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管外涂塑用漏斗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571123阅读:232来源:国知局
钢管外涂塑用漏斗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钢管涂塑设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钢管外涂塑用漏斗。



背景技术:

钢管涂塑,是在钢管内壁或外壁熔融一层厚度为0.5~1.0mm的聚乙烯树脂、乙烯-丙烯酸共聚物、环氧粉末、无毒聚丙烯或无毒聚氯乙烯等有机物而构成的钢塑复合型管材,使其具有高强度、易连接、耐水流冲击等优点。

现有一种钢管外涂塑技术,涂塑方法为将加热后的钢管架在一对辊轴上,通过辊轴的旋转驱动钢管的转动,再于钢管上方均匀撒布热熔性粉末,粉末落到钢管上遇热融化,在钢管表面上形成一层厚度均匀的涂塑层。在实际生产中,控制热熔性粉末均匀洒落是保证涂塑质量的关键技术,也是难点所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钢管外涂塑用漏斗,能够将热熔性粉末均匀洒落在钢管表面上,保证钢管表面的均匀涂塑。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钢管外涂塑用漏斗,包括粉料槽,粉料槽上方开口处均匀设有多道等腰三角形的纵梁,每个纵梁中轴线上均设有吊装孔一,所述粉料槽侧面底部设有与其等长的通孔,粉料槽外的通孔下设有与其等长的暂存料槽,暂存料槽内设有与粉料槽等长的辊刷,暂存料槽外侧端部固定有用于驱动辊刷的电机。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起重设备连接粉料槽纵梁上的吊装孔,将粉料槽竖直吊起,再平移至钢管正上方,由于粉料槽长度必须比钢管更长,为了吊装安全,在粉料槽上方均匀固定多道纵梁,吊装时将所有纵梁上的吊装孔连接至起重设备,多道纵梁不但可增强粉料槽的结构强度,还可以保证吊装时的平衡与稳定。在粉料槽侧面底部开设通孔,可使热熔性粉末从粉料槽底面漏出至粉料槽外的暂存料斗中,而暂存料斗内设置的辊刷在旋转时会粘附辊刷一侧的热熔性粉末,当热熔性粉末被带至辊刷另一侧时会因重力下落,由于同一根辊刷上各处热熔性粉末粘附粉末的量相同,且辊刷各处转速相同,所以可保证下落于钢管上各处的热熔性粉末几乎是均匀、等量的。

优选的, 所述粉料槽为梯形槽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保证粉料槽内的热熔性粉末源源不断地漏至暂存料槽内,防止因粉料槽内所剩粉料较少时,粉料无法因自重将粉料槽底的粉料压至暂存料槽内。因为粉料槽的截面为梯形,粉料槽的两侧面倾斜,倾斜的粉料槽侧壁对粉料整体具有水平方向的分力,比起外壁竖直的粉料槽,粉料更容易从侧壁底部的通孔中漏出,在粉料槽中粉料较少时区别尤其明显。

优选的,所述纵梁上还设有吊装孔二,吊装孔二与所述通孔分别位于纵梁中轴线的两侧。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吊装孔二的设计目的是使粉料槽能够偏向粉料槽开通孔的一侧吊装。因为当粉料槽中粉料较少时,粉料从通孔向暂存料槽中漏的速度明显减慢,导致暂存料槽中粉料越用越少,暂存料槽中的粉料堆积高度降低,粉料需从辊刷较低位置处被粘附至辊刷另一面,粉料从被粘附位置到辊刷最高位置的位移变大,粉料在该过程中因重力重新落回暂存料斗的几率增大。将吊孔二与通孔分别布置于纵梁中轴线的两侧,是为了保证当起重装置用链条在吊装孔二处将粉料槽吊起时,粉料槽能够向其开有通孔的一侧倾斜,以使其内较少的粉料能够较快地漏至暂存料槽中。

优选的,所述辊刷上均匀设有多个与辊刷贴合的弧形托板,弧形托板紧贴辊刷背对通孔的一侧,弧形托板外壁与粉料槽外壁之间固定设有连接板。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均匀设置的弧形托板对辊刷的架托作用,保持辊刷与暂存料槽的平行,防止倾斜的辊刷直接压于暂存料槽内,导致电机驱动受阻而损坏电机。将托板制成与辊刷外形相同的弧形,使得托架在发挥架托作用的同时不影响辊刷的落料功能,辊刷从暂存料槽内粘附的粉料将会被紧贴于辊刷表面的弧形托架的一端铲起,粉料沿着光滑的弧形托架滑落至钢管上。

优选的,所述弧形托板为半圆形。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弧形托板的圆心角设置为180度是防止弧形托板的圆心角过大时,弧形托板包裹辊刷的面积变大,弧形托板的一端延伸至辊刷粘料侧最高点的下方,导致辊刷粘附的粉料还未运至最高点就被弧形托板铲下,铲下的粉料重新落回暂存料槽中。

优选的,所述连接板设于粉料槽外壁上的一端设有竖直的长孔,长孔内设有将连接板固定于粉料槽外壁的螺栓。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长孔的设置可方便调节弧形托板的高度,以微调辊刷与暂存料槽底部的距离,还可以调节个别弧形托板与辊刷贴合的松紧程度。

优选的,所述连接板与弧形托板侧面相切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连接板与弧形托板相交时,连接板的端部直接与弧形托板抵触,若直接在此处焊接,托板承重能力有限;而连接板与弧形托板相切时,可直接将弧形托板焊接在连接板的内侧面上,线与面的焊接强度明显高于线与线的焊接强度。所以将连接板设置为与弧形托板相切可方便焊接,提高焊接质量,进而提高弧形托板与连接板的连接强度。

优选的,所述粉料槽侧壁上,紧贴通孔上端固定设有横杆一,粉料槽侧面紧贴上方开口处固定设有横杆二,横杆一与横杆二两端分别连接于粉料槽两端,横杆一与横杆二之间均匀设有多根竖杆。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有效增加了粉料槽开设通孔一侧的结构强度,因通孔开设长度较长,粉料槽侧面的受拉强度受到影响,该侧容易在吊装过程中撕裂。通过在粉料槽两端之间直接连接横杆一、横杆二,并在横杆一与横杆二之间均匀地垂直固定多根竖杆,以横杆和竖杆的组合作为粉料槽侧面的骨架结构。

优选的,所述纵梁底部垂直设有长方形的加强板,加强板固定于粉料槽两侧的横杆二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防止了纵梁与粉料槽开口处两端的横杆二的焊接面积过小,以致焊接处抗拉强度不够,而导致吊装过程中发生事故。因加强板横跨粉料槽两侧的横杆二,纵梁底部完全焊接于加强板上,而且加强板与粉料槽两侧横杆二的焊接面积也远远大于纵梁与两个横杆二的焊接面积,如此设置可增加焊接处的抗拉强度。

优选的,所述纵梁包括形状相同的纵梁一、纵梁二,纵梁一与纵梁二设于加强板上,且相对于加强板轴线对称。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每个纵梁的设置处由原来的一个纵梁变为两个相同的纵梁一、纵梁二,可增加吊装安全性,如此设置,其中一个纵梁断裂不会影响该装置的正常工作。因纵梁最容易从吊装孔处裂开,而如果是两个并排设置的纵梁一、纵梁二,同一根链条分别从它们的吊装孔中穿过,若纵梁一的吊装孔被吊坏,纵梁二的吊装孔依然可以承受拉力,将事故发生率降至最低。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通过将弧形托板设置为半圆形,在焊接安装时,将其调至能托住辊刷的位置时,弧形托架的上端恰好不会伸到辊刷的粘料侧,即弧形托架的上端恰好不会超过辊刷的最高点,避免在辊刷的粘料侧铲料;

两个吊装孔的设置方便了粉料在不同情况下由通孔排出,当粉料槽内粉料较多时,通过位于纵轴中轴线上的吊装孔一吊起粉料槽时,由于粉料自重较大,底部的粉料受较大压力,因而由通孔处快速向暂存料槽落料;当粉料槽内粉料所剩不多时,由通孔向暂存料槽落料速度明显下降,通过位于纵轴中轴线旁的吊装孔二吊起的粉料槽,可向一侧倾斜,这时粉料槽内剩余的粉料能够加速落下。两种吊装方法实用性较强,有利于提高涂塑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钢管外涂塑支撑装置、钢管外涂塑用漏斗、钢管外涂塑粉料槽起吊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钢管外涂塑支撑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钢管外涂塑支撑装置的正视图;

图4为图3中A-A向剖视图;

图5为钢管外涂塑支撑装置与钢管的配合示意图;

图6为图1中A部放大图;

图7为移除辊刷的粉料槽结构示意图;

图8为图7中B部放大图;

图9为粉料槽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图9中C部放大图;

图11为图7中B-B向剖视图;

图12为钢管外涂塑粉料槽起吊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13为图12中D部放大图;

图14为钢管外涂塑粉料槽起吊装置的顶部结构示意图;

图15为图1中E部放大图;

图16为图14中F部放大图;

图17为钢管外涂塑粉料槽起吊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18为图17中G部放大图;

图19为钢管外涂塑支撑装置的侧视图;

图20为图19的C-C向剖视图;

图21为图20中H部放大图;

图22为钢管外涂塑支撑装置的侧视图;

图23为图22的D-D向剖视图。

附图标记:1、支撑架;2、横梁;3、异步电机;4、长轴;5、轴承座;6、链轮一; 61、齿轮;62、链条;7、链轮二;8、直管;9、螺纹孔;10、螺柱;11、凸起;12、凸块; 13、轨道;14、滚轮;15、传动箱;16、通孔;17、长通孔;18、惰轮;19、凸台;20、集料槽;21、基座;21、开口;22、长杆;221、螺纹一;222、螺纹二;23、平板;24、滑台;241、滑台一;242、滑台二;25、辊轴;26、“L”形板;27、固定板;271、板块一;272、板块二;28、垫块;29、承重桩;301、螺纹套筒一;302、螺纹套筒二;31、钢管;32、粉料槽;331、横杆一;332、横杆二;34、加强板;35、纵梁;351、纵梁一;352、纵梁二;361、吊装孔一;362、吊装孔二;37、竖杆;38、连接板;39、弧形托板;40、辊刷;41、暂存料槽;42、长孔;43、方形通孔;44、减速机;45、电机;46、吊环;47、拉杆;471、螺纹孔;48、长螺柱;50、凹槽;51、弹簧一;52、弹簧二;54、内螺纹孔。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1

一种钢管外涂塑支撑装置,如图1和图2所示,在车间地面上固定一个方形的凸台19,凸台19上挖有约占一半面积的方形集料槽20,凸台19上于集料槽20旁一体设置有一个基座21,基座21端面开设有将两端贯通的长孔42,长孔42内伸有一根长杆22,长杆22侧面以中央为界分别设有螺纹方向相反的螺纹一221、螺纹二222,且螺纹一221与螺纹二222对称设置。长杆22的一端通过轴承座5固定在凸台19上,长杆22的该端部与电机45通过链轮连接。基座21上表面的两侧边缘沿其长度方向一体设置有两块平板23,平板23作滑轨用,基座21上活动固定有可在平板23上来回移动的滑台一241、滑台二242,滑台一241和滑台二242上均安装有辊轴25和驱动辊轴25旋转的电机45。两个滑台24对称设于基座21上,两个滑台24底部边缘均设有“L”形板26,“L”形板26与滑台24底部围成槽,滑台24底部的槽结构可与两块平板23配合。凸台19通过四个固定板27固定于车间地面上,具体固定在垂直于长杆22的两侧面上,固定板27由直角三角形的板块一271和矩形的板块二272垂直焊接而成,板块一271垂直焊接于凸台19侧面,板块二272直接用螺栓水平固定于地面上。

基座21上于两个滑台中间位置处横跨两块平板23焊接有垫块28,垫块28上焊接有一个圆柱形的承重桩29,承重桩29上加工出圆台形状的凸起11。

如图4所示,长杆22的螺纹一221、螺纹二222上分别套设螺纹套筒一301、螺纹套筒二302,为使得两个螺纹套筒能分别固定于两个滑台的底部,在基座21上表面开有两个开口211,可供两个螺纹套筒伸进长孔42内套在长杆22上,开口211较长,可供螺纹套筒一301或螺纹套筒二302在开口211内移动一段距离。

结合图1和图5,上述凸台19共有两个,且两个凸台19正对设置于车间内,两个凸台19上的所有结构与设备都相同。两个凸台19之间架有一根较长的钢管31,钢管31两端分别架于两个凸台19的辊轴25上,钢管31端部的最低处压于承重桩29顶端的圆台形状的凸起11侧面上,钢管31外壁与两个辊轴25均相切。当电机45驱动辊轴25旋转时,辊轴25带动钢管31一起旋转。

一种钢管外涂塑用漏斗,如图1所示,置于上述钢管外涂塑支撑装置旁,且平行于钢管外涂塑支撑装置而设,该装置包括一个截面形状为梯形的粉料槽32,粉料槽32上方开口沿其长度方向的两侧一体设置有横杆二332;沿粉料槽32宽度方向、横跨两侧的横杆二332均匀焊接多个长方形的加强板34,每个加强板34中央均垂直焊接有两个等腰三角形的纵梁35,纵梁35分别为纵梁一351、纵梁二352,两个纵梁35垂直焊接于加强板34上。在两个纵梁35上靠近顶点处开设吊装孔一361,且吊装孔一361的圆心位于纵梁35的轴线上。

如图7~图11所示,在粉料槽32面对钢管31的侧壁底部开设一个较长的通孔16,通孔16长度不小于钢管31长度。开设通孔16后该侧壁结构强度下降,在粉料槽32侧壁上于通孔16上方焊接一根横杆一331,横杆一331与横杆二332平行设置。横杆一331与横杆二332之间垂直焊接有多根竖杆37,横杆一331、横杆二332、竖杆37都为方形管。竖杆37上固定有连接板38,连接板38面向粉料槽32侧面开设通孔16的一侧焊接有一个弧形托板39,多个弧形托板39托着一根辊刷40,辊刷40长度与通孔16长度相当,也应不小于钢管31长度。通孔16下方焊接有一个暂存料槽41,辊刷40置于暂存料槽41内,辊刷40被弧形托板39架托悬于暂存料槽41内,辊刷40与弧形托板39尺寸相当,辊刷40可在弧形托板39内转动,辊刷40一端连接有驱动其旋转的电机45和减速机44的组合,电机45固定于粉料槽32一端端面上。弧形托板39的上端不超出辊刷40侧面最高处设置,且弧形托板39的圆心角不能太大,免得弧形托板39将辊刷40包裹太严实,影响辊刷40粘料。可将弧形托板39设为半圆形,以方便安装。暂存料槽41的最外侧挡料处不能影响辊刷40上的物料落至钢管31上,可将该处设低一些,因物料都堆在辊刷40一侧,所以不用担心挡料处较低会漏料。

如图10所示,连接板38被弯折成两部分,一部分通过螺栓固定于竖杆37上,该部分开设有竖直的长孔42,螺栓伸入长孔42内将连接板38固定于粉料槽32侧壁上,拧松螺栓将连接板38上下移动后并拧紧螺栓,即可实现连接板38、弧形托板39的高度调节,长孔42另一部分通过焊接固定在弧形托板39侧面上。

如图1和图13所示,车间内于放置粉料槽32处设有钢管外涂塑粉料槽起吊装置,该装置包括竖于粉料槽32两端不远处的支撑架1,两个支撑架1之间架设有横梁2,横梁2位于粉料槽32正上方。支撑架1的形状可看作梯形与矩形的组合,支撑架1下铺设有轨道13,支撑架1底部装有多个滚轮14,滚轮14的滚动面内凹,可与轨道13配合。支撑架1接近底部处的中央开有关于支撑架1轴线对称的方形通孔43。方形通孔43内固定有电机45、减速机44,支撑架1背对粉料槽32的一侧固定有一个倾斜设置的传动箱15,传动箱15内安装有传动机构,电机45连接减速机44,减速机44与传动箱15内的传动机构的一端相连,传动箱15从电机45处向支撑架1最外侧的滚轮14倾斜,使滚轮14与传动箱15内传动机构另一端连接。传动箱15内的传动结构为连接滚轮14与减速机44的链轮二7。

如图14所示,横梁2上开有一个个长通孔17,横梁2上于每个长通孔17上方都设有一个由齿轮61与链条62组成的链轮一6,链条62从长通孔17垂下后可与粉料槽32纵梁35上的吊装孔一361连接。相邻两个链轮一6的距离是相等的,每个链轮一6均对应于一个吊装孔一361,链条62垂下后正好悬于所对应吊装孔一361的正上方。所有链轮一6的齿轮61均固定于一根由异步电机3驱动的长轴4上,为防止长轴4被拉弯,横梁2上还均匀设有多个用于固定长轴4的轴承座5。

如图15所示,吊装孔一361与链条62的连接方式多种多样,可在链条62末端固定一个吊环46,再于吊环46下焊接一个拉杆47,拉杆47下再焊接另一个吊环46,将最下方的吊环46伸到粉料槽32的吊装孔一361处,再用螺栓将该吊环46固定在吊装孔一361上。进一步在两个吊环46上焊接长螺柱48,并在拉杆47两端开设螺纹孔,将两个长螺柱48旋入拉杆47两端的螺纹孔内。

如图16所示,链条62的非起重端穿设于一个直管8里,直管8竖直地固定于横梁2侧面,且直管8与链轮一6处于同一平面内。直管8上端开口处设有一个惰轮18,链条62从惰轮18上经过后方可进入直管8中,链条62非吊装用的一端穿过直管8后直接焊接在直管8的末端。

上述三个装置协作完成钢管31外涂塑的大致过程如下:

将所有链轮一6的链条62与粉料槽32上对应的吊装孔一361固定完毕后,启动驱动长轴4的异步电机3,将粉料槽32吊起至一定高度后停止,然后启动驱动支撑架1底部滚轮14的电机45,使粉料槽32平移至凸台19上的钢管31正上方后停止,接着启动驱动一对辊轮的电机45,使钢管31旋转,再启动驱动粉料槽32辊刷40的电机45,使热熔性粉末能均匀落下。

实施例2

如图18所示,与实施例1不同的是链条62用于吊装的一端不是连接吊环46和拉杆47,而是在链条62端部焊接一个凸块12,凸块12上设有可穿设螺栓的通孔,将凸块12与吊装孔一361通过螺栓固定。

实施例3

如图21所示,与实施例1不同的是,承重桩29并非直接固定于垫块28上,而是在垫块28上焊接一个圆柱形的凸块12,并在承重桩29底部开设与该凸块12配合的凹槽50,承重桩29通过其底部的凹槽50插于凸块12上,在凸块12外套设一个较粗的弹簧二52,弹簧二52填充了凸块12与凹槽50之间的间隙,凸块12顶部与凹槽50底部之间的间隙中还设有较粗的弹簧一51。弹簧二52高出凸块12,与弹簧一51共同起缓冲、蓄能、承载的作用。

实施例4

如图23所示,与实施例3不同的是,直接在垫块28上焊接螺柱,或将圆柱形的凸块12侧面加工出螺纹,再于承重桩29底部加工出与螺柱10配合的内螺纹孔54,直接将承重桩29拧在螺柱10上。

实施例5

如图15所示,与实施例1不同的是,纵梁35上除了开设位于其轴线上的吊装孔一361外,还于轴线旁开设有吊装孔二362,为了在使用吊装孔二362时粉料槽32向开有通孔16的一侧倾斜,吊装孔二362开设在纵梁35轴线旁离通孔16较远的一侧。另外,每个加强板34上的纵梁35数量增加为两个,分别为纵梁一351、纵梁二352,形状不变,两个纵梁35平行焊接于加强板34上。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