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级旋风分离除尘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690998阅读:565来源:国知局
一种多级旋风分离除尘器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气体除尘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多级旋风分离除尘器。



背景技术:

含尘工业废气或产生于固体物质的粉碎、筛分、输送、爆破等机械过程,或产生于燃烧、高温熔融和化学反应等过程。前者含有粒度大、化学成分与原固体物质相同的粉尘, 后者含有粒度小、化学性质与生成它的物质有别的烟尘。改进生产工艺和燃烧技术可以减 少颗粒物的产生。除尘器广泛用于控制已经产生的粉尘和烟尘。

工业实用的分离设备一般可归为四大类:机械力分离、电除尘、过滤分离、洗涤分离等。机械力分离常有重力沉降、惯性分离、旋风分离。旋风分离适用于净化大于5~10微米的非粘性、非纤维的干燥粉尘。它是一种结构简单、操作方便、耐高温、设备费用和阻力较低(80~160毫米水柱)的净化设备,旋风分离方式在净化设备中应用得最为广泛。

现有的旋风分离除尘设备主要是使气流急速转向,或冲击在叶片上再忽然转向,其中大颗粒由于惯性效应,其运动轨迹便会偏离气流轨迹,从而使两者获得分离,气流速度高,这种惯性效应就大,由于气流急速转向路径短,仍有少量的粉尘无法分离而随气体流出,排放的气体中颗粒污染物的数量较多,对人们的生活环境身体健康带来极大的危害,因此,需要对现有的旋风分离除尘设备进行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级旋风分离除尘器,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多级旋风分离除尘器,包括旋风分离器壳体、一级旋风分离筒、二级旋风分离筒和过滤芯管,所述旋风分离器壳体上侧连接含尘气体进入管,含尘气体进入管沿旋风分离器壳体切线方向设置,旋风分离器壳体内设有一级旋风分离筒,一级旋风分离筒与旋风分离器壳体之间设置为外螺旋空腔,一级旋风分离筒内设有二级旋风分离筒,二级旋风分离筒与一级旋风分离筒之间设置为内螺旋空腔,二级旋风分离筒底部连接导尘管,导尘管底部焊接有反射屏,所述反射屏与一级旋风分离筒底部之间设置为下进气口,下进气口连通外螺旋空腔和内螺旋空腔,所述二级旋风分离筒内设置为旋流室,二级旋风分离筒顶部与旋风分离器壳体之间设置有上进气口,上进气口连通内螺旋空腔和旋流室,所述二级旋风分离筒内设有过滤芯管,过滤芯管上端连接净化气体输出管,所述反射屏下方的旋风分离器壳体内设有导尘板,反射屏和导尘板均呈锥形结构且尖端朝上设置,旋风分离器壳体底部连接排尘阀,排尘阀底部连接排尘管。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旋风分离器壳体上部为圆筒结构、下部为圆锥结构。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一级旋风分离筒平行于旋风分离器壳体内壁设置且一级旋风分离筒顶部焊接在旋风分离器壳体顶部内壁上。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二级旋风分离筒平行于一级旋风分离筒设置。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反射屏底侧通过连接杆焊接在旋风分离器壳体内壁上。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所述一种多级旋风分离除尘器,结构简单,使用方便,通过在旋风分离器壳体内依次设置一级旋风分离筒、二级旋风分离筒和过滤芯管实现含尘气体在旋风分离器壳体内螺旋流动,延长含尘气体螺旋流动的路径,便于将不同颗粒的粉尘逐级滤除,除尘效果好,不易发生堵塞,便于灰尘的排出。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含尘气体进入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含尘气体进入管、2-外螺旋空腔、3-内螺旋空腔、4-旋流室、5-下进气口、6-反射屏、7-排尘阀、8-排尘管、9-导尘板、10-导尘管、11-旋风分离器壳体、12-一级旋风分离筒、13-二级旋风分离筒、14-过滤芯管、15-净化气体输出管、16-上进气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2,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一种多级旋风分离除尘器,包括旋风分离器壳体11、一级旋风分离筒12、二级旋风分离筒13和过滤芯管14,所述旋风分离器壳体11上部为圆筒结构、下部为圆锥结构,旋风分离器壳体11上侧连接含尘气体进入管1,含尘气体进入管1沿旋风分离器壳体11切线方向设置,当含尘气体进入管1内气体沿旋风分离器壳体11切线鼓入后,含尘气体在旋风分离器壳体11呈螺旋状流动。

所述旋风分离器壳体11内设有一级旋风分离筒12,一级旋风分离筒12平行于旋风分离器壳体11内壁设置且一级旋风分离筒12顶部焊接在旋风分离器壳体11顶部内壁上,一级旋风分离筒12与旋风分离器壳体11之间设置为外螺旋空腔2,含尘气体进入管1鼓入旋风分离器壳体11内的含尘气体沿外螺旋空腔2向下螺旋流动。

所述一级旋风分离筒12内设有二级旋风分离筒13,二级旋风分离筒13平行于一级旋风分离筒12设置,二级旋风分离筒13与一级旋风分离筒12之间设置为内螺旋空腔3,二级旋风分离筒13底部连接导尘管10,导尘管10底部焊接有反射屏6,所述反射屏6与一级旋风分离筒12底部之间设置为下进气口5,下进气口5连通外螺旋空腔2和内螺旋空腔3,含尘气体运动至外螺旋空腔2底部后通过下进气口5进入内螺旋空腔3,然后螺旋向上流动。

所述二级旋风分离筒13内设置为旋流室4,二级旋风分离筒13顶部与旋风分离器壳体11之间设置有上进气口16,上进气口16连通内螺旋空腔3和旋流室4,内螺旋空腔3含尘气体通过上进气口16进入旋流室4,所述二级旋风分离筒13内设有过滤芯管14,过滤芯管14上端连接净化气体输出管15,旋流室4内含尘气体经过过滤芯管14过滤后,净化空气从净化气体输出管15排出。

所述反射屏6底侧通过连接杆焊接在旋风分离器壳体11内壁上,反射屏6下方的旋风分离器壳体11内设有导尘板9,反射屏6和导尘板9均呈锥形结构且尖端朝上设置,外螺旋空腔2、内螺旋空腔3和旋流室4内含尘气体螺旋流动时,气体中的粉尘分离落在反射屏6上,然后沿反射屏6与旋风分离器壳体11之间的空隙落入旋风分离器壳体11底部,所述旋风分离器壳体11底部连接排尘阀7,排尘阀7底部连接排尘管8,通过排尘阀7便于粉尘的排放。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所述一种多级旋风分离除尘器,结构简单,使用方便,通过在旋风分离器壳体11内依次设置一级旋风分离筒12、二级旋风分离筒13和过滤芯管14实现含尘气体在旋风分离器壳体11内螺旋流动,延长含尘气体螺旋流动的路径,便于将不同颗粒的粉尘逐级滤除,除尘效果好,便于灰尘的排出,相对于传统的旋风分离器,减轻了过滤芯管14的滤除压力,不易发生堵塞。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