端头81,所述连接端头内设置有与花洒出水通道相接的出水道82,从而通过莲蓬头外壳与手持花洒连接。

本实施例中,所述齿形传递杆上设置有凵型槽部72,所述分水下盖上设置有用于齿形传递杆滑动的安装座25,所述步进电机安装于分水下盖上且位于安装座的后侧,所述安装座上设置有罩设于凵型槽部上的固定盖73,所述固定盖上设置有与凵型槽部的后端侧壁相抵接的复位弹簧74,以便齿形传递杆复位。

本实施例中,位于分水盘与分水上盖之间还设置有由若干O型密封圈首尾相接组成的环状异形密封圈90,以便为分水盘与分水上盖之间提供密封。

该切换集成控制组件的工作原理: 通过触摸按键使步进电机的驱动端上行,与齿形传递杆后端面上的斜面相配合,使齿形传递杆向前移动,齿形传递杆上的齿条和下棘轮转盘上的凸齿啮合并带动上棘轮转盘使得分水盘转动一定角度,完成一次切换。同时步进电机的驱动端复位,再次触摸按键进行下次切换,从而实现莲蓬头出水模式的切换及与手持花洒之间的水路切换。

当分水盘的通水孔旋转到与莲蓬头中部出水通道相连通时,为莲蓬头中部出水模式,水流流向如图4中的①-④所示。

当分水盘的通水孔旋转到与花洒出水通道相连通时,为手持花洒出水模式,水流流向如图5和图6中的①-⑦所示。

当分水盘的通水孔旋转到同时与莲蓬头周部出水通道、花洒出水通道相连通时,莲蓬头周部和花洒同时出水,莲蓬头周部出水的水流流向如图7中的①所示,花洒出水的水流流向如图8中的②所示。

当分水盘的通水孔旋转到同时与莲蓬头周部出水通道和中部出水通道相连通时,莲蓬头中部及周部同时出水,莲蓬头周部的水流流向如图9中的①所示,莲蓬头中部的水流流向如图9中的②所示。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凡依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所做的均等变化与修饰,皆应属本实用新型的涵盖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