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制备植绒胶的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167242阅读:235来源:国知局
一种制备植绒胶的装置的制造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胶液制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制备植绒胶的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在植绒用胶液的制备过程中,由于在制备胶液时主料或辅料之间会发生反应,同时主料与辅料还有可能与空气中的某些物质发生放热或吸热反应,而温度的变化对胶质的影响显著,因此两者的缩合速度受物料量的多少影响之外,还收到温度的直接影响,反应温度若为40摄氏度,反应速度快,反应时间短,熟成需要的时间就越少;温度过高,则反应速度不易控制,容易产生坏胶;温度低,则反应速度慢,缩合时间长,影响生产;而且温度要保持恒定,否则值得胶液质量品质部均一,从而影响植绒的效果,所以在配制植绒胶用胶液时,一定要严格控制缩合温度。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操作简单、恒温的一种制备植绒胶的装置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其技术问题提供的一种技术方案是:

一种制备植绒胶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本体、恒温循环器、冷凝器和搅拌器;所述本体呈圆柱形,所述本体包括内层和外层,所述内层与外层之间设置有第一容置空间,所述第一容置空间与恒温循环器连通,所述本体的顶端连接着冷凝器,所述冷凝器与恒温循环器连接;所述本体顶部设置有物料投放接口,所述本体底部设置有成品出口;所述搅拌器连接于本体的上部,搅拌器上还设置有搅拌棒,所述搅拌棒位于本体内部,所述搅拌棒为扇叶形。

胶液制造部分,所述本体内还设置温度计,当达到制胶温度后,通过本体上的物料投放口将物料投放到本体内部,经物料混合,搅拌器进行搅拌后,一部分胶质气化进入冷凝管后再回到本体内部,胶质完成后从位于本体下部的成品出口流出,从而完成制胶。

恒温循环部分,水源连接在冷凝器的进水口,冷凝器的出水口与恒温循环器的进水口连接,所述恒温循环器的出水口与第一容置空间的进水口连接,由此恒温水进入第一容置空间,所述第一容置空间下部的出水口与恒温循环器的进水口连接,从而产生循环流动的恒温水,也就在本体内部空间产生了恒温空间。

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本体上还连接有氮气入口,在制胶时所述本体内部充满氮气。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本体内部还连接有温控感应器,所述温控感应器还与位于本体外部的控制箱连接,所述控制箱上设置有显示屏。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制备植绒胶的装置,与现有技术先比具有操作简单,制备效率高,制得的胶液质量均一,粘合力好的特点。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的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做简单说明。

图1 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制备植绒胶的装置的主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制备植绒胶的装置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具体结构及产生的技术效果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以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方案和效果。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此外本实用新型中所使用的上、下、左、右等描述仅仅是相对图中本实用新型各组成部分相互位置关系来说的。

参照图1和图2,一种制备植绒胶的装置,包括本体1、恒温循环器2、冷凝器3和搅拌器4;所述本体呈圆柱形,所述本体包括内层和外层,所述内层与外层之间设置有第一容置空间11,所述第一容置空间11与恒温循环器2连通,所述本体1的顶端连接着冷凝器3,所述冷凝器3与恒温循环器2连接;所述本体1顶部设置有物料投放口12,所述本体底部设置有成品出口13;所述搅拌器4连接于本体1的上部,搅拌器4上还设置有搅拌棒(图中未示),所述搅拌棒位于本体内部,所述搅拌棒为扇叶形。

胶液制造部分,所述本体1内还设置温度计(图中未示),当达到制胶温度后,通过本体1上的物料投放口12将物料投放到本体内部,经物料混合,搅拌器4进行搅拌后,一部分胶质气化进入冷凝器3后再回到本体1内部,胶质完成后从位于本体1下部的成品出口13流出,从而完成制胶。

恒温循环部分,水源连接在冷凝器3的进水口,冷凝器的出水口与恒温循环器的进水口22连接,所述恒温循环器2的出水口21与第一容置空间11的进水口111连接,由此恒温水进入第一容置空间11,所述第一容置空间11下部的出水口112与恒温循环器的进水口22连接,从而产生循环流动的恒温水,也就在本体1内部空间产生了恒温空间。

优选的所述本体上还连接有氮气入口6,在制胶时所述本体1内部充满氮气,使得投放在本体内部的物料只相互之间发生反应,避免了杂杂质的产生,提高了胶液的纯度。

优选的本体1内部还连接有温控感应器5,所述温控感应器5还与位于本体外部的控制箱7连接,所述控制箱7上设置有显示屏,方便操作者时时了解制备时的实际温控情况,进而有利于提高制胶质量。

经试验证明,本实用新型的一中制备植绒胶的装置,解决了传统制胶过程中由于温度的波动而导致制得的胶液质量不均一的缺点,弥补了现有技术在制胶液循环中进行精密恒温控制的不足。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