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缸控压前置过滤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462231阅读:735来源:国知局
精缸控压前置过滤器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水杂质过滤装置类技术领域,尤其是精缸控压前置过滤器。



背景技术:

工业生产中、检测中需要用水来冷却或稀释,但是常规的水中含有杂质,需要先过滤后送入,传统的水过滤器的进出水方式为直进直出式,中间设有网类过滤装置,类似的水过滤器长时间受水流的冲击,使用寿命短,也易冲击下游用水器具。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精缸控压前置过滤器,包含螺丝、活塞调节手柄、控压阀、活塞顶杆、活塞、弹簧一、压力表、密封圈二、活塞座、密封螺丝、连杆、滤网盖、滤芯、刮洗装置、滤杯、密封片、连接套、调整盘、阀门、弹簧二及若干件密封圈,控压装置用活塞上下运动的方式来调节出水的压力,并设弹簧双重稳定活塞的位置,本实用新型控压部件采用黄铜成型,利用双向调节的气缸原理,控压范围大而精准,调压稳定、精准、长效,进水方向与传统方式相反,水流先经过控压阀后,再通过滤芯过滤后到达透明的滤杯内,有效保护滤杯和下游用水器具不受水流冲击,显著提升整体使用寿命,滤芯内设刮洗装置,能360度强力旋刮刷洗,清理滤芯更加方便。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精缸控压前置过滤器,包含螺丝、活塞调节手柄、控压阀、密封圈一、活塞顶杆、活塞、弹簧一、压力表、密封圈二、活塞座、密封螺丝、连杆、密封圈四、滤网盖、密封圈五、滤芯、刮洗装置、密封圈六、密封圈七、滤杯、密封片、连接套、密封圈八、调整盘、阀门、弹簧二,所述活塞座设连接盘,所述连接盘的左端两侧分别设出水口、进水口,右端设调节端,所述出水口内端设出水进入口与内腔一连通,所述进水口设进水出口与内腔二连通,活塞座内设中间通道连通连接盘与内腔一、内腔二,所述中间通道内设连杆,所述连杆从连接盘方向穿入中间通道后,左端连接调节端内的活塞,所述活塞右端设螺孔一,左端设内十二角孔,外套弹簧一,所述螺孔一与连杆连接,所述内十二角孔与活塞顶杆的外六角连接,所述外六角的右端的螺杆外设弹簧二,左端设连接轴,所述连接轴左端设方轴,所述控压阀套入活塞外后与调节端的内螺纹一连接,控压阀右端设活塞调节手柄,所述活塞调节手柄内的四方孔与方轴连接,并设螺丝固定,所述滤杯内设滤芯、右端设密封片,所述滤芯为双层316L不锈钢,外层为加厚不锈钢网骨架,内层为过滤精度达到40微米的高精度不锈钢网膜,内设刮洗装置、左设滤网盖,所述刮洗装置为中空和四周开放式、右端设方轴一,所述方轴一右端设方轴二,所述方轴二内设通孔与刮洗装置的开口中空连通,所述连接套内设方孔二、右端设八角轴、内设螺孔二,所述方孔二与方轴二连接,所述调整盘内设八角孔,八角孔的内端面均布若干弹力扣,所述八角孔与八角轴连接,所述阀门的外螺纹与螺孔二连接,滤杯左端设连接螺纹,所述连接螺纹与活塞座右端的内螺纹二螺接。

进一步设置,所述活塞座的连接盘内设内螺纹二,内端面上、下各设连通孔,所述连通孔分别与活塞座上、下的附件连接柱内的孔连通,所述附件连接柱内设螺纹,一端的螺纹连接压力表,另一端的螺纹连接密封螺丝,所述压力表与附件连接柱端面连接处设密封圈二,所述密封螺丝与附件连接柱端面连接处设密封圈三。

进一步设置,所述控压阀与活塞座的连接端设密封圈一,所述滤网盖左端外设密封圈四,右端外设密封圈五,所述滤杯的连接螺纹左端外设密封圈六、右端外设密封圈七,所述连接套外设若干密封圈八。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控压部件采用黄铜成型,利用双向调节的气缸原理,控压范围大而精准,调压稳定、精准、长效,进水方向与传统方式相反,水流先经过控压阀后,再通过滤芯过滤后到达透明的滤杯内,有效保护滤杯和下游用水器具不受水流冲击,显著提升整体使用寿命,滤芯内设刮洗装置,能360度强力旋刮刷洗,清理滤芯更加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仰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分解示意图;

图4为图3中活塞座的右视图;

图5为图4的后视图;

图6为图3中活塞顶杆的左视图;

图7为图3中活塞的左视图;

图8为图3中刮洗装置的右视图;

图9为图3中连接套的右视图;

图10为图3中调整盘的左视图。

图中:螺丝1、活塞调节手柄2、控压阀3、密封圈一4、活塞顶杆5、连接轴501、方孔一502、外六角503、活塞6、内十二角孔601、螺孔一602、弹簧一7、压力表8、密封圈二801、活塞座9、密封圈三901、出水口902、进水口903、连通孔904、出水进入口905、进水出口906、附件连接柱907、内螺纹一908、中间通道909、内螺纹二910、内腔一911、内腔二912、连接盘913、调节端914、密封螺丝10、连杆11、密封圈四12、滤网盖13、密封圈五14、滤芯15、刮洗装置16、方轴一1601、通孔1602、方轴二1603、密封圈六17、密封圈七18、滤杯19、连接螺纹1901、密封片20、连接套21、八角轴2101、方孔二2102、螺孔二2103、密封圈八22、调整盘23、八角孔2301、弹力扣2302、阀门24、弹簧二25。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具体的说明。

如图1~图10所示,精缸控压前置过滤器,包含螺丝1、活塞调节手柄2、控压阀3、密封圈一4、活塞顶杆5、活塞6、弹簧一7、压力表8、密封圈二801、活塞座9、密封螺丝10、连杆11、密封圈四12、滤网盖13、密封圈五14、滤芯15、刮洗装置16、密封圈六17、密封圈七18、滤杯19、密封片20、连接套21、密封圈八22、调整盘23、阀门24、弹簧二25,所述活塞座9设连接盘913,所述连接盘913的左端两侧分别设出水口902、进水口903,右端设调节端914,所述出水口902内端设出水进入口905与内腔一911连通,所述进水口903设进水出口906与内腔二912连通,活塞座9内设中间通道909连通连接盘913与内腔一911、内腔二912,所述中间通道909内设连杆11,所述连杆11从连接盘913方向穿入中间通道909后,左端连接调节端914内的活塞6,所述活塞6右端设螺孔一602,左端设内十二角孔601,外套弹簧一7,所述螺孔一602与连杆11连接,所述内十二角孔601与活塞顶杆5的外六角503连接,所述外六角503的右端的螺杆外设弹簧二25,左端设连接轴501,所述连接轴501左端设方轴502,所述控压阀3套入活塞6外后与调节端914的内螺纹一908连接,控压阀3右端设活塞调节手柄2,所述活塞调节手柄2内的四方孔与方轴502连接,并设螺丝1固定,所述滤杯19内设滤芯15、右端设密封片20,所述滤芯15内设刮洗装置16、左设滤网盖13,所述刮洗装置16为中空和四周开放式、右端设方轴一1601,所述方轴一1601右端设方轴二1603,所述方轴二1603内设通孔1602与刮洗装置16的开口中空连通,所述连接套21内设方孔二2102、右端设八角轴2101、内设螺孔二2103,所述方孔二2102与方轴二1603连接,所述调整盘23内设八角孔2301,八角孔2301的内端面均布若干弹力扣2302,所述八角孔2301与八角轴2101连接,所述阀门24的外螺纹与螺孔二2103连接,滤杯19左端设连接螺纹1901,所述连接螺纹1901与活塞座9右端的内螺纹二910螺接,本实用新型控压部件采用黄铜成型,利用双向调节的气缸原理,控压范围大而精准,调压稳定、精准、长效,进水方向与传统方式相反,水流先经过控压阀后,再通过滤芯过滤后到达透明的滤杯内,有效保护滤杯和下游用水器具不受水流冲击,显著提升整体使用寿命,滤芯内设刮洗装置,能360度强力旋刮刷洗,清理滤芯更加方便。

所述活塞座9的连接盘913内设内螺纹二910,内端面上、下各设连通孔904,所述连通孔904分别与活塞座9上、下的附件连接柱907内的孔连通,利于压力表显示活塞座9内的水压,所述附件连接柱907内设螺纹,一端的螺纹连接压力表8,另一端的螺纹连接密封螺丝10,所述压力表8与附件连接柱907端面连接处设密封圈二801,所述密封螺丝10与附件连接柱907端面连接处设密封圈三901。

所述控压阀3与活塞座9的连接端设密封圈一4,所述滤网盖13左端外设密封圈四12,右端外设密封圈五14,所述滤杯19的连接螺纹1901左端外设密封圈六17、右端外设密封圈七18,所述连接套21外设若干密封圈八22。

实施案例:

水从进水口903进入,通过进水出口906流入调节端914的内腔二912内,转动活塞调节手柄2调整活塞6的位置,活塞6把连杆11往下顶开连接盘913的接触端面后,水从中间通道909流入内腔一911,后进入滤芯15,过滤后进入滤杯19,滤杯19内的滤后水往上溢,通过出水进入口905后流入出水口902,进水的水压可以通过调节活塞6的上、下位置来调整,水压用压力表来直观的显示。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