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安全护网生产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安全护网运输、喷漆、烘干一体化生产设备。
背景技术:
安全护网,又叫防护网,是一种安装于窗户、阳台等处,为居家生活提供防护、防盗、防坠物等安全保障的新型建筑安防产品,它集安全、美观、实用等诸多优点于一身,代表着21世纪家居安防的最新理念。
现有的安全护网不仅需要有防盗、防坠落的功能,还需要美观的外形特点。这就需要安全护网在生产加工的过程中进行喷漆,然而现在的喷漆大多是单独进行处理,使得生产安全护网的时间长,效率低,企业需要购买多台设备进行喷漆和喷漆烘干。这些都增加了企业的营运负担,也使得生产加工的流程过于繁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安全护网运输、喷漆、烘干一体化生产设备,方便安全护网生产加工中的使用,增加使用的便捷性,提高生产效率,节省生产成本。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安全护网运输、喷漆、烘干一体化生产设备,包括输送带一、输送带二、顶板和横架,所述输送带一与输送带二的上带面位于同一水平面上且输送带一与输送带二之间留有分隔空间,所述分隔空间的底部机架上设有气缸,气缸的伸缩杆端部设置平行于输送带一、输送带二的顶板,所述顶板的大小设为与分隔空间的大小相同,所述输送带一、输送带二和分隔空间的上方设置横架,所述横架的下方均匀、相间设置烘干头和喷漆嘴,横架的上方设有分别连接烘干头和喷漆嘴的热风送风管和喷漆送漆管,热风送风管连接热风鼓风机,喷漆送漆管连接喷漆机,所述分隔空间的两侧外垂直设置竖板,竖板位于分隔空间的上下方分别设有烘干头和喷漆嘴。
优选的,所述输送带一与输送带二设为同速输送带。
优选的,所述横架与输送带一、输送带二和分隔空间的间距设为不超过1m,横架的中心线与分隔空间的中心线设为重合。
优选的,所述烘干头和喷漆嘴设为角度可调。
本实用新型所达到的有益效果是:该安全护网运输、喷漆、烘干一体化生产设备,通过在安全护网运输的过程中对其进行喷漆和喷漆烘干,大大减少了安全护网生产加工所需求的多种设备,降低了生产成本,提高了生产效率,精简了生产流程。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安全护网运输、喷漆、烘干一体化生产设备正视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安全护网运输、喷漆、烘干一体化生产设备侧视示意图;
图中:1、输送带一,2、输送带二,3、分隔空间,4、气缸,5、顶板,6、横架,7、烘干头,8、喷漆嘴,9、竖板。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1
如图1、图2 所示,本实施例的一种安全护网运输、喷漆、烘干一体化生产设备,包括输送带一1、输送带二2、顶板5和横架6,所述输送带一1与输送带二2的上带面位于同一水平面上且输送带一1与输送带二2之间留有分隔空间3,所述分隔空间3的底部机架上设有气缸4,气缸4的伸缩杆端部设置平行于输送带一1、输送带二2的顶板5,所述顶板5的大小设为与分隔空间3的大小相同,所述输送带一1、输送带二2和分隔空间3的上方设置横架6,所述横架6的下方均匀、相间设置烘干头7和喷漆嘴8,横架6的上方设有分别连接烘干头7和喷漆嘴8的热风送风管和喷漆送漆管,热风送风管连接热风鼓风机,喷漆送漆管连接喷漆机,所述分隔空间3的两侧外垂直设置竖板9,竖板9位于分隔空间3的上下方分别设有烘干头7和喷漆嘴8。
所述输送带一1与输送带二2设为同速输送带,防止安全护网运输不畅;所述横架6与输送带一1、输送带二2和分隔空间3的间距设为不超过1m,横架6的中心线与分隔空间3的中心线设为重合,防止安全护网举起掉落;所述烘干头7和喷漆嘴8设为角度可调,便于喷漆和喷漆烘干。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安全护网运输、喷漆、烘干一体化生产设备,将安全护网放在输送带一1上,输送带一1与输送带二2同速运动,安全护网被输送到输送带二2上,待安全护网的中部输送到分隔空间3时,气缸4的伸缩杆端部顶板5将安全护网上顶,横架6上的烘干头7和喷漆嘴8对安全护网进行喷漆和喷漆烘干,结束后,气缸4的伸缩杆带动顶板5将安全护网放下,竖板9上的烘干头7和喷漆嘴8,将安全护网没有喷漆的中部底面进行喷漆和喷漆烘干,然后输送带一1与输送带二2将安全护网运输离开;整个设备,通过在安全护网运输的过程中对其进行喷漆和喷漆烘干,大大减少了安全护网生产加工所需求的多种设备,降低了生产成本,提高了生产效率,精简了生产流程。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